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渊洁作品】郑渊洁的作品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没落的?
我记得在高中时期的《童话大王》包装简单,郑渊洁作为唯一撰稿人,每月都会在《童话大王》上出新作,里面排版紧密内容充实,鲜有插图,即便有也只有郑渊洁手绘的几幅而已,因为当时老郑认为好文字作品就该留给读者想象,插图越少越好,定价只要三块钱。
虽说童话瞄准的年龄段就应该是少年儿童,当年的《童话大王》也看似是儿童读物,但是打出的概念却是“适合1-100岁的人阅读”,并且我认为的确是这样,尤其是后来连载了《智齿》《金拇指》这样的长篇小说。而如今《童话大王》被包装成了花哨的标准小学儿童读物,排版稀疏,插图恶俗毫无新意,并且很少出新作,基本上都是老郑的旧作重新连载,内容更显单薄,改版后就在也没买过。
后来,报刊亭也越来越少了,也不知道这本杂志现在是什么样子了,但是我知道它一直活着。直到前几天我终于遇到一个报刊亭,我发现那些我们很多年前会买,但是现在差不多要遗忘了的那些杂志,现在依旧还在卖。于是我问对方有没有《童话大王》杂志,结果对方回答说,这个杂志好像停刊好几年了,好像哪都没得卖了。
真是让人不禁唏嘘,连报刊亭的人都不知道它还在不在了,而我知道《童话大王》杂志依旧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郑亚旗 说过,他让老郑的书翻了十几倍的销量,这一点应该算是成功的。
但是经他这样营销,郑渊洁的作品成了彻头彻尾的儿童读物,这样的印象可以说是难以逆转的,而且问题并不出在老郑作品本身上,不知道这是不是也是一种悲哀呢。
老郑当年算是非常特立独行的人,很多时候愿意固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做法,不愿意随波逐流。他对教育的看法也是独树一帜,他的儿子郑亚旗是个喜欢接触新鲜事物的人,所以老郑现在的很多改变都来源于儿子,其中童话大王杂志的改版就是如此,也正因为如此,当年一本特立独行的杂志走向了令人遗憾的平庸。
当然这种情况的出现,可以说是一种必然。因为作为他多年的读者,不得不承认的一个现实就是郑渊洁正在慢慢变老,他的创作能力不如从前了,思维也没有以前敏锐了,他曾经踏上过巅峰,但是现在写的作品却完全没有他那时候的灵气和犀利。
再加上近几年他忙于关注社会、媒体和网络,这也决定了他已经无法每个月支撑起一本杂志了。 儿子对他的影响是很大的,从早期的固执到后来的妥协,可以说这是他对儿子的一种爱,也是他寻找新出路的一种方式。
记得当年的他牛逼的不行,觉得作家一切都应该拿作品说话,所以他深居简出,一心观察生活搞创作,这也是成就他的决定性因素。
成名后的郑渊洁意气风发,但是在近十年他很快又遇到了麻烦,他曾表示自己一口气写了20部小说,当年我还在读小学,就已经出版的几本小说(《智齿》《金拇指》《鬼车》等)来看,这些小说的构思叙事真是行云流水天马行空,在当时的同龄人里风靡一时,但他“童话作家”的身份受到质疑,于是他决定将剩下未发表的作品雪藏,并称“在我死后100年之后再发表”。
此言一出立刻很多人都表示惋惜,我当时也觉得郑渊洁干嘛要局限于儿童作家的身份呢,写童话出身就得一辈子当儿童作家?我觉得说不通,揣测老郑的心理,我个人认为,他这么做或许是为了给后代留一个财富,如果混不下去了可以拿出来养家,在《智齿》里就有一本书让作家吃了一辈子的情节。
但我觉得老郑有点高估自己,他的作品影响了两三代人的确不假,在当今中国文坛有影响力有地位也不假,作家富豪排行榜前几名也不假,但他的作品到底能不能流芳百世,这还是个未知数,个人认为他的作品有很强的时代感,当代青少年看了之后会很有共鸣,但再过20年呢,还能不能有十年前的影响力呢?答案或许不乐观,这一点从现在00后身上就可以看出来。
总之这时候的他已经不再那么勇往直前了,或许随着儿子郑亚旗慢慢长大走上社会,他已经开始谋划退路了。
当然我甚至也一度怀疑他到底有没有写20本,那些未发表的作品是否真的存在? 写作(或者说发表)节奏开始大大放慢的郑渊洁开始接受新媒体,开博客,录视频节目,上电视,开微博,忙的不亦乐于,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想把自己儿子慢慢推入公众视线,从他在各种节目访谈大谈教育儿子的理念,到儿子的事业,都跟他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这并不是一件难事,当年的读者也喜闻乐见,但是此时的他已经很少推出有影响力的新作了。
郑渊洁的儿子算是有点商业头脑,他很清楚自己老爸的作品就是一座金矿,于是他(直接或间接)将老爸的作品开始商业化运作,老爸做台前的招牌,他做幕后的策划,由于老郑长期的保守,一时间大家都非常高兴地看到老郑开始变得开放,但是好景不长,郑亚旗对老爸的营销还是由于策略欠火候,比如做“皮皮鲁和419宗罪”的网游,号称可以让孩子在网游中学到法律知识,却由于制作水平一般等诸多原因,和很多项目一样并没有获得太大的成功。
当然作为质量过硬的文学作品本身,旧貌换新颜、过去一本作品被重新排版,扩印成“上”“中”“下”三本的“皮皮鲁总动员”系列,还是让老郑赚的了不少书钱,这也让老郑长期处在中国作家富豪排行榜前三名。
但作为他的老读者,我十分反感这种华而不实的捞钱策略,尤其反感曾经他的所有作品名字都改成了《皮皮鲁和XXX》(模仿JK罗琳的《哈利波特与XXX》?),比如《智齿》这本小说里面明明没有皮皮鲁这个童话人物,却也被命名为《皮皮鲁和超能智齿》,这是一种恶意营销,但我相信不是老郑本人主动要求这么做的。
儿子对老郑的开发还不仅如此,频繁接受访谈、上节目、抛头露面发表看法,也使得不管是普通读者还是社会名人,对他的看法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也不乏很多负面的。比如老郑多次在微博上表示自己出的书销量超过的JK罗琳的《哈利波特》,在儿童图书榜排第一,同时一些言论大有自己作品的水平赶超了罗琳的意思。
这一点连我都不认同,尽管他本人以及他的作品在华人圈里的影响力和口碑毋庸置疑,但何必如此心高气傲,要去和哈利波特比?老郑一定没看过哈利波特吧,哈利波特所包含的西方文化要多的多了,而且也影射了很多宗教文化以及人种之间的矛盾,而且它也不能完全算童话,即便要比,也要比全球影响力,全球图书销量吧,在中国地区跟哈利波特比真的没有可比性。
而且我觉得老郑的作品和哈利波特也不在一个路数上,哈利波特庞大的魔法世界体系和复杂又详细的人物关系网是老郑作品里不曾具备,老郑的作品有的还是比较偏激和狭隘的,这一点我觉得哈利波特的水平在老郑作品之上,所以自信可以,真的没必要口出狂言,做中国的童话大王不是挺好的么。
还有就是去年315“八点二十发”的事件对他影响也不小,很多路人甚至他的读者都对他进行了声讨甚至谩骂,还有很多人恶狠狠地表示“粉转黑”,他的微博在那两天也大量掉粉,从曾经的正能量发源地变成了负能量吸收地,但我倒不觉得老郑有多大错,无知盲从太可怕,几个人的确都是那时发,但央视委托知名博主到时发表看法不可以吗?郑渊洁是中国作家首富,你知道他靠自己努力挣了多少又捐了多少?他会为了十万块钱做三星的水军黑苹果?我也搞不懂那些人口口声声说看着他童话长大,怎么一条煽动微博就把你们给策反了,智商捉急啊。
当然和很多网络事件一样,热议几天就归于平静了,但老郑的微博却不再像以前那样,有他关注时事的犀利言论和一呼百应的号召力了,评论曾经几千几万,现在也只有几十几百了。
他每天更新的内容也只剩自己给买书的读者手写的赠言和淘宝链接,以及偶尔对时事不温不火的议论。
或许因为那次事件他真的心凉了吧,但是他依然没有放弃喜欢他的人,或许经过这几年,他最终还是会回到最初,深居简出,过自己平静的晚年生活,那样也挺好的,作为一个他十年的读者,祝他一切都好。 作者:Loski Zhang 链接:郑渊洁的作品,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没落的?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 Loski Zhang 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