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刘茜 光明日报:伦敦大火敲响警钟

2018-03-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现代化的形式与现代化人文内涵之间的落差,因为一场火灾而现形.这种类型的悲剧,对正处于快速城镇化和打造现代城市热情中的中国社会而言,如同一声来

现代化的形式与现代化人文内涵之间的落差,因为一场火灾而现形。这种类型的悲剧,对正处于快速城镇化和打造现代城市热情中的中国社会而言,如同一声来自域外的警钟。

当地时间6月14日凌晨,英国首都伦敦西部一座名为“格伦费尔塔”的24层居民楼发生火灾。截至目前,火灾已造成至少17人死亡,仍有30人在医院接受治疗。英国消防部门负责人表示,死伤人数可能会进一步增加。

因为令人惊骇的程度不亚于一场恐怖袭击,伦敦大火的消息迅速引发世界性关注。新闻媒体拍摄的照片、社交媒体提供的细节、幸存者和目击者的采访,真实地还原了这场悲剧:短时间内被大火吞没的、包含1000多套房间的巨大建筑物,从高层跳下的着火的孩子,在窗口声嘶力竭呼救的母亲,自制降落伞从窗口跳出的男人,以及至今仍处于“失踪”状态的居民。正如目击者所言,这个过程“如人间炼狱”。

当然,与恐怖袭击不同,却与世界上绝大多数火灾相同的是,这场大火并非没有各种形式的预警。多家英国媒体报道称,当地居民组织早就认为这片街区有一系列火灾隐患,曾多次就可能发生火灾一事发出警告,却并未引发管理者有益的行动。

而此次大火的多名幸存者则称,火灾发生时大楼内部并没有火灾警报响起,且自动喷水灭火装置也没有应急工作,凌晨还在熟睡的人们多半靠邻居的敲门声惊醒。在这场灾难中,半个多世纪前提出的“海恩法则”又一次显效——每一起严重事故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原始的徒手自救,与作为现代社会标志而出现的高层建筑之间构成了巨大的反差与反讽;现代化的形式与现代化人文内涵之间的落差,因为一场火灾而现形。这种类型的悲剧,原因具有典型性,教训具有普遍性,对正处于快速城镇化和打造现代城市热情中的中国社会而言,如同一声来自域外的警钟。

高层建筑的“立体燃烧火灾”,有着很大的救援消防难度。2010年上海静安高层公寓大火中,就曾出现90米云梯车难以全面封住火势、直升机降索救援难以施行的困境。这还是在中国最发达城市的核心区域实施的救援,几乎代表了消防救援实际操作能达到的最高程度。因而,预防就变得极端重要,高层建筑的防火、报警、内部消防装置几乎成了生死线。

但恰恰是这种预防的现代化、管理的现代化,并没有跟上一个崛起社会的“大楼审美”。近些年来,我国仅主流媒体报道过的高层火灾隐患就多不胜数,火灾事故后的工程违法违规追责时有耳闻,甚至房地产业还曾出现过“65层超高楼”、单层住户超过70户、建筑内的消防通道几乎无法承受如此多住户疏散压力的极端例子。

这个建筑固然是个案,也最终被拆除,但它刷新了人们对公共安全“最坏的可能”的估计。在这个基础上再来审视“中国高层建筑10万幢”的数据,整个社会都应该有“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的警惕。

当“格伦费尔塔”巨型的钢铁骨架变为焦炭,一位接受采访的消防界人士哀叹:“这居然是发生在2017年的事情,简直是太悲哀了。”这句话颇具深意,如果一切管理和技术都不能始终向人本主义原则不断趋近,那么,这种形式主义的现代化随时可能被一场灾难化为焦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