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德生百度百科】荣德生生平简介
荣德生(1875年8月4日~1952年7月29日),又名宗铨,江苏无锡开源乡荣巷人,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之父,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资本家。荣德生出生于清光绪元年七月初四(1875年8 月4 日)。他有一个哥哥荣宗敬,名宗锦,生于清同治十二年八月初二(1873 年9 月23 日)。
荣氏兄弟祖籍山东,鼻祖荣启期与孔子有交往,先贤荣子琪是孔子七十二贤徒第五十九名。著《乐农纪事》。早年经营钱庄,后在无锡、上海、汉口等地开设茂新、福新面粉公司和振新、申新纺织公司等企业。
至民国11年(1922年)已拥有12家面粉厂和4家纱厂(后申新纱厂增至9家),有“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之称,是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之一。曾任北洋政府国会议员、国民政府工商部参议等职。
立身治家之道荣德生的立身治家之道,就是孔子儒家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荣德生先生说:“古之圣贤,其言行不外《大学》之明德,《中庸》之明诚、正心、修身终至国治而天下平,亦犹是也,必先正心诚意,实事求是,庶几有成”。
他认为要提高生产率,除增添新设备,改进操作技术外,还要从“人工”出发,加强人事管理,视人为生产力之第一要素。他说:“余在工厂所经营,所请人非专家,以有诚心,管人不严,以德服人,顾其对家对子女,使其对工作不生心存意外,即算自治有效。
自信可以,教范围各厂仿行”。他坚持“以德服人”的思想原则,果然奏效。“是年茂新各厂有利,福新各厂亦有利,申新各厂有利无义者参半”。(《采农自订行年纪事》)这种运用以诚待人、以德服人的管理思想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协调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以及被管理者内部的关系,形成一个力量集中的生产者群体的做法,与一般以单纯改进操作方法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做法,是不能比拟的。
爱国实业家1937年冬,日本侵略军占领上海,江南国土相继沦陷。荣氏企业,有的被日军炸毁,有的被日军占据,只有租界内的工厂维持生产。次年5月,荣德生由汉口来沪,深居简出,唯以搜购古籍、字画自遣,亟盼时局好转。
1941年,日商觊觎荣氏纱厂,由汪伪实业部派员与荣德生商谈,要他将申新一、八厂卖与日本丰田纱厂,当即遭到严词拒绝。汪伪外交部长褚民谊只得亲自来沪,假国际饭店邀请荣德生面谈。由其子尔仁代往,说明其父不变初衷,不出卖工厂和人格。 褚民谊却厚颜无耻地说:“中国的半壁江山都给日本人,何患小小申新两个厂。”并威胁说:“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荣德生闻言,凛然言道:“我宁可玉碎,不为瓦全。”
抗战胜利后,荣德生两次遭绑架,被勒索款项达百万美元。发生在高恩路(今高安路)荣德生住宅门前的一次被绑架案,是在1946年4月25日。那天,荣德生准备去总公司,离家门不远即被数名穿制服匪徒架上汽车而去。他们使用的是国民党第三方面军司令部的“逮捕证”和淞沪警备司令部的汽车。
当时,舆论哗然,认为是军事机关与匪徒串通作案,上海当局被迫出动军警“侦破”。结果,荣德生被放回,并退还部份被敲诈的款项。据说还枪决匪首8人。荣家为“酬谢”军警当局和有关方面,先后付出60余万美元。
1948年,国民党统治已成土崩瓦解之势,有资产者纷纷离开大陆,荣氏家庭也面临抉择。在一片离沪声中,荣德生专程从无锡来到高恩路住所,明确表示“不离开大陆”,并阻止三子将申新三厂拆迁台湾。解放军渡江前夕,他派代表与共产党联络,迎接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