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五大夫松简介 小说:泰山五大夫松不是五棵松树 而是官爵级别
泰山飞来石东侧,有一跨道式石坊,上书“五大夫松”。此石坊旧称“诚意门”,又名“小天门”,原石坊已毁,1984年重建。
公元前219年,始皇帝统一天下后,前呼后拥,浩浩荡荡,登临泰山封禅。据说,登山的这一天,正值艳阳高照,晴空万里。始皇帝来到半山腰,忽然,天气骤变,一片乌云随风而至,顿时,天昏地暗,风雨雷电一齐袭来。始皇帝措手不及,放眼望去,看见前面有一棵松树,高达数丈,枝叶繁茂,树冠如棚,风雨不透,便急忙躲到树下避雨。
不一会儿,风飘云散,雨过天晴,始皇帝因为身在树下,没有遭到风雨侵袭,为了嘉赏松树护驾之功,始皇帝当即封松树为“五大夫”。
在秦代,官爵共有十二级,“五大夫”是第九级,“五大夫松”并不是五棵松树,而是官爵级别。到了唐代,由于陆贽在《禁中青松》一诗中有“不羡五株封”之句,便演义成五棵松树了。后来暴雨冲走了三棵,剩余两颗也于明代万历三十年(1602)被洪水冲走。
清代雍正八年(1730),钦差丁皂保奉皇帝之令重修泰山时让石匠姜桂松补植了五株松,如今仅剩两株。古松拳曲古拙,苍劲葱郁,被誉为“秦松挺秀”,列为泰安八景之一。古松下有石刻“泰山,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张正题书。
古松西侧是“五松亭”,又名“憩客亭”,面阔五间。大门紧闭,未能进去,据说里面有历代帝王塑像展。门有楹联:山水有缘供啸傲,岱云无意任留连。此联系清光绪年间任泰安知府的恭曾题写。这副楹联情景交融,涵蓄蕴藉,流露出作者对回归自然的渴慕和向往,令人回味无穷。
在秦代,官爵共有十二级,“五大夫”是第九级,“五大夫松”并不是五棵松树,而是官爵级别。
这个故事还与百家姓中的“松”有着很大的关系。当时随从始皇帝来泰山封禅的一个官员,见秦王将松树封爵,从此就以“松”为姓,世代相传,这也就是松姓的起源。
明代万历三十年,也就是公元1602年,泰山山洪瀑发,五大夫松被大水冲走,我们今天看到的两株“五大夫松”,是清代雍正八年钦差丁皂保奉皇帝之命重修泰山时补栽的。
松树虽然是补栽的,但是它们的气质和精神仍然不失秦松风骨,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就以五大夫松为写生素材出创作出了国画精品《松魂》。
这颗生长在五松亭上面的松树叫“迎客松”,它造型奇特,长枝下垂似鞠躬招手迎客,是泰山的珍贵古树名木,也是泰山的重要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