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地图 东汉末年书法家蔡邕
蔡邕(133-192)字伯喈,陈留圉人,出生于一个世代官宦家庭。生活在这样一个世代大家, 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 酷好辞章, 倾心数术, 精通天文, 妙操音律。
公元 159 年秋,二十七的蔡邕第一次被征召入京,但此时的他却没有感到高兴,深知被中常侍徐璜看好,是因为自己操的一首好琴,喝酒助兴以供娱乐,此时文人的倔脾气来了,走在半路上心情不好称病不去了!
三十一岁那年,感觉自己终日写文章操琴也不是正事,当时的社会环境比较恶劣,常用饥民饿死在路边,还是要接近权利的核心期望改变社会现象;所以,尚书朱穆卒, 他连续写下 《朱公叔鼎铭》 、 《朱公叔坟前石碑》 、 《朱公叔谥议》 等三篇影响较大的文字,希望通过“私谥”重要的手段介入到当时的文人团体。
四十岁那年, 多年用心的蔡邕终于得到了回报,又被召回京城, 出任东观著作。此后六年在京城度过, 这是蔡邕学术生涯中最为辉煌的时期。 其间, 最重要的事件, 或者说是蔡邕的最大功绩, 就是极力倡议刊刻熹平石经, 对儒家经典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整理, 在文化方面影响极为久远。
汉灵帝光和元年(公元178年),灵帝秘密诏问蔡邕,要他“指陈政要,勿有依违”。蔡邕作《对诏问灾异八事》,指陈时弊,笔力雄健,结果遭到宦官曹节、尚书令阳球等人的嫉恨,被诬告 远黜,全家都被流放到今天内蒙古包头西北的五原安阳县。期间,收集整理的《琴操》至今流传,是汉魏六朝乐府诗研究的重要文献。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五凉军阀董卓带兵攻入洛阳,闻知蔡邕高名,招他入京,蔡邕第三次踏入京城大门,初平三年(公元192),董卓被杀,王允总理朝政。在一次无意之中,蔡邕为董卓被杀表示了一点恻隐之情,而被王允所杀。
蔡邕的博学,集中表现在两件事情上。一是奏议刊刻熹平石经,二是续补《东观汉记·十志》。蔡邕文“对仗工整,义典而柔,文约而美,具有博雅的特点。”在音乐方面留下了焦尾琴、蔡邕听琴等典故和《琴操》专著,但这并不是我们今天所要说的重点。
书法史上贡献极大,尤其书法理论上影响巨大,《笔论》、《九势》是后世书法理论的源头,不断供后世学习书法的人汲取营养,如卫夫人《笔阵图》、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王羲之《笔势十二章》、孙过庭《书谱》、张怀瓘《书议》等;其中魏晋“韵”“意”“神”为中心的书法理论,其源头也在蔡邕的“书势”说。
其书法作品直接体现在《熹平石经》上,如“人”,在字形上与楷书的“人”几乎没有变化;
与同时代的《张迁碑》里的“人”字形相比较而言《熹平石经》的字形高了很多,说明书体已经开始变形,只不过还没有较大明显;
这个时间段民间普遍流行一种字形变化极大的书体汉简,如居延汉简
到了魏晋时期《经书残卷》
为今楷的诞生提供了丰富的土壤,是《熹平石经》、《经书残卷》两者结合。其次,《石经》里的横已经有意识的降低波磔感或者尽量的减少波磔的弧度,不得不说在书法史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并且通过《石经》得以淋漓尽致的贯彻这一思想,
如“王”、“三”、“无”。
最后,《石经》在结体上逐渐的脱离篆意,偏向方正;细心观察《张迁碑》会发现里面的每个字的结构有颠簸感不够平稳,如“留”《张迁碑》右边的“口”像往下坠落,产生奇险的错觉;
而《石经》左右两边在同一水平线上,所以稳定了许多;下面“田”部横竖粗细相当,而且明显宽阔些成功托住上面两个口,《张迁碑》“田”部橫画具有强烈的波感又比上面较窄,整体上保留着浓厚的圆态篆意。
从章法上来看《熹平石经》,绝对惊讶的掉下巴;古文字有些笔画奇多,有些笔画只有两三个,并且都能够被安排的明明白白,横有行纵有列;咋一看,密密麻麻像无数个小蚂蚁映在眼帘,让人头犯晕!可细细品味时,却发现笔画少的文字可以跑马,笔画多的文字密不透风,因此,部分字高度、宽度相差无几所呈现出惊人的美学效果。
再来看看《张迁碑》的章法,文字大小根据字形笔画多少甚至书写者的心情来控制,笔画多的字形偏高,笔画少的偏宽矮,虽然自由了很多,但是不够精准。
在石碑上刻字成本高效率低,尤其刻的内容是儒家经典,不是皇家工程还真的是难以实现,在蔡邕的主持下完成了浩大工程。之所以布局精准,也是考虑到现实意义,在有限的石块上尽可能刻上更多的内容,所以布局要合理,每行文字大小会有统一要求!
不论是减少波磔感、结字稳定还是通篇文字宽度相似都有着现实意义;减少波磔为了效率,结构稳定起到宣传效果,高度、宽度相似节约石面等等。文字的每一次变化都符合当时的社会环境的需求,并不是按照某个人的意趣随意更改涂抹,不论书家多保守还是很激进,不符合文字的演化规律和时代环境的诉求,难以体现出真正的价值。
对于当代的书法家而言,过分的保守是不利于书法的发展,篆书、隶书、繁体行草书都已经完成了历史的任务;同样过激的书法行为,也是不符合书法内在的规律,因为文字的本质是让人辨认,传递深沉的思想内容,一堆道家"符咒"未必通神.
西方现代抽象绘画艺术不可能代入到书法当中,中西方艺术文化本身就存在着巨大的隔阂,同样是线条,尚“韵、意、神”领先他们多少世纪?把自家的珍宝视粪土,他人不完善的理念当宝贝,典型的敝帚自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