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旦与周与良的子女 穆旦是通过周珏良认识其妹周与良的
穆旦是通过周珏良认识其妹周与良的,周珏良与穆旦是中学同学。周的父亲是周叔弢,著名的红色实业家,1949年后曾任天津市副市长等职。
周家富裕,而穆旦寒酸,周与良的大哥、历史学家周一良曾说:“我们家大多数人对他(穆旦)过去的情况都不够了解,因此他每次到我们家来,当大家欢聚在父母身边,兴高采烈,高谈阔论时,他常常是向隅而坐,落落寡合。许多年中,我去天津,记得只上他家去过一次。”
周与良对穆旦的第一印象非常好,“一位瘦瘦的青年,讲话也风趣,很文静,谈起文学、诗歌很有见解,人也漂亮”。1949年,二人在美国会合,并于同年结婚。
周与良与穆旦性格不同,周曾说:“几十年我们共同生活,各自干自己喜爱的事,各自有自己的朋友。”
在美国,杨振宁、李政道、穆旦等成立了“研究中国问题小组”,对于是否回国,杨、李主张“观望”,穆旦却坚决主张马上回,为此天天背俄文字典。
穆旦获硕士学位后,周与良还在修博士学位,穆旦不肯找长期工作,便到邮局当夜班扛邮包的临时工,每天要工作到凌晨三四点,自称“这是人、肌肉与机械传送带之间的较量”。
刚到美国时,穆旦是自费,但1949年10月,美国通过“富布赖特法案”,在美中国留学生全部享受奖学金,可依然没留住穆旦的心。
1953年初,穆旦回国,在南开大学外文系当副教授。
1954年11月,因对系主任李霁野(鲁迅的学生,曾翻译《简·爱》)的“不民主”、“排挤他人”不满,穆旦等人写了联名信交给上级领导,最终处理意见为:“查先生在此次事件中表现是粗暴的,受人怂恿的,缺点也是不少的,惟因回国不久……故不与论处。”
自1953年起,穆旦不断推出译作,署名为查良铮,据周与良回忆:“他几乎把每个晚间和节假日都用于翻译工作,从没有夜晚两点以前睡觉。”
1955年2月,因曾参加远征军、曾在FAO工作等“历史问题”,穆旦成了“审查对象”。1956年,徐迟、臧克家等人不断约稿,穆旦发表了一些诗,结果被批评为“几乎是一个没有改造的知识分子对知识分子改造的诬蔑”、“从这种阴暗的情绪出发,他的诗必然会歪曲甚至会诬蔑现实生活攻击新的社会”。
穆旦不得已,只好埋头翻译,又回到了查良铮的角色中。
1958年12月,穆旦被判管制三年,以后又遭遇诸多不公平,翻译工作亦中断,但他始终乐观,常在烟盒背面偷着写诗。
1976年,穆旦跌伤,左腿残废,痛极时只能将砖烤热,敷于患处。1977年,为根治腿疾,穆旦同意接受手术,但似乎预感到什么,将着力最多的《唐璜》译稿交给小女儿,说“也许要等到你老了才可能出版”。
1977年2月26日凌晨,穆旦因心脏病发作去世。1979年,穆旦被平反,1981年,葬于万安公墓,在他的骨灰旁,放着终于能出版的《唐璜》。
杨苡曾说:“他(穆旦)本人是极希望安定的,但实际上很难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