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王玉玺最新消息 王玉玺:用双手“剪”出幸福人生
齐齐哈尔新闻网4月15日讯(马文梦)与一般人相比,王玉玺的童年称不上幸运。不足周岁时患小儿麻痹致残,出行只能以轮椅代步或用双手握住双脚弓背蜗行,求学生涯也因为身体原因而中断。但是命运的坎坷并没有让他自怨自艾、怨天尤人,在记者面前的王玉玺,朴实、善良,眼中闪现着睿智的光芒,生活的挫折反而让他磨练出了更加坚韧和乐观的性格。
王玉玺出生在龙江县白山乡八村,1975年出生的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他说:“小的时候,姥姥和母亲是村里的巧媳妇,特别擅长剪纸,花花绿绿的一张纸在母亲手里能剪出各种花样,每每都让我惊奇不已。耳濡目染,8岁时我就拿着小剪刀跟在母亲身边学剪纸,这一剪就剪了这么多年。”
在王玉玺心里,剪纸不仅是爱好更是精神的寄托。他当过民办教师、刻过手戳、做过设计、卖过窗花、被吊车吊着修补广告牌……在打工的日子里,王玉玺始终没有放弃过剪纸。生活虽不富裕,但是剪纸给他的业余生活带来了无穷乐趣。
2000年对于王玉玺来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农历二月二,王玉玺的剪纸作品《中华世纪百龙图》在县文化馆展出,全长50米,以五千年华夏文明为主线,以汉字演变为章节,融汇了书法、文字、绘画等多种元素。作品在同年10月还荣获了全国文化杯剪纸书画大赛跨世纪特别奖。
更值得高兴的是,这一年他遇到了他的妻子,“她是一位健全的女孩,但她从没嫌过我是残疾人,顶着家庭和社会的压力走进了我的生活,至此我暗暗发誓一定要给她更好的生活。”
生活渐渐好了起来,王玉玺被介绍到齐齐哈尔职业学院教书,“每年春节前夕的挂钱、窗花、喜字卖的钱也比以前多很多。”王玉玺说。剪纸虽然让他有了更多的收入,但是萌生创业的想法还是在2003年,一幅叫《晚约》作品的出售。
这幅作品是他应扎龙梦鹤苑主题公园主办人的邀请,创作出的80幅《相约鹤园》系列作品之一。“那时有一个国外的收藏家在我的展馆里看中了这幅作品,让翻译询问是否出卖以及价格,我咬牙用手比了下五百,但他给我的是五千,我也不敢收,觉得太多了,但收藏者执意说这五千块钱要给我。”
《晚约》的售出,坚定了王玉玺的判断和追求艺术的信心。2009年,王玉玺在各级政府、残联等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帮助下,举家迁至县城并创办了龙江县玉玺剪纸书画培训中心。万事开头难。“刚开始创办学校租了个70多平方米的房子,房租都是县残联垫付的。由于缺乏对我的信任,学校整整一年只收了两个学生。”但是性格倔强的他并没有放弃,靠着讲课和卖作品度过了那段最难的创业日子。
2010年,王玉玺的剪纸作品在龙江县逐渐有了知名度,不仅销路广而且还作为政府的礼品赠送给客人。这一年,王玉玺的剪纸成功申请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玉玺说,“我知道平台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政府对我们残疾人创业在场地、项目上也都给与了大力支持。
”在2014年筹资300余万元购置230平方米两层门市作为基地办公场地之后,生源多了起来,慕名来学习的不光有孩子,还有成年人,包括残疾人、下岗职工、特困家庭。近十年的时间里,王玉玺免费培训过的残疾人就有2000多人。
潘笑霞就是王玉玺培训的一位残疾人。她在25岁时发生车祸,导致下半身完全瘫痪,自卑地在家完全封闭了四年,“三年前我跟王老师开始学习剪纸,老师带我参加比赛,慢慢地让我自信了很多。我现在每个月都能挣一千多块钱贴补家用。”
如今,以个人喜好、企业文化为主题的“私人定制”订单络绎不绝,不少都是慕名而来。其中一幅《中华二十四孝图》是为深圳的一位专门收藏孝文化的私人收藏家专门创作的,收藏者在网络上看到了王玉玺的经历,多方联系到他,以20万元的价格收藏这幅17米长的长卷。
除此之外,他的《神七问天英雄谱》、《龙踏春潮》等剪纸作品均被中国航天城、省博物馆收藏,另外还有近2000多幅原创剪纸精品远销美国、德国、荷兰、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及地区,剪纸转型产品“剪纸扑克”系列,年销量达20万副。
“作为一名新时代残疾人创业者,感恩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培养与支持,我愿用手中的剪刀,积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实际行动带动身边的残疾人。”下一步,王玉玺打算把剪纸真正做到产业化,通过打造旅游剪纸纪念品,用最传统的艺术形式表达与时俱进的家乡风貌,把家乡的文化、地方特色传播出去,打造鹤城文化名片,让龙江剪纸走出国门、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