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侯波 瞭望东方周刊:侯波 毛泽东惟一的私人摄影师
世界摄影界享有盛誉的英国伦敦摄影师画廊决定,在4月7日举办题为“伟人毛泽东——侯波个人摄影展”
她镜头前的那个人是如此有名。但是,很久没人知道她。她的名字不允许出现在照 机票探底,京粤直飞700 同方电脑掀动四月风暴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全国偶像歌手大赛片上。伟人把巨大的影子长久地投射到她身上,使她成了20世纪中国最著名的无名摄影师。直到21世纪的一天,她忽然从镜头后面走出来,同她所拍摄的照片一起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于是,人们惊诧却又有些失望地发现,这位神秘的“中南海摄影师”,原来是个瘦小、温和、本分的女人。就是这个名叫侯波的女人,用镜头塑造了毛泽东。就是为了她所拍摄的那些极具历史意义的影像,世界摄影界中享有盛誉的英国伦敦摄影师画廊决定,在4月7日举办题为“伟人毛泽东——侯波个人摄影展”,以此向这位80岁的摄影师表达敬意。
这次展览为期一个月,无论毛泽东活着或逝世后,在西方世界,如此的专题展览,是罕有的。10余家西方主流媒体将对此进行报道,并对侯波进行专访。
矮小而坚定的侯波对摄影说不出什么理论,也从不玩花里胡哨的技术。她只是以宗教般的虔诚与温和的浪漫情绪,深入被拍摄者的内心。侯波常年用的是一部德国罗莱照相机,同她的人一样简约、忠诚、精确。
《毛泽东和顽童》,是侯波作品中鲜为人知却最动人的一幅。影像中的毛泽东,刚从湘江游泳上岸,赤裸的双腿沾满了湘江的淤泥。一件条纹的毛巾浴衣散漫地裹着他发福的身体。毛泽东惬意地抽着香烟,像普通人家偶尔在儿孙面前露出笑容的威严祖父,同一个顽童逗乐。
此时此刻,摁下快门的女摄影师却满身粪土。毛泽东在水里怡然自得地嬉水,侯波这只旱鸭子在岸上时前进时后退地抓拍镜头。结果,只看取景框的女人,掉进了身后的粪坑。等人把她从粪池中捞起来,毛泽东已经上岸。侯波来不及清洗干净,紧跟着毛泽东进到了一个庄稼人的院子。
“周围的群众见来了一个陌生的胖子,还抽烟,就过去看。那个小孩子也在中间。我也顾不得许多了,只想着不能漏拍了有趣的场面。”——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耄耋之年的侯波脸上竟然露出了一抹羞色。
侯波在1958年那个春天拍摄这张照片时,其实已经达到了她个人创作的另一个境界。这张照片意义非常。它是在亿万百姓心中被奉为神的领袖回到凡界的代表作。遗憾的是,这张照片在灰暗的资料库里沉睡了差不多30年。因为,领袖公开的形象必须是严肃、深邃、衣冠楚楚的。
1924年出生在山西夏县一户农家的侯波,原名叫阎峰。在太原煤矿做事的父亲,领人闹罢工,在回家路上被杀了。阎峰14岁到延安后,干的事很机密,连自己家的人也不能讲。为了保密需要,上级把她名字改成了侯波。在那倒映着巍巍宝塔的延河的旁边,她认识了后来的伴侣徐肖冰。
从灯红酒绿的上海来的徐肖冰,曾跟着中国第一代电影导演吴印咸学会了拍电影、拍照片。他把摄影技术传授给了侯波。这门来自西方的技术,最终把东方乡村的少女,引领进共和国领袖的生活。
在很大程度上,侯波的一生是为毛泽东生活着的。她是他惟一的私人摄影师。他和高层人员商讨国家大事,她要在场;他上山下乡,畅游长江,她要跟着。1956年5月下旬,在广州开会的毛泽东忽然提出要去武汉长江游泳。时任湖北省委书记的王任重极力劝止,说是水流湍急,还有水兽。
侯波说:“毛泽东主意一定,是谁也劝不住的。”1956年5月31日下午2点左右,毛泽东在蛇山脚下、武汉长江大桥的桥墩处下了水,一口气游两个多小时,游程达30多公里。当时,坊间正流传有关毛泽东身体染恙的小道消息。这张《毛主席畅游长江》照片,一夜间把62岁的毛泽东推到了永垂不朽的位置上。
毛泽东出行,必有很多随同,所到之处必是前呼后拥。而摄影师本人,必被忽略。于是,侯波只好在众多警惕的卫士中,在欢呼的群众中,钻来钻去找角度。狼狈的事时有发生。50年代,毛泽东在河南农村看棉花丰收。棉农们、地方官员们形成了几道人墙,把毛泽东完全隔在了侯波的视线外。
终于,她看见了堆积成山的棉花,就踩着囤积棉花的围子往上爬,上去后,忽悠一下陷进了棉花堆。正同棉农交谈的毛泽东忽听得侯波的尖叫声,乐了,跟周围人说,侯波掉进去了,去把她拉上来。
怀揣着常人的敏感,侯波对毛泽东微妙情绪变化的了解,几乎到了细致入微的程度。如果晚上没有休息好,他看上去就气嘟嘟的。这时候,侯波是不敢举相机的,“不用拿出相机,主席就会冲我发火。”
但是,有时候你并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对你发火。侯波一直想拍一张毛泽东看书的照片。一次,毛泽东的侍卫长李银桥告诉侯波,老人家休息得很好,正在书房看书呢。等侯波扛着摄影器材过去时,就听见毛泽东拍着桌子,对一个将军大声叫道:“有下一次,你就不要来见我。”侯波心想,别自找苦吃了,撤吧。还没等她转身溜走,毛泽东就冲她吼起来:“干什么,没看见我有客人吗?”
在她为毛泽东拍摄的几千张照片中,举世闻名的《开国大典》是侯波本人最钟爱的作品。从严格的摄影意义看,这张照片无论从构图还是光效,都不是她的佳作,然而却是最具政治意义的一张。
2003年,在法国阿尔勒国际摄影节上,放映了法国电视5台拍摄的有关侯波的纪录片。当侯波颤颤悠悠地走上台时,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多位摄影师,全体起立鼓掌10分钟,为这位中国老太太的质朴而有历史价值的照片,更为她质朴、不事张扬的精神。她目前是世界摄影圈内最著名的两位中国摄影师之一。作为一个摄影师,侯波的名字永远和毛泽东联在一起。“他决定了中国的命运,也决定了我的命运”——侯波轻声细语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