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璐琦的创新思维】【国医青年说】黄璐琦:增强文化自信 坚持与时俱进
当前,中医药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
中医药思维弱化。很多中医不会按照中医辨证思维处方开药,即使能够开出药方也多为“中医的处方,西医的灵魂”;很多相关高校设置了过多的西医药课程,在授课过程中缺乏对中医药原创思维的教育和传承。
中医药传统技术退化。难以找到中医药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契合点,技术升级较为缓慢。
中医药特色优势淡化。中医药在理论和临床实践方面的特色与优势未能得到有效发挥与传承。
中医药话语权边缘化。中医药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制定多参照西医药政策和文件,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欠缺,很多群众也不大理解中医药内涵。
解决这些问题,使中医药再续辉煌,必须增强文化自信。这是筑牢中医药根基的必然要求,是激发中医药事业持续发展内在动力的必然要求。在增强文化自信中推进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立足自身实际,不断提高中医药创新发展能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
中医药工作者应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积极推进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
1.形成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研思路与方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中医药研究方法深化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建立概念明确、结构合理的理论体系;加强对重大疑难疾病、重大传染病防治的联合攻关和对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形成一批防治重大疾病和治未病的重要产品与技术成果;探索适合中药特点的新药开发新模式。
2.进一步完善充分体现中医药特点和规律的中医药科研评价体系。针对不同创新主体和创新领域改进科研评价机制,通过同行评议和引进第三方评估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和研究水平,完善中医药科研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
3.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疗效评价体系。将临床实际疗效、科研成果、学术论文等对未来中医药发展的长期影响作为考核重点,注重治未病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考虑长期临床观察等特点,建立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医药疗效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学体系,不断提高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率。
加强宣传传播,不断推进中医药文化普及。
中医药事业要腾飞,必须有健全的两翼:一翼是科学研究,一翼是科学普及。应加强中医药宣传力度,拓宽中医药传播渠道,扩大中医药普及区域,夯实中医药发展的群众基础。采取群众看得见、听得懂、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中医药科普宣传,推广普及中医药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知识,让群众了解中医药理论、享受中医药服务、感受中医药疗效、传播中医药价值。
积极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健康咨询等活动,大力推广具有中医药特色、适合我国国情和群众生活习俗的养生保健方法与技术,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实现服务健康关口前移,提高全民健康素质。
改善治疗效果,不断提高中医药社会服务能力。
要充分认识和发挥中医药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独到之处,积极发挥中医药在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突发流行性疾病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全面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法和技术研究,全面推广普及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积极构建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体系;制定中医药服务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的激励政策,大力推进中医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大力推进中医药自主创新。
通过多种切实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促使中医药在社会医疗服务体系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增强话语权,不断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
推进中医药行业内外、境内外交流合作,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拓展合作领域,形成中医药包容开放的发展新格局。
1.开展多形式、多途径的中医药海外文化传播,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文化和学术的国际影响力,提升国际医学界对中医药理论及其科学性的理解和认同。
2.以中药标准主导国际标准为目标,立足于我国中药资源的现状,与相关国际组织和部门积极沟通合作,推动中医药国际标准体系建设,使更多的中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和主流药典标准。
3.促进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互利共赢,深化与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推动全球传统医药治理体系的改革完善,推进中医药在世界范围的创新发展。
4.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与沿线国家合作,扩大中医药的应用范围
中医药思维弱化。很多中医不会按照中医辨证思维处方开药,即使能够开出药方也多为“中医的处方,西医的灵魂”;很多相关高校设置了过多的西医药课程,在授课过程中缺乏对中医药原创思维的教育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