【六不治的意义】古代医生“六不治”
疾病是个可气的东西,说来就来,不打招呼。人生可以计划许多,但唯独计划不了疾病。疾病不分对象,不存偏见,也不只瞄准人类,没有疾病,生物圈就无法保持物种的平衡。自古男女老少、贫贱富贵、更迭换代都避免不了生老病死。
自古以来,神医都被看做是百姓的救星。历史上涌现出过不少医术绝伦的名医:神农氏、春秋末期的扁鹊、战国的文挚、东汉华佗、明朝李时珍……他们以四两拨千斤的巧术治疗疑难杂症而出名。
传说战国时代的齐闵王患了忧郁症,请宋国名医文挚来诊治。文挚详细诊断后对太子说:“齐王的病只有用激怒的方法来治疗才能好,如果我激怒了齐王,他肯定要把我杀死的。”太子听了恳求道:“只要能治好父王的病,我和母后一定保证你的生命安全。”文挚推辞不过,只得应允。
与齐王约好看病的时间后,第一次文挚竟然没有来,又约第二次,二次没来,又约第三次,第三次同样失约。齐王见文挚恭请不到,连续三次失约,非常恼怒,痛骂不止。过了几天文挚突然来了,连礼也不见,鞋也不脱,就上到齐王的床铺上问疾看病,并且粗话野话激怒齐王。齐王实在忍耐不住了,起身大骂文挚,一怒一骂,郁闷一泻,齐王的忧郁症也好了。
一次,一位李寡妇的儿子在河里洗澡被淹坏了,李氏飞奔来找城中的蔡医生。蔡医生见孩子双眼紧闭,肚子胀得像鼓,便叹气说:“孩子难救了。”李氏听了哭得死去活来。华佗过去摸了摸脉,低声对师傅说:“孩子可能还有救!”蔡医生不信。
华佗叫人牵头牛来,先把孩子伏在牛身上控出水,然后再放平孩子,用双腿压住孩子的腹部,提起孩子的双手,慢慢一起一落地活动着,约摸一刻钟工夫,孩子渐渐喘气,睁开了眼。华佗又给开了剂汤药,把孩子治好了。
孩子起死回生的消息像风一样传开了。蔡医生羞愧地对华佗说:“你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没本事教你了,你出师开业去吧!”华佗出了师,也不开业,却游学徐土一带,寻访名医,探求医理,给人治病。
一天,李时珍来到湖口,见一群人正抬着棺材送葬,而棺材里直往外流血。李时珍上前一看,见流出的血不是淤血而是鲜血,于是赶忙拦住人群,说:“快停下来,棺材里的人还有救啊!”众人听了,面面相觑,彼此都不敢相信。人已死矣,再开棺惊动故人,不是太不吉利了吗?可万一……
李时珍当然看出了大家的心思,于是便反复劝说,终于使主人答应开棺一试。李时珍先是进行了一番按摩,然后又在其心窝处扎了一针,不一会儿,就见棺内的妇人轻轻哼了一声,竟然醒了,一时间人群欢动。不久之后,这名妇女又顺利产下一个儿子,于是人们都传言李时珍一根银针,救活了两条人命,有起死回生的妙法。这就是李时珍开棺救母子的故事。
医生也不是万能的,古代从医人员良莠不齐,医术也有高下之分,药到病不除的情况并不鲜见。
如果说治疗效果只与医术好坏有关还好办,困难在于治疗不是单方面的原因,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比如说患者的配合。要是遇上不听话的患者,就是名医在世也没辙。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扁鹊凭借自己的专业技能早早就观察到了齐桓公身患疾病,并多次提示,但齐桓公自我感觉良好,置之不理,甚至还认为扁鹊贪图名利。
所以,《史记》在这段记载后,提出了“病有六不治”的观点,意为六种情况下医生是无能无力的。这六种情况分别是:
虽然这段话到底是扁鹊所说,还是司马迁所发的议论,至今仍存在争议,但是不论怎样,“六不治”的原则确实反映了医疗的复杂与精微,也在不经意间道出了医家的不易与辛酸。可说是对医者自律和自我保护的高度概括,直接影响了后世医生的处世之道。
除了“六不治”,汉代的医家还总结出了诊病“四难”,这出自汉和帝时太医郭玉之口。郭玉奉命为宫里的贵人治病,但疗效不佳,遭到了和帝的愤怒诘问。郭玉回说医家治疗有“四难”:
中华医学,博大精深,其中的妙处实在无法用三言两语概括。
想了解更多关于医学和养生方面的常识,请关注广西卫视今晚21:40《收藏马未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