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路二人台与西路二人台的差异
东路二人台是乌兰察布市独有的地方剧种。它作为乌兰察布市人民的一份极为珍贵的艺术遗产,已被国家正式确认,并被收入《中国戏曲志·内蒙古卷》。东路二人台为什么恰恰在乌兰察布地区形成?
乌兰察布市地跨三省,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草原、农耕使古代生活在这里的游牧民族不仅仅创造了区别中原的民族文化,而且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融合,创造出了独特的乌兰察布文化的结晶——东路二人台。
东路二人台旧时称"玩艺儿",始于清末咸丰年间,形成于民国初年,流布于乌兰察布市东部的兴和县、商都县、化德县等地,以及与内蒙古毗邻的河北、山西部分地区。乌兰察布市的二人台艺术因与我区西部地区的二人台在源流沿革以及音乐、剧目、表演诸方面有明显不同,五十年代末改称东路二人台。 东路二人台大体上经历了社火玩艺儿、玩艺儿和二人台三个阶段。
东路二人台具有独特的方言、奇异的风韵,在比兴和夸张的审美想象中浸透着具有当地特色的幽默和风趣。七八十年代东路二人台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乌兰察布市专业、业余剧团创作了一大批深受群众欢迎的新剧目,同时有一批优秀青年演员,武利平、赵德厚、王凤云、张玉兰、王俊英等崭露头角,并走向全区和全国。
1980年,内蒙古艺校在乌兰察布设立了东路二人台戏曲班,培养了一批具有专业水平的演员,1984年7月成立了乌兰察布市东路二人台实验剧团,是我区唯一从事东路二人台艺术创作表演的地区级专业艺术团体。
该团主要以挖掘、整理、继承东路二人台传统剧目为己任,创作的部分优秀剧目先后在国家和自治区演出和评比中获奖。其中《摘花椒》1985年荣获全国地方戏剧、小品比赛二等奖,《劝夫》1997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风雨山乡路》1997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风雪情》1998年荣获文化部戏剧小品比赛三等奖,大型东路二人台现代戏《光棍汉与外来妹》2001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特别是《光棍与四川女人》获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之后,于2001年应中国戏剧家协会邀请晋京汇报演出,中央电视台11频道现场进行了录制并多次播放,在全国全区引起较大的反响。
二人台是流行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和晋北、陕北、河北张家口等地的民间小戏。其原始曲调为当地的民歌,如由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汉族民歌演变的唱腔【打樱桃】、【压糕面】、【打后套】等,由晋北民歌演变的唱腔【走西口】、【五哥放羊】、【珍珠倒卷帘】等,由陕北民歌演变的唱腔【送大哥】、【十里墩】、【绣荷包】等,由蒙古族民歌演变的唱腔【阿拉奔花】、【王爱召】等,冀北民歌【十对花】,江淮民歌如《茉莉花》、《虞美人》等等。
牌子曲则吸收了许多晋剧曲牌、民间吹打乐和宗教音乐。
二人台的演唱形式分硬码戏、带鞭戏与对唱三大类。硬码戏注重唱、念、做,要求表演者有较好的嗓音条件;带鞭戏注重舞蹈表演;对唱由二人交替演唱。
二人台流行地多在黄河中游两岸及长城内外的农区,因地域偏僻,交通不便,给挖掘、整理、保护工作带来许多困难。近年来随着老艺人的离世,许多曲目、剧目濒临失传,急需抢救、保护。
以呼和浩特为界,二人台的风格流派有西路与东路之分。
西路二人台最初叫蒙古曲,主要流行于内蒙的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盟、伊克昭盟、陕西省榆林地区、山西的忻州地区。二人台传统剧目多以描写劳动生产、揭露旧社会黑暗、歌唱婚姻爱情等为主要内容,另有部分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西路二人台有《打金钱》、《打樱桃》、《打后套》、《转山头》、《阿拉奔花》等剧目,东路二人台有《回关南》、《拉毛驴》、《摘花椒》、《卖麻糖》、《兰州城》等。
东路二人台与西路二人台其实在唱腔上以及表演形式上都没多大差别。
西路二人台的唱腔婉转一些,也多变化,但节奏却显得拖沓;东路二人台的唱腔更高亢,但少变化,节奏也紧凑些。
这差别可能是与两地的地域上的原住民有关,这东路二人台流行的地区大部分属于牧区,可能是根据放牧生活的需要,因而这二人台的戏目变得相对短小,唱腔也少变化;而西路由于多属于耕作区,因而戏目多冗长且唱腔变化也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