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家姚任祥】姚任祥与《传家》:四季流转里看中国人的生活智慧

2019-11-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姚任祥,一个我们听来或许还有些陌生的名字,但她出身名门,是京剧名伶顾正秋和台湾前"财政厅长"任显群的小女儿,也是国际知名建筑师姚仁喜的妻子.她生活得是如此精致,作为三个孩子的母亲,因为担心接收西方教育的孩子会遗忘中华文化,她更是花了七年的时间,写下了二十七万字的温柔叮咛,终成<传家>一书.[传家姚任祥]姚任祥与<传家>:四季流转里看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关于<传家>▪<传家>结合文字.影像与生活,分别以春.夏.秋.冬四册呈现中国人的生活智慧,

姚任祥,一个我们听来或许还有些陌生的名字,但她出身名门,是京剧名伶顾正秋和台湾前“财政厅长”任显群的小女儿,也是国际知名建筑师姚仁喜的妻子。

她生活得是如此精致,作为三个孩子的母亲,因为担心接收西方教育的孩子会遗忘中华文化,她更是花了七年的时间,写下了二十七万字的温柔叮咛,终成《传家》一书。

【传家姚任祥】姚任祥与《传家》:四季流转里看中国人的生活智慧

▪关于《传家》▪

《传家》结合文字、影像与生活,分别以春、夏、秋、冬四册呈现中国人的生活智慧,任祥以七年的时间完成了这一套生活巨著,以创新的手法整理了我们的文化资产,以诚恳的心意宣扬家庭价值与环保养生,她描绘了一张崭新的生活地图送给中华儿女。

任祥从女儿、妻子、母亲的三重角度,串连全套书的内容架构,于是让读者明白“我们的精致生活并不只留存於博物馆”,于是“对自己所拥有的珍贵血液感到骄傲、对我们厚实的文化底蕴深深的叹服”。

此套图书延续台版设计装帧风格,以暖色调为封面,配以青黑外盒,外表惊艳,内容亦是厚重的生活。

任祥说:「祈望我们的心意,能融入善念的大海,永不枯竭,代代相传。」这让我想起佛经上有这么一句话:「怎样让一滴水不干涸?把它丢入大海里。」文化大河因诸多善念与创意汇聚而成,而我们都是大河里的一颗颗小水珠,因为大河,所以我们不干涸。

二十七万字的卷书,有对爱人,对家人,对朋友的温柔叮咛,也有发自生活细微处的感悟,今天值此端午佳节,小编与大家分享一段温暖的《传家》节选,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笔尖的温柔,同时也借书传情,祝大家端午安康,阖家欢乐。

我与阿祥走过夏天

阿祥是道地的草山人,成长于台北郊外的阳明山农家,从小对自然的色彩与光影的感觉特别敏锐。许多人都会唱〈甜蜜的家庭〉这首歌,其中那句「虽然没有大厅堂,春兰秋桂常飘香」,正是阿祥童年生活的最佳写照。

阿祥后来从事摄影工作,生活范围更广泛,涉猎的题材多元,作品丰富而自在、温馨。我认识阿祥后就发现他性格沉稳,见了人总是温和的笑着,一看就知道是个生活幸福的人。阿祥的妻子古碧玲从事媒体工作多年,左脑了解台湾财经界动态,右脑了解时尚天地、有机种植与精油养生,是一位干练的生活达人。这也使阿祥在纯朴之外增添了不少精致的品味。做了父亲后,他对孩子的爱心流露无遗,作品也更宽容而温暖。

我与阿祥在婚姻上有个相近的融合经验:他是台湾人娶外省太太,我是外省人嫁台湾先生。我想这也是我们合作愉快而且很有默契的原因。碧玲从东门或南门市场买回阿祥认为怪怪的菜,恰就是我想找来拍的。他来看我的有机菜园备感亲切,不用我多说就喀滋喀滋拍个不停。

我对于传统台湾文化了解不多,阿祥总像个老师为我详细的解说。在解说台湾的老东西时,他的脸上总流露着对这块土地的情感;在本套书的照片中,他也细致的反映了这些深厚的感情。以下述及的夏日种种,都有阿祥的细心参与及镜头的诠释。

夏天是燥热的季节,我认为海滨的沙滩可以塑造欢愉的夏天情境,刨冰则反映了台湾夏季最典型的消暑景象。为了找到合适的拍摄场景,我曾多次开车带着贾宝玉到台湾东边的海岸线踏勘。少有污染的东台湾海滨,保留着自然原始的美丽景观,宜兰的粉鸟林有个小内湾可以让贾宝玉安全的玩水,我也可以安心的搭景策画,所以最后选定粉鸟林。

为了拍这个场景,前前后后费了不少心力。所有拍照要用的道具,都是用一部大卡车与三部轿车载去的。我还特别买了两个平日用不到的休旅冰箱,免得冰块与枝仔冰溶化。拍照的前一晚,我在家灌了两百个水球,希望藉此让场景点缀得更富风情。次日充满欢悦想象的载上车出发,没想到它们在两个半小时的路程中一个接一个破裂,到达粉鸟林下车时,我像从澡缸爬出来一样的狼狈。

好不容易拍完照,大卡车不慎陷入沙堆,又是一阵慌乱。最糟的是我中暑了,回家后发烧昏睡三天,家人都给吓坏了。好在阿祥拍出来的照片效果非常好,我一看到就高兴得病都好了。

从粉鸟林沙滩铺展到海里的那一大片蓝染花布,是以八十种花色图案缝接而成的,使这来自南通的质朴艺术显得更优雅而大气。〈蓝呀蓝〉这首小诗,呈现我对这母亲般的布料的赞美。

夏天最重要的「节庆」是端午节和七夕情人节。不同的端午粽,反映了地方饮食文化的特色,我们在端午节这天进行拍摄的工作,巧的是,中午十二点立蛋,真的一下子就立起来了。七夕有着中国最著名的爱情神话,传说着牛郎织女的永恒相思。

我以〈七夕感怀〉略谈一下隔代间的爱情观。农民历介绍每年家中长者要到庙里去安太岁的太岁、古代农业社会劝农的春牛芒神;绘制的手法试验了很多种方式,采用了很多本黄历模仿而成。节气图,是把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候全部依照字面画了出来,也把与我们最贴切的生活换季做了图示说明。〈二十四节气〉,则道出我对现代人的生活无度与自然环境改变的省思。

在「以食为天」篇,麦所衍生的食物文化,也和米一样丰富。有发酵与蓬松的手法探讨,生面,发面,烫面,不同的创意产生各种精致可口的面食,并以表格的方式呈现这些面食的轮廓。面筋则是最了不起的创意,使我们的素食比其他国家更好吃。

〈吃老虎的人〉,是我以小时候常去一位长辈家碰到的一位精于面食的老张所写的,是献给一九四九年从大陆迁移台湾的长者们。〈中式早餐〉,介绍了烧饼油条、清粥小菜与港式饮茶。〈竹与中国人〉,以竹来表达中国文人的心境,也介绍了台湾在地的竹及多种竹制器具。

〈台湾的冰品文化〉介绍台湾人记忆中的枝仔冰,青草茶,弹珠汽水,五花八门的刨冰,相信挑起了很多人的甜美回忆。我还把最喜欢的蜜饯四果冰做成可以吃的装置艺术,用糖水做成的冰碗,可以连碗都吃个精光。我也把记忆中的枝仔冰重新赋予了现代的造型,很多人都劝我变成商品来贩售呢!

在「匠心手艺」篇,耗费近半年的时间,整理了著名画作自西汉马王堆出土的帛画,到清朝齐白石的画作,依序排列,以及自六朝以来的集称或画派,也把中式画作的裱褙方式图绘介绍出来。「妆容与发饰」介绍了有历史记载以来的画眉,唇与化妆的演变。

二十四个中国娃娃的发饰,是参考几十本史料文字与照片,从中比较挑选进而创造出来的。六十个发饰品与锁片的曲线优美,是我参考典籍里的图像重新设计,再请插画家叶子明绘出线条的层次与对比。

这些都让我们对中国古代女性的美有着无尽的幻想。古代经典里也有女人保养的各种秘方,我腾写了一部分,配以一张骨董洗脸台,说明我们的化妆品、保养品、护发、沐浴乳、香水用品等的历史。慈禧太后的美颜术,相信是许多人好奇的,我特别挑出来配上材料,做了清楚的说明。做了这个章节,我才知道中国驻颜术的历史这般完整而丰富,光是清朝宫廷的秘方,就足以发展成今天的美体小铺加上克莉丝汀戴儿。

「友情礼物」篇介绍创意与做法,有很多多重含意的礼品介绍;「珍谊小厨,大作文章」,是三十个朋友送给即将结婚的女友的家传食谱;送给新人永久赏期结婚蛋糕的做法;多宝格……礼物。多年来,我时常被朋友们委托设计与制作礼物,选出来的这几款,都结合了祝福与幽默,也有女友间的默契。其中精致且富文艺气息的制作图样,提供读者自己动手制作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