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旅游地图】日本旅游景区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的经验
政策需要大家的理解,也需要时时刻刻的宣传呼吁。日本把景区当作一个社会大讲堂,将垃圾分类告示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同时通过家庭、学校与社会教育建立国民的“公德心”。
连日来,随着《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实施,“你是什么垃圾?”这句带有调侃性的网络流行语成为点击率最高的话题。由此看出,人们已经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认真做好垃圾分类是公民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具体表现。在这股热潮的推动下,旅游景区开展提高游客环保意识、落实垃圾分类工作,是业界应该重视的问题。
大家应该认识到,垃圾必须经过分类后再进行处理,主要原因是并非所有东西在一次使用后就完全没有了价值。循环利用垃圾,是目前很多国家的做法。
以日本为例,垃圾分成一般废弃物(家庭)和产业废弃物(单位)两大类。这两者有极大的不同,地方政府负责家庭废弃物的处理,并根据废弃物的种类进行收费。需要收费的大概就是废弃的电器用品和大型器物,而生活垃圾则一般不收费。产业废弃物,顾名思义是产业造成的废弃物,一般由产生废弃物的单位委托有立案核准的废弃物处理商来处理,处理商根据废弃物处理方法决定收取的费用。
日本各个地方政府都有各自的废弃物处理条例,并无完全统一的规定,例如,收费与否就有分歧。但在分类上基本是一样的,也就是将垃圾分为一般废弃物与产业废弃物。旅游景区虽然属于单位,但它产生的废弃物基本和家庭产生的差别不大,因此,属性与处理方法由地方政府来认定,有的地方是政府协助处理,也有单位直接委托专业的废弃物处理公司来处理。
在日本,旅游景区还有一个特殊现象,那就是普遍垃圾桶非常少,但这并不影响景区的干净卫生。主要原因在于“自己的垃圾自己处理”的观念已经在日本国民心中根深蒂固。
在日本的景区内,可以看到非常醒目的口号“请把垃圾带回去”,景区所持的理念就是“环境友好”。在景区内的卖场外边,也会摆设生活垃圾、玻璃瓶子、铁罐子、宝特瓶等各种不同分类的垃圾桶,并标明可燃烧、不可燃烧指示,供旅游者根据手上的垃圾来分类丢弃。
口号和标识说明了政策需要大家的理解,也需要时时刻刻的宣传呼吁。笔者认为,日本的做法就是把景区当作一个社会大讲堂,将垃圾分类告示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加之绝大部分国民都有良好的“公德心”,于是成就了现在日本垃圾分类做得较好的局面。
日本能做好垃圾分类,“公德心”的建立是非常关键的,其建立有赖于家庭、学校与社会教育的普及,其中,学校教育对垃圾分类理念的普及极为重要。日本在这方面下了非常大的工夫,几乎所有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至少都会有一次在老师带领下前去参观垃圾处理场的课外活动,处理厂的负责人亲自给学生们讲解垃圾处理的办法,让学生亲眼看见垃圾处理的过程。
通过此类活动告诉学生们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活动结束后,每位学生还会根据所学的知识写下一篇报告提交给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