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诺千金的故事50字 一诺千金 “诚信妻子”打工5年偿还丈夫生前欠债

2019-02-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当如皋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茅红宇将该市第270号新时代文明典范徽章挂在施勤(化名)身上时,这个坚强的农家女子再也止不住泪水.3月29日,省高级人民法院在抖音上发布一段视频.视频里,一名农村妇女打开一只装有现金的布包,取出一摞百元大钞,然后又从口袋里摸出一把10元.5元的纸币,最后连1元.5角.1角的硬币也掏出来--欠9名织布女工的10多万元工资终于还清了!她趴在桌上嚎啕大哭.一诺千金的故事50字 一诺千金 "诚信妻子"打工5年偿还丈夫生前欠债视频的主人公,就是施勤."不还掉,

当如皋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茅红宇将该市第270号新时代文明典范徽章挂在施勤(化名)身上时,这个坚强的农家女子再也止不住泪水。

3月29日,省高级人民法院在抖音上发布一段视频。视频里,一名农村妇女打开一只装有现金的布包,取出一摞百元大钞,然后又从口袋里摸出一把10元、5元的纸币,最后连1元、5角、1角的硬币也掏出来——欠9名织布女工的10多万元工资终于还清了!她趴在桌上嚎啕大哭。

一诺千金的故事50字 一诺千金 “诚信妻子”打工5年偿还丈夫生前欠债

视频的主人公,就是施勤。

“不还掉,我良心不安”

这段视频击中无数网友的泪点,一小时点击量超过1000万,不到5小时点赞数突破169万。经交汇点等媒体追踪报道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以前,很多人以为我躲在外面当老赖,这次有这么多媒体关注和报道,让大家都知道我不是在躲,而是在努力地挣钱还债,这让我宽心了很多,还有不少人给我鼓励,我特别感动。”施勤说。

一诺千金的故事50字 一诺千金 “诚信妻子”打工5年偿还丈夫生前欠债

为了还债,施勤连续多年没回家乡如皋过年。“许多债是好心人帮我们担保贷款的,不还掉,我良心不安。”5年前,施勤的丈夫因病去世,家里刚起步的小织布厂被迫关闭,欠下40多万元债务。为了还钱,施勤离开如皋,来到昆山一家脚手架公司打工,5年间陆续还掉10多万元,还欠着30多万元。

一诺千金的故事50字 一诺千金 “诚信妻子”打工5年偿还丈夫生前欠债

一堆堆脚手架垒成小山,施勤的工作是将它们分类整理好。她每天5点多起床上班,晚上6点多下班,一天工作超过12小时,20多斤重的钢管,一天要来来回回搬运打包几十趟。长期风吹日晒、艰苦劳作,施勤的脸黑了,身上沾满铁锈。为节约开支,她吃住都在企业,每月能挣约3000元工资,除了基本的生活开销外,全部用来还债。

“虽然你打工的样子很狼狈,但你还款的样子很美!”“挺直腰做人,弯下腰做事,敬佩!”……施勤的行为赢得网民点赞。不少人表示,要发动捐款帮她走出困境,但施勤一再向前来采访的媒体提出,不要提她的真实姓名和打工企业的名字,她要靠自己的劳动,还清剩下的欠款。

“还掉债,心里搬走石头”

每天晚上临睡前,施勤总会拿出一个小本子看一会。“这是丈夫留下的账本。”施勤说,丈夫刚去世那两年,因为心里不舒服不愿打开,多少次想扔掉它,却又不忍心。

施勤和丈夫开办小型织布厂,本想为儿子娶媳妇存点本钱。“厂里事主要是老公承担,我不懂做生意,只负责种地、做家务、照顾老人。”没想到,织布厂还没步入正轨,施勤的丈夫被查出肝癌,并于2014年去世。施勤忙于料理丈夫后事,对织布厂的事也一窍不通,无力支撑其运转,只得关门。但在丈夫留下的账本中,施勤发现,还有9名女工的工资没结清。本来就有30多万元贷款没还,又增加10多万元欠薪,对施勤真是雪上加霜。

“我虽然没文化,但知道什么是一诺千金,更何况欠债还钱,本就天经地义!”施勤主动联系女工,到如皋法院以调解方式确定欠债事实,约定一年内还清。

“女工们担心施勤赖账,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负责该案的如皋法院执行局法官助理刘小芝介绍,见多“老赖”们的嘴脸,他们对这样的事见怪不怪。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施勤再次主动找上门,与9名女工订立分期还款计划,承诺必定还清欠款。

翻看施勤的账本,其中一页写着“2013年欠的工人工资,2017年1月20日付清1000元;2017年1月22日付清1705元……”这几年,施勤通过如皋法院还款约14万元,虽还有30多万元贷款待还,但总算看到希望。

“日子虽然苦,但我心里越来越踏实!”施勤说,“过去,账本上的数字像一块块石头,压得她心喘不过气”;现在,她边打工边还债,还一笔记一笔,账本上的数字被一笔笔划掉,心里压着的石头也被一块块搬走。

“诚信妻子”身后,有片道德沃土

面对采访镜头,施勤总是刻意回避:“我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老公欠下的债,我来还,不是应该的吗?”

“讲诚信是我们村一直保持的好风气。”如皋市搬经镇高明庄村党总支书记陈志康说,村民们知道施勤在外地扛钢管还债的事,都很钦佩,但并不感到意外。村里小伙王羽在帮已去世的父亲还债。今年25岁的他读高中时,父亲罹患肝癌,向不少村民借钱治病,借钱的人家连借条都没要。

父亲去世后,王羽通过勤工俭学完成学业,去年6月大学毕业,进入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工作。拿到第一笔工资,他就向母亲提出,归还当年的欠款:“虽然没有借条和账册,但只要借钱的村民提出来,我们就认,我会省吃俭用一笔一笔还上。”今年春节,工作仅半年的王羽回到村里,向3户村民归还当年所借的1.5万元。

如皋市委书记张建华说,凡人善举点亮道德灯塔,引领全民向善。近年来,如皋涌现爱心团队、爱心大使199个,推出“最美如皋人”250余名,有15人当选“中国好人”、24人当选“江苏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