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热干面的做法 在湖北 过早可不只是一碗热干面这么简单!
湖北的“过早”声名在外,与湖北的文化一样丰厚且悠长。所谓过早,是湖北的地域方言,指的就是吃早饭,清代道光年间的《汉口竹枝词》中最先使用“过早”一词。在湖北,每一道“过早”小吃都带有浓重的荆楚风情,尽管城市生活匆忙,但湖北人依旧能在一道道流淌着浓郁香气的早点中,享受惬意。
热干面丨百吃不厌的“麻酱面”
当筋道的面条,遇上顺序排列的醋、酱油、芝麻酱、小麻油,就成了湖北最正宗的热干面。提到湖北,热干面一定是许多人脱口而出的第一印象,也是湖北饮食文化的经典代表,最初它只在武汉流行,后来逐渐影响整个湖北省,如今在武汉的大街小巷,但凡早餐店几乎没有不卖热干面的。或许可以这样说,一碗热干面承载了一座城市的饮食情怀。
豆皮丨肚子里都是料
与南方的豆皮常做凉菜和辅料不同,湖北的豆皮就是一道早餐主食,内裹肉馅,外脆内软,油而不腻。三鲜豆皮是街头巷尾出现频率仅次于热干面的小吃,站在早餐摊前,只见一个个包裹着鲜肉、鲜蛋、鲜虾的白胖豆皮放在煎锅内顺序排好,焖上锅盖后等待几分钟,一锅油光闪亮的豆皮新鲜出炉,那股子香味,穿越过拥挤的人潮,叫醒了步履匆匆行人的胃口。
面窝丨舌尖上的老味道
面窝是油炸型小吃,最早见于清光绪年间,口口相传已有数百年历史,面窝四周厚,中间薄,内浇大米、黄豆磨成的米浆,香浓纯正,再撒上黑芝麻,放到油锅里炸,一个成功且地道的面窝一定是边厚中空,色泽金黄,咬一口薄处酥脆,厚处松软。
清酒(或蛋酒)丨它的地位堪比豆浆
如果说豆浆是北方人早餐的最佳搭档,那么清酒就是湖北早餐时间最惊艳的一道风味。湖北人的早点一般口味较重,热干面比较干,油炸类比较油,往往会搭配一碗清酒,即在米酒中兑入开水冲调,再丰富一些便是蛋酒,也就是在冲调米酒时打上个鸡蛋冲成蛋花。晨间的这一碗清酒就犹如画师的神来之笔,既解油腻,又清润暖胃。
油香儿丨“中国汉堡包”
油香儿是恩施的过早小吃代表之一,呈圆形,有金黄、深红、深棕三种颜色,被戏称为“中国汉堡包”。大部分早餐做法都讲究快速、简便,但油香儿是个例外。前一天晚上把大米和黄豆放在水中浸泡一个晚上,第二条磨成糊状原料,制作时舀一勺,均匀地放在特制的铁勺中,加主料火葱(薤)、肉丝、鸡蛋等,再盖一层,最后在锅中不停翻动煎炸,趁热咬上一口,满口流香。
牛油面丨鲜、麻、辣,好吃地停不下来
襄阳人的一天从一碗鲜麻辣的牛油面开始。碱性适中的面条煮至八分熟加香油,更加圆滑筋道,在沸水中滚过后浇上熬好的牛油、辣油,最后撒上葱花大蒜,红红绿绿,煞是好看。这碗牛油面的精华在于面汤,用牛肉和牛骨熬成,加入二三十味香料和调料,熬好的汤上面盖着一层厚厚的红油,辛香的气味糅合在一起,一股脑地直冲入鼻腔,叫人真真是要“垂涎直下三千尺”了。
特色黄酒丨早上一口酒,精神一整天
在武侠剧里,与牛油面一起出场的还有黄酒一壶,作为金庸武侠的代表城市之一,襄阳又怎么能少得了这口黄酒呢?黄酒是我国最古老的酒种,香气浓郁,风味醇厚,襄阳黄酒是襄阳一绝,以糯米为原料,传承古法制作,味微酸甜。其实不仅襄阳,十堰、随州等地都有早餐喝黄酒的习惯。而在江汉平原一带,如荆州、潜江、仙桃、天门等地,黄酒也时常出现在早餐桌上。一大早来上两口,神清气爽,吃罢出门,便是迢迢江湖。
黄潭米粉丨米粉配鳝鱼干,天生一对
作为“千湖之省”,湖北江河广布,水产丰富,鱼鲜是湖北的特产,也是早餐桌上的常客。江汉平原一带的天门黄潭米粉是湖北特色名小吃,以汤鲜、味浓、细滑爽口著称,是天门人的传统早餐。天门素有“鱼米之乡”美名,米粉就是用本地产的大米精制而成,口感顺滑。正宗的黄潭米粉会扑上一层鳝鱼干,咸香浓郁,汤汁鲜美。
荆门鳝鱼面丨地道荆门味
好吃鳝鱼的除了天门,还有荆门人民。黄鳝肉鲜刺少,营养价值高,为了保持黄鳝的鲜味,爱吃会吃的荆门人可谓是花样百出,其中黄鳝汤面最深得人心。以黄鳝为料,加入汤锅中,汤底浓郁,咕噜噜喝上两口,从胃到心都满足了。但是黄鳝汤面虽好,价格却有点高哦。
拐子饭丨最正儿八经的“吃早饭”
面是荆楚地区早餐的重头戏,但在湖北的有些地方,早餐就开始吃饭,比如随州就有吃“拐子饭”的习惯。随州拐子饭起源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制作时,先选用上好猪腿肉,切成每个四两左右放在大锅中,加入卤料等材料卤熟,与米饭搭配着吃,油而不腻,猪皮胶质多,软糯黏香,是最正儿八经的“吃早饭”。
一座城市的脾气浓缩在了一味早点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