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地图 三国鼎立时期的荆州形势与荆州之争
在赤壁之战前到三国鼎立格局形成的过程中,魏、蜀、吴三方都看到了荆州的重要战略地位。也就是说当时凡是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军事家,都看到了荆州和益州在天下纷争中的重要地位,也都看到了当时荆州的统治者没有能力守住这一地区,于是就成为了他们眼中的重要风水宝地,都极力想据为己有。
因而荆州就成为了曹操、孙权、刘备争夺的焦点,三国的重要谋臣诸葛亮、鲁肃等人也在争夺荆州以前对这一地区进行了详细的战略规划,他们彼此都想要抢夺荆州。
一、三国鼎立时期的荆州形势
建安十三年(208)七月,曹操在打败袁绍,消灭其残余势力,并平定三郡乌桓返回邺城才半年时间,就下令进军荆州,但还没有到荆州,刘表就已经病死,即位的刘琮很快就归降了曹操,曹操不费吹灰之力就占据了襄阳。此时的刘备驻守在樊城,当他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曹操的军队已经到达宛城,离樊城非常近。
刘备此时大惊失色,情急之下,刘备只能选择率领军队撤离樊城,避开曹军的锋芒,向江陵地区行进,当刘备军队撤退到当阳长阪,曹操的骑兵也赶到那里。刘备猝不及防,被曹操打败,妻小也被曹军冲散,只带着少数亲从落荒而逃。曹操顺利地占据了江陵,取得了战略上的先机。
占领了江陵,此前一直大胜仗的曹操此时气势更盛,他一方面把陆军和水军集中起来,顺江东下,准备消灭刘备;另一方面派人向孙权下战书,号称自己有水陆军八十万,进行恐吓,要与孙权决一胜负。在东吴内部,面对曹操的威胁,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少数人主战,多数人主降,孙权面对两种意见,显得犹豫不决,不知所措。
反对联刘抗曹的是张昭、秦松等人,他们认为曹操以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师出有名,拥有极大的优势,如果同他对抗,就等于对抗朝廷,更重要的是,曹操的军事实力比东吴强出太多,况且曹操还收编了刘表的荆州水军以及战船,兵力已经无人可挡。
然而周瑜和鲁肃等人强烈反对这种避战投降的论调。周瑜告诉孙权,现在曹操南下,后方其实并不稳定。在河西地区还有马超、韩遂是他的后患,威胁着他的后方;其次,曹操的将士南下不得不舍弃习惯的鞍马,登上不习惯的战船,这是他们一个非常大的软肋;此外,现在正值寒冬十月,曹操马缺藁草,补给不足;还有,曹操驱使北方战士长途跋涉,水土不服,必然生出疾病。
这几点都是行军作战所忌讳的,而曹操却犯了。要打败曹操,现在就是机会。周瑜请求孙权赐给他精兵三万人,前去破敌。除了周瑜以外,鲁肃起到的作用更加关键。虽然孙权有了与曹操决战的信心,但是光靠东吴的力量还是过于单薄,不足以对抗曹操。鲁肃向孙权建议说:
孙权虽然比较犹豫,但还是接受了鲁肃的建议,于是,鲁肃北上在当阳长坂见到刘备,通过交谈得知,刘备这时候打算投奔苍梧太守吴巨。接着他劝刘备应该同孙权结盟,共图大业。鲁肃的建议正好符合诸葛亮《隆中对》中提到的联吴抗曹的方针,经过谈判,刘备最终接受了鲁肃的建议,并派诸葛亮前往东吴,游说孙权,经过鲁肃和诸葛亮的共同努力,吴蜀联盟正式建立,不久就爆发了赤壁之战,赤壁大战最终也以孙刘联军的胜利而告终。
赤壁之战以后,曹、刘、孙三方瓜分了荆州,孙权占有荆州的江夏郡、南郡的江陵及其附近地区;刘备占领荆州江南地区的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四郡,又将军队驻扎在南郡的南岸的公安;曹操占领南阳郡、南郡的襄阳及其附近地区。
荆州成为了三方势力的交汇点,显示出及其重要的战略地位。魏、蜀、吴三方对荆州地区的争夺也进入了白热化。此时,刘备的军事力量虽然有所发展,但相对于北方的曹魏依然弱小,曹魏只是一时失败,对荆州的争夺不会死心。
于是在北有强敌压境和自身实力有限的客观形势下,刘备清楚地认识到现阶段还不能用军事手段夺取江陵,否则就会给北方的曹魏带来可乘之机,到时候将会面临腹背受敌的危险,不仅无法实现《隆中对》的战略规划,甚至自身的力量都可能会被消灭。
建安十五年(210),刘备为了图谋发展采取了一个大胆的行动,即亲自赴京口拜见孙权,“求都督荆州”。这就是所谓的“借荆州”。刘备这次的东吴之行显然是一次冒险行动。诸葛亮担心东吴会乘机扣押刘备,以图吞并刘备已经控制的荆州四郡,于是力谏刘备取消江东之行。在东吴内部面对刘备借荆州的问题存在很大的分歧。周瑜等人坚决反对将江陵地区借给刘备,并劝孙权乘机扣留刘备。周瑜上疏孙权说:
但鲁肃却力主借荆州给刘备,共同对抗曹操。据《汉晋春秋》载:
鲁肃陈述的理由有两个方面:一是东吴军队初到荆州,与这一地区的百姓还没有建立恩威和信任,需要借助刘备的力量来安抚他们;二是把荆州借给刘备就相当于给曹操多树一个敌人。孙权虽然对鲁肃的建议表示认可,可当时孙权对刘备的态度非常矛盾,但他清楚地看到曹操的威胁还非常严重,不宜内部火并。
因此孙权当时既没有扣押刘备,也没有借出荆州的打算。周瑜死后,鲁肃很快接任了周瑜的职务,他再次劝孙权“以荆州借刘备,与共拒曹操,权从之。”这就意味着东吴把经过一年多苦战从曹操手中夺过来的江陵拱手交给了刘备。
对于蜀汉来说,借荆州给他们带来了一段非常好的发展机遇,刘备在荆州站稳脚跟以后,得以向益州地区进军,逐渐占领了巴蜀,暂时实现了跨有荆益。孙权在江东形势稳固后,将自己扩张的事业版图瞄准到岭南。这样从总的形势上看,三足鼎立的格局逐步形成。
但借荆州有着不利的一面。江陵是控制江东的门户,但是这个门户却掌握在刘备的手中,这对东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对长江上游来说,江陵是入川的门户,刘备占领这个地方就等于掌握了入川的钥匙,东吴再想要进入益州就不可能了。这就为后来吴蜀关系恶化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二、三国鼎立时期的荆州之争
在曹、刘、孙三方势力渐趋缓和的情况下,刘备抓住了历史机遇,于建安十六年(211)接受法正的建议,让诸葛亮、关羽等人留守荆州,自己领兵数万人,以庞统为军师乘机入川,进规益州。第二年,诸葛亮、张飞、赵云等第二批领兵入川,支援刘备,只留关羽一名主将镇守荆州。这个时候刘备同时据有荆益,势力发展迅速,这种发展速度严重威胁着东吴,这样就激化了吴蜀潜在的矛盾,一场漫长的荆州争夺战拉开了序幕。
当刘备占据益州后,荆州在刘备手中就成为可以随意开启关闭的门户,而这块大门的钥匙掌握在刘备手中,这样刘备就可以自由调整自己的策略,既可以北出河南,进攻曹操,也可以顺流东下,直取孙权。这是孙权根本就不能容忍的。
孙权打算用和谈的手段要回荆州,于是就派使者前往益州,要求刘备把荆州归还。刘备以夺得凉州后在还为借口,拒绝了。无法容忍的孙权放弃了用和平的手段索还荆州,于是立即派吕蒙领兵攻取了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
刘备得到消息,亲自引兵东下,命令关羽进入益阳与孙权争夺三郡。双方争锋相对,一场对荆州的争夺战看起来不可避免。但曹操突然进攻汉中打断了这次冲突,刘备为了守住益州,与孙权议和,暂时缓和了关系。经过商定,吴、蜀以湘水为界,对荆州进行平分。经过划分,孙权取得湘水东面的江夏、长沙、桂阳等地;刘备则获得湘水西面的南郡、零陵、武陵等地。
但是双方之间的根本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因为吴蜀联盟建立的前提是为了共同对付来自北方的威胁,一旦这个威胁被削弱,东吴就必然会想到西蜀在荆州的威胁,因为吴蜀关系如果破裂,西蜀的军队一旦顺江东下,就会有难以想象的后果,这样产生的威胁甚至比曹魏在东线的进攻更加可怕。
关羽据守荆州,北面与曹魏相邻。按照《隆中对》的规定,“遇天下有变”,才由荆州、秦川两路北伐曹魏。但关羽却不够谨慎,在这些条件都不具备,并且吴蜀关系出现裂痕的情况下,于建安二十四年(219)七月,贸然发动了襄樊战役。
这时候,吴蜀关系非常紧张,关羽的后方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可是让人悲哀的是,关羽一点都没有意识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危险局面。并且关羽自己的刚愎自用为他提前埋好了一枚定时炸弹,在发动襄樊战役之前,不善于处理与东吴的外交关系,使孙权和鲁肃的面子都被伤尽,这就让本来就想吞并荆州的孙权起了杀心。
在襄樊战役初期,关羽降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势头正盛,险些逼曹操迁都。可是,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关羽却没有意识到,危险正在悄悄袭来。从国家关系上来看,吴蜀为争夺荆州,矛盾已经非常深了;从个人关系来讲,关羽与孙权关系极差,关羽甚至都瞧不起孙权,关羽不讲策略,一意孤行,肆无忌惮地恶化和吴国的联盟关系。在军事上,关羽经常和东吴搞摩擦,“数生狐疑,疆场纷错”。
孙权打算通过联姻的手段维护与刘备的联盟关系,“遣使为子索羽女”,但关羽心里瞧不起孙权,又不讲道理地“骂辱其使,不许婚”,使孙权极为恼怒。在襄樊战役初期,是帮助蜀汉进攻曹魏,还是乘机夺取荆州,孙权其实是非常犹豫的,虽答应出兵帮助关羽,但行动却特别迟缓。
在这种情况下,关羽自己进一步把关系恶化不仅没有耐心给孙权做工作,争取东吴的援助,反而扬言说:“貉子敢尔,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孙权)邪!”在樊城对曹作战取得一些胜利后,更冲昏了关羽的头脑,竟借口缺乏粮食,擅自取用东吴的“湘关米”。
需要指出的是,吴、蜀联盟关系的破裂的主要责任并不是关羽,而是刘备。但关羽的刚愎自用,骄傲自大以及对东吴的一系列愚蠢行为,却加速了吴蜀联盟走向破裂。
关羽的所作所为,使他一步步失去荆州、走向灭亡。就在关羽“威震华夏”、趾高气昂的时候,司马懿和蒋济向曹操建议:“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曹操接受了这个建议。
同时,下定决心要夺取荆州的孙权也遣使向曹操上书,“以讨关羽自效”。这样,双方就达成了南北两线夹击关羽的计谋。一方面,曹操派徐晃等人不断率领大军前往救援坚守樊城的曹仁,迫使关羽节节败退;另一方面,孙权派吕蒙为大将军,“尽伏其精兵舳舻中,使白衣摇橹,作商贾人服,昼夜兼行”,偷袭关羽的后方,兵不血刃地占据江陵,席卷了蜀汉占领的荆州地区。
在关羽攻打襄樊的时候,刘备的益州根据地还没有得到巩固,主力全都在汉中,随时面临与曹操的激战,根本就没有办法支援关羽。而江陵的糜芳和公安的傅士仁都因为跟关羽有过过节都投降了东吴。于是,关羽在吴、魏的联合夹击下,众叛亲离,败走麦城,痛失荆州。
襄樊战役从明处看是魏蜀荆州之争,在暗处看实际上是吴蜀第二次荆州之争。荆州的失守实际上宣告了隆中对策战略计划的破产,刘备事实上已经失去了跨有荆益,北伐中原的机会。孙权从刘备手中夺取荆州后,把他的势力扩展到西南地区,而刘备只能被限制在巴蜀一带,失去了争霸的机会。三国鼎立的局面也从这时候正式形成。
参考文献:《三国志.魏书》、《三国志.蜀书》、《三国志.吴书》、《资治通鉴》、《读史方舆纪要》、《读通鉴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