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遗余力的读音 张诚:不遗余力归乡战贫困

2019-11-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如果没有张总,我可能完不成学业,也不会有现在的工作,他的恩我无以为报,他的好我将永远记在心里,唯有好好地工作来回报他."杨军发自内心地说.2018年毕业于贵州民族大学的杨军,当年为上大学的学费苦恼之时,是张总的资助,让他顺利完成了大学学业,毕业后回到张总的公司就业.不遗余力的读音 张诚:不遗余力归乡战贫困杨军口中的张总,名叫张诚,思南县三道水乡周寨村人,80年代末离开家乡外出务工,90年代初开始在贵阳创业做混凝土,一做就是20多年,积累了一些财富.吃水不忘挖井人,虽在异乡,但根在故土

“如果没有张总,我可能完不成学业,也不会有现在的工作,他的恩我无以为报,他的好我将永远记在心里,唯有好好地工作来回报他。”杨军发自内心地说。

2018年毕业于贵州民族大学的杨军,当年为上大学的学费苦恼之时,是张总的资助,让他顺利完成了大学学业,毕业后回到张总的公司就业。

不遗余力的读音 张诚:不遗余力归乡战贫困

杨军口中的张总,名叫张诚,思南县三道水乡周寨村人,80年代末离开家乡外出务工,90年代初开始在贵阳创业做混凝土,一做就是20多年,积累了一些财富。

吃水不忘挖井人,虽在异乡,但根在故土,自己赚了钱,亦不忘家乡情,张诚一直谨记这个道理。

不遗余力的读音 张诚:不遗余力归乡战贫困

2011年,张诚做了一个决定,每年给周寨村三个村民组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年800元,70岁以上的2000元,80岁以上的3000元,这一善举一直持续到2017年。2018年,范围扩大到全村,变为70岁以上每人每年500元。“他这人良心好,对我们都很慷慨,每年过年都发大红包,人人都记得他的好。”领了好几年红包的老人徐显平说起张诚满怀感激。

不遗余力的读音 张诚:不遗余力归乡战贫困

尊老,张诚用行动在践诺。爱幼,他也毫不含糊。积极支持三道水乡中学、小学以及新民小学等学校的绿化建设,先后赞助200余万元。此外,乡里建了一个大学生群,但凡哪个学子有困难,只要在群里说一声,在经核实后,他都会慷慨解囊,直接通过互联网平台转账,具体多少,连他自己也

记不清楚了。每年,他都会出资帮助三道水乡的学子,杨军只是其中之一,像杨军这样大学毕业后到张诚公司上班的,目前共有5人。“我自己没有读什么书,深知没有知识在社会上生存有多艰难,所以,这些年来我一直尽自己所能帮助村里的孩子们圆大学梦,希望他们都能顺利完成学业,成为有用之才,只要他们愿意,毕业后如果没有就业,都可以先来我这里上班。”张诚说。

不仅如此,对于脱贫攻坚,他仍不遗余力。

2016年回乡时,看到家乡的脱贫攻坚正如火如荼,张诚感受到在贫困线上的父老乡亲对脱贫的渴望,坚定了张诚要为家乡再做点实事的决心。

2017年,在经历养鸡的失败后,张诚辗转多地考察项目,在县、乡的鼓励和帮助下,决定种植红薯。经过化验,当地种植的红薯没有任何有害元素,加上红薯自然抗灾害能力强,技术性要求低,张诚最后相中了"陈薯"这个红薯品牌。

当时,村里有个加工厂,因为管理和市场等种种原因难以为继,不忍看其倒闭的张诚收购了该加工厂,改建为"陈薯"加工厂,原来的加工厂以厂房入股,每年分红8万元,用于村里的脱贫攻坚工作。新建的加工厂投入近3000万元,引进了先进的加工技术,自投产以来,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销售,一度供不应求。

"目前,有哈尔滨医科大、山东科技大学等全国多所高校80多名大学生负责网上销售,8元一桶的红薯粉,最多一天能卖7000多桶。"加工厂办公室负责人杨琴说。2018年,一直处于保守销售的状态。

今年,该乡把红薯产业作为全乡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大力宣传、发动全乡老百姓参与到红薯的种植中,并组建了机耕队,帮助老百姓和大户耕地、起垄和收挖。"我去年种了50亩,赚了30多万元,今年通过流转土地扩大到150亩,让全村的荒地都种上红薯,让在家的老百姓也能就近务工,我们村脱贫更有信心了。"永兴村党支部书记袁胜照尝到了甜头。

该县看到了红薯产业的强大带动作用,编制了全县产业发展方案,大力发展红薯产业,拟在全县三道水、兴隆、天桥、瓮溪等13个乡镇(街道)种植2万亩,涉及10373户37667人,其中贫困户9740人。目前,该县涉及的乡镇已经纷纷进入红薯移栽阶段,并与张诚的加工厂签了收购订单。

今年,为响应脱贫攻坚工作,营造攻坚的氛围,张诚在全乡18个村每个村选"道德模范、孝善敬老、优秀村民组长、五老模范、脱贫示范户"5名代表共90户,每人发500元奖励。再选4户特别贫困户,每户帮扶资金3000元。

"我是土生土长的三道水人,帮助莘莘学子,回乡创业,扶助老人,就是帮助三道水的未来,就是帮助父老乡亲战胜贫困,能够参与这一次没有硝烟的战役,才不会留遗憾。"张诚真诚的说。(融媒体记者 包攀 蔡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