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花果山 张文宝 | 汪曾祺上连云港花果山
孙猴子老家花果山在连云港,作家汪曾褀曾对此有点怀疑,可到了连云港花果山,他一下就变了。
那是一九八三年十二月初,汪老从北京到徐州,携徐州老作家董尧来连云港,我和连云港作家、市文联副主席姜威陪同登临花果山。
汪老大约是六十几岁,不多的头发几乎全白了,穿着一件朴朴实实的黑风衣。路上,他讲话不多,但凡是讲话,像他写的京剧唱词一样凝炼、有韵味,而且幽默、风趣。初冬时节,花果山上满眼都是秃了叶的银杏树,满地金黄色的落叶。
三元宫里有两棵古老的银杏树,树龄多在千年以上,老干婆娑,遮天蔽日。花果山上有个水帘洞,这是在吴承恩写《西游记》之前就已经有了,山洞里泉水清冽。汪老一路走、一路看,累了,坐在水帘洞前的石凳上,边解开衣襟歇脚,边拍照留影,感慨说:“看样子吴承恩是来过这里,不然不会把花果山写得那样传神。”
花果山上有一种冬桃,不怕冷,雪花飘飞时也会挂在树上。汪老看了冬桃,流露出惊奇,说花果山名不虚传,他背了《西游记》里所写的诗句,“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
下山时,天已落黑。东道主姜威是个有心人,知道汪老是个“美食家”,一辈子爱吃、做吃、写吃,做的家常菜,让吃过的人还想再吃。姜威告诉汪老,请他到“寒舍”家里吃点便饭。汪老听说是家宴,不推辞,马上答应说:“行,走。”
姜威的家离市委第一招待所有较远的路,姜威让汪老坐车去,他不坐,说:“走一走,路上看看市容。”姜威知道汪老在家是个“菜买子”,就带点情趣说道:“这段路上有摆菜摊的。” 汪老兴致颇高地说:“行,看看。”
我们一行人簇拥着汪老朝着姜威家走去。半路上,汪老忽然指着马路边摆的菜摊说:“老姜,今晚菜做的不要多,有这个菜就好了。”大家一看,是狗肉。当时,连云港的狗肉很便宜,一斤才两块多钱。姜威想让汪老能再点上一些值钱的“土特产”,尽地主之谊,汪老其它什么都不要,说:“有狗肉就行了。” 姜威只好听汪老的,买上两斤狗肉。
姜威的家里桌上摆的都是“土菜”,汪老细吃慢品,点评着菜肴。他爱喝酒,一杯接一杯地喝。喝了酒,他的话匣子打开了,含着笑说:“我们家买菜、做饭,都是我来,我做的最多最好是老家高邮的大煮干丝。”姜威听了,接过话来,连连歉意说:“汪老,对不住了,我今天没有准备大煮干丝啊?” 汪老不介意地说:“有这么多的菜,已经是口福了。
”姜威说:“你在家里买菜、做饭,还能写出那么多的好作品。” 汪老说:“做菜和写作是两不误,我写的东西都是一稿就成了。”
汪老喝了白酒,还喝了连云港“花果山山楂酒”,兴致盎然,说很好喝。他说,“‘花果山山楂酒’”的名字还不吸引人,应该改成“美猴王酒”或“琼浆玉液”等等。
这顿饭,吃的时间不长,不到八点钟就结束了。我们送汪老回到招待所,兴致所至,他提出,要给在场的每个人写一幅字,留个纪念。姜威知道他有一手好书法,早就备好了笔墨纸砚,立刻铺展开来。汪老给我写的条幅是,“柳眠花重雨丝丝,劫后成都似旧时,独有皇城今不在,刘张霸业使人思。”
汪曾祺写给张文宝的书法
本文配图和文字以及音频未注明作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