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下水道疏通机 疏浚工:从下水道“走”出谋生之路
头戴安全帽,脸蒙防毒面罩,脚踏长筒雨靴,程广新半蹲在地下四五米的管道污水中,弓着身子捞淤泥,清理管道。隔很长时间,他才站直身子,休息片刻后又弯下腰。“还好现在是春天,等到了夏天,下水管道里会有很多蚊虫,而且臭味更重。”工作结束后的程广新摘下帽子和面罩,脸上一片水渍,已分不清是汗还是污水。
今年39岁的程广新是江西瑞昌“疏通大军”中的一员,来自瑞昌市范镇良田村,在从事管道疏通前,他打过不少零工。对于为什么选择做这一行,他笑着告诉记者:“不像其他行业需要一直盯着,管道疏通时间相对自由些。”
又脏又累的管道疏通工作,本是许多人不愿干的不起眼的职业,瑞昌人是如何从又脏又臭的下水道“走”出一条谋生之路的呢?
曾骑自行车带着疏通机走街串巷
30年前,江西省瑞昌市高丰镇几名年轻人进城办事时,发现城市居民有疏通下水道的需求,于是他们一合计,添置了简单的工具,便搞起了管道疏通。令几名年轻人没想到的是,凭借“村民带村民、亲戚带亲戚、朋友带朋友”的发展模式,高丰镇外出从事管道疏通行业的人越来越多,并慢慢扩大到周边乡镇。
目前,瑞昌市已有5万余人在外从事该行业,占领了全国管道疏通行业40%的市场,其中,人口仅2万人的高丰镇,就有7000人在外从事该行业。近年来,瑞昌“疏通大军”不断朝多元化经营、智能化作业方向发展,注重行业规划,生财之道越走越宽。
“疏通大军”中就包括从高丰镇乐丰村出来的王爱民。“24岁的时候在家办了3年手套厂,没做起来,还欠了一屁股债,便跑福建去打了几年工。”1998年,打工的工厂倒闭,王爱民不得不另寻出路,投奔远在北京的老乡,跟着一起做起了管道疏通。
“买台疏通机,弄辆自行车,早出晚归走街串巷去找活干。”回忆起刚入行的生活,农村出身的王爱民坦言很辛苦。“一天下来骑着自行车要跑100多公里,但在收入方面比其他行业会好些,当时自己正欠着债,不干活不行,所以只能咬牙坚持。”最辛苦的时候是冬天,北京白天的气温只有零下十几摄氏度。“等我带着十几公斤重的疏通机骑自行车到别人家,手都冻得干不了活了,疏通机也冻得‘罢工’了,要在火边烤一会儿才能发动。”
从发小广告到全媒体平台招揽业务
“随着技术进步,我们开始骑上了电动车、摩托车,再后来是小汽车,疏通工具也从之前的小疏通机到大疏通机,再到高压清洗车等吸污设备。”2016年,王爱民组织经营了一家管道公司,开始自己招揽业务。“因为后来遇到一些问题,靠疏通没法解决,我们就干脆把管道的安装、改造、维修等业务都自己承接了。”在污水处理方面,王爱民还带领团队自己研发了设备。
这些年来,王爱民自己都记不清带了多少亲朋好友进入管道疏通行业。
对于行业的变化,程广新也深有同感。“我是四五年前在亲戚的介绍下入的行,一开始不会做,就跟着亲戚学。那时,我们都是靠发名片宣传自己,遇到人就发一张,也不管人家需不需要。现在不一样了,都是靠微信、网站、报纸等全媒体发布自己的信息,客户自然会找上门,名片都印得少了。”
设备已经比几十年前更专业、更方便,承揽业务的渠道也更加多样,但管道疏通工作并没有变得轻松。“技术的进步能够帮我们避免一些风险,例如以前下水管道经常有沼气、二氧化碳等有害甚至有毒气体,现在工人作业时,都会使用有害气体检测仪进行实时监测,保障作业安全,但多数时候还是需要我们自己到地下去作业,脏臭是无法避免的。”程广新说,有时候时间上也并不自由,只要客户有需要,一个电话必须随叫随到。
从“卖力气”到“卖科技”
“现在,瑞昌市在外从事管道疏通行业的,已经多达5万人左右。其中,仅高丰镇就有7000人以上,附近的洪下乡有4000人,范镇有5000人。”如今的王爱民,已是江西省管道疏浚行业协会会长,他告诉记者,经过30年的发展,全国各省区市都活跃着瑞昌“疏通人”的身影,连香港、澳门、西藏、新疆都有大批瑞昌人在从事管道疏通工作,瑞昌人已经占领了全国管道疏浚行业40%以上的市场。
瑞昌管道疏通行业已经从单打独斗的“游击队”发展壮大成了抱团发展的“集团军”,每年营业额超过50亿元,其中高丰镇就有10亿元以上。
瑞昌“疏通大军”的服务内容也已从最开始单一的、局部的下水道疏通,发展到现在的疏通保洁、家政服务、装潢装饰、园林绿化、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服务对象也由最开始的以家庭为主,发展到承接大型市政管网规划设计、安装疏通、日常维护等,瑞昌管道疏浚行业甚至开始涉及高新科技的引进、研发。近年来,他们相继引进、研发出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干湿分离设备、污水处理设备等,从“卖力气”发展到“卖科技”。
瑞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总工会主席丰耿强调,近年来,瑞昌市总工会始终关注和关心瑞昌在外疏通行业从业人员,充分发挥工会组织职能作用,积极通过走访慰问、困难帮扶、法律援助、技术培训等多方面为他们提供维权和服务,让他们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下一步,他们将探索新思路,创新举措,大力号召全社会关心关爱疏通行业一线职工,让他们在辛勤工作中感受城市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