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

2017-10-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核心内容:决赛评审专家的原贴:所提交材料完整,微课作品的制作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选题得当,教学设计完整,教学组织与实施得当.教师语言规范.精炼,口齿清楚,语速适中,教态自然,分析得细致,推导得严谨,能展现良好的教学风貌和个人魅力.课堂节奏把握较好,教学方法灵活适当,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效果较好.该微课用一个爱情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导出外旋轮线.在讲解外旋轮线知识的同时,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教给学生如何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传递了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动态的ppt画

核心内容:决赛评审专家的原贴:所提交材料完整,微课作品的制作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选题得当,教学设计完整,教学组织与实施得当。教师语言规范、精炼,口齿清楚,语速适中,教态自然,分析得细致,推导得严谨,能展现良好的教学风貌和个人魅力。

课堂节奏把握较好,教学方法灵活适当,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效果较好。该微课用一个爱情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导出外旋轮线。在讲解外旋轮线知识的同时,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教给学生如何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传递了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

动态的ppt画面,演示了外旋轮线的产生轨迹,便于学生理解其定义。拍摄和编辑都下功夫了。用画中画的方式,在展现ppt内容的同时也展现了教师的讲课。课堂的全景、教师讲课的中景、近景及反拍学生听课的镜头多次切换,教学现场感强,微课作品也显得生动。

但是,最好还能够在外旋轮线的向量参数方程案例的讲解中,强调求一般的平面曲线的向量参数方程的基本步骤,“小结”时可以再次综合、归纳,就更加充分地发挥了案例的作用。这是本课尚可以进一步改进的地方。教学设计中的“案例教学”,不应归于“教学手段”,而应归于“教学方法”。

作者-徐华伟回复:非常感谢评审专家对我的微课作品进行了认真细致全面客观的评价和建议,我将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继续加以改进,使自己的教学技能进一步得到提高,改进数学学科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汲取数学知识。

“微课”是指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的特点。

一、 “微课”的组成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

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二、“微课”的主要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资源使用方便。“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

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学业水平。就学校教育而言,微课不仅成为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教育资源,而且也构成了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

(5)主题突出、内容具体。一个课程就一个主题,或者说一个课程一个事;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具体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或是生活思考、或是教学反思、或是难点突破、或是重点强调、或是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观点等等具体的、真实的、自己或与同伴可以解决的问题。

(6)草根研究、趣味创作。正因为课程内容的微小,所以,人人都可以成为课程的研发者;正因为课程的使用对象是教师和学生,课程研发的目的是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紧密地联系起来,是“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而不是去验证理论、推演理论,所以,决定了研发内容一定是教师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有能力解决的问题。

(7)成果简化、多样传播。因为内容具体、主题突出,所以,研究内容容易表达、研究成果容易转化;因为课程容量微小、用时简短,所以,传播形式多样(网上视频、手机传播、微博讨论)。

(8)反馈及时、针对性强。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

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微课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没有复杂的课程体系,也没有众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看似没有系统性和全面性,许多人称之为“碎片化”。但是微课是针对特定的目标人群、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的,一个微课自身仍然需要系统性,一组微课所表达的知识仍然需要全面性。微课的特征有:

1.主持人讲授性。主持人可以出镜,可以话外音。

2.流媒体播放性。可以视频、动画等基于网络流媒体播放。

3.教学时间较短。5-10分钟为宜,最少的1-2分钟,最长不宜超过20分钟。

4.教学内容较少。突出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技能点。

5.资源容量较小。适于基于移动设备的移动学习。

6.精致教学设计。完全的、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7.经典示范案例。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

8.自主学习为主。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课程,是一对一的学习。

9.制作简便实用。多种途径和设备制作,以实用为宗旨。

10.配套相关材料。微课需要配套相关的练习、资源及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