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甜圈寓意 犹太甜甜圈包裹以色列甜蜜
我在以色列海法街头的咖啡馆缓缓喝着一杯拿铁,望着街边等着希凡的到来。早晨9时,刚刚抵达海法的我在这家甜品咖啡店门口徘徊了好一阵,经过询问才确认。希凡之前告诉我的是希伯来语的店名,而它的招牌上赫然写着“YE”。希凡姗姗来迟,热情拥抱之后,随即点了一桌子。
我环顾着这家不大的咖啡馆,与其说咖啡馆不如说面包房来的直接。橱窗和长形的柜台里,陈列满了各种蛋糕、面包和点心。案台上最醒目的是当地人做主食佐餐的全麦面包、法棍,各种形状装满了一箩筐,各种盒装带走的小饼干和曲奇,柜子里是造型各异的小蛋糕,看那个上层奶油堆得似小山一样尖尖的小蛋糕,甜腻二字冒上心头。
“我们需要来点甜的。”希凡边说边起身,一边探头向柜台里面询问着,一边端着餐盘,往里头夹着各式小点心。多半是起酥类,圆圆的中间夹着奶酪,方形的表面布满芝麻和坚果,三角的肚子里包着巧克力,两口一个,搭配着早餐的蔬菜沙拉,正好。“我们有很多这样的面包店,对,我们爱吃甜的。”临走之余,我还不忘又采购一番,当作海滩边的下午茶。
再一次步入面包房是在耶路撒冷,我住的旅馆位于雅法大街,离古城只有3站的距离,所以我每天都步行前往,总会在不同时间穿过那条中间轻轨、两旁满是咖啡屋、蛋糕房和便利店的大道。这里似乎更像是步行街,却没有国内商业步行街的嘈杂,两侧是浅土黄色的两三层小楼,而每一家咖啡店、甜品屋门口都撑着阳伞,阳伞下满是吃甜品的人,其中多半是本地人。
街边的面包店里满是顾客,也许是为了安息日做准备,他们的袋子里多半是大的全麦面包或者是一整盒的派。我蹭到柜台前方,看着桌子上各种造型不一的蛋糕小点,开始泛起了迷糊。这个卷儿,那个团,还有起酥和糖条儿,点心的种类能超越国内大多数的面包房。
我一边询问面点小妹,一边往自己口袋里挑选着,遗憾的是自己的胃口无法享用下一整盒的派,但至少小面包、点心还是可以容纳的。有很多类似丹麦卷儿或者一口酥的小点,中间加了不同的馅料,或者在外撒了椰蓉。我挑挑拣拣,然后称重。这些点心都挺实在,完全不像是各种起酥类面点那样轻飘飘。
当然,直到入口我才知道这并不是我所想的起酥——甜、腻!一个紧紧向中心裹住的卷儿泛着淡淡的油光,一口咬下去发现中间包的是果酱!等等,那个看似豆沙馅儿的也不是豆沙,而是味道浓郁的巧克力酱。中东人嗜甜,已经无需再证明。“每个人都爱吃甜点!”旅馆同屋的俄罗斯姑娘和我说道,“怪不得他们都没有纤细的腰身。”我边大口吃着便利店买回的盒装沙拉平衡着味觉,一边研究着这些点心的做法。
它们可是有名字的,叫犹太甜甜圈(如图)。据传,作为犹太人传统的甜食,犹太甜甜圈和流行于世界的牛角面包有着共同的历史,都来自18世纪欧洲维也纳的牛角形状小酥饼。虽说是庆祝犹太光明节的传统食物,但是现在大街小巷的糕饼屋也都能买到。一口一个的大小,多种口味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不过,对于我来说,这一层一层的甜蜜裹起来,一口一个大概需要备一杯大的柠檬水或者浓茶。吃甜,实在不是以色列人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