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无悔mp3下载】一生无悔铸长剑

2019-12-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前不久,一支新型导弹旅挺进高原戈壁展开实弹发射演练.在恶劣天气.夜暗环境等复杂条件下,几枚导弹精准命中目标.这一出色战绩,得益于某型导弹瞄准系统的成功运用--该系统不仅缩短了发射瞄准时间,而且提高了导弹的精度.自动化程度和抗干扰能力.[一生无悔mp3下载]一生无悔铸长剑千里之外,火箭军工程大学内,该系统的研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先祥,虽然年近八旬,仍坚守教学科研一线,带领团队成员开始新一轮冲刺.请关注今日<解放军报>的报道--年近八旬,仍坚守科研一线筑梦强军.中国工程院院士.火箭军工程大学

前不久,一支新型导弹旅挺进高原戈壁展开实弹发射演练。在恶劣天气、夜暗环境等复杂条件下,几枚导弹精准命中目标。这一出色战绩,得益于某型导弹瞄准系统的成功运用——该系统不仅缩短了发射瞄准时间,而且提高了导弹的精度、自动化程度和抗干扰能力。

【一生无悔mp3下载】一生无悔铸长剑

千里之外,火箭军工程大学内,该系统的研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先祥,虽然年近八旬,仍坚守教学科研一线,带领团队成员开始新一轮冲刺。请关注今日《解放军报》的报道——

年近八旬,仍坚守科研一线筑梦强军。中国工程院院士、火箭军工程大学教授黄先祥——

一生无悔铸长剑

■解放军报实习记者 邓东睿 特约记者 钟福明

主人公心语:强军志与爱国情,点亮我们这一代科研人追梦前行的灯塔,也指引着后人迈上接续奋斗的征程。

——黄先祥

前不久,一支新型导弹旅挺进高原戈壁展开实弹发射演练。在恶劣天气、夜暗环境等复杂条件下,几枚导弹精准命中目标。这一出色战绩,得益于某型导弹瞄准系统的成功运用——该系统不仅缩短了发射瞄准时间,而且提高了导弹的精度、自动化程度和抗干扰能力。

千里之外,火箭军工程大学内,该系统的研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先祥,虽然年近八旬,仍坚守教学科研一线,带领团队成员开始新一轮冲刺。

讲台上的黄先祥,头发花白,脸上布满皱纹,但一双眼睛依然炯炯有神。面对记者,他说:“我要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将毕生所学,尽量传授给每一名学生。”

1965年,黄先祥从国防领域某院校毕业后,走进火箭军工程大学前身、原第二炮兵技术学院担任教员。黄先祥常常感慨:自己从一个年轻学子,成长为导弹专家,靠的就是那股愿为导弹事业奋斗不息的劲头。

1976年寒冬,北国银装素裹,某发射场上呵气成冰。

“各号手注意!”突然,带队执行任务的发射营营长下达命令,“停止操作,原地待命!”原来,就在发射前例行检查时,官兵发现导弹瞄准仪器出现了故障。那时,我国导弹瞄准仪器采用的是老式电子管结构,故障率较高,类似情况时有发生。现场观摩的黄先祥下定决心:一定要革新导弹瞄准装置,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我们这代科研人中,有不少同志并不是根据个人兴趣去选择专业。祖国和军队的需要,才是我们的第一选择!”黄先祥原本学的是机械专业,因教学工作需要改为瞄准专业。研发新装备,必须从零学起。那几年,黄先祥一边夜以继日自修光学、电子学、自动控制等专业知识,一边没日没夜地进行科研论证。经过上百次试验,几年后,他终于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战略导弹半自动瞄准系统,使导弹发射甩掉了单纯依靠人工操作的落后瞄准方式。

春华秋实数十载,一心铸剑写华章。

50多年来,黄先祥在科学高峰上奋力攀登——他斗过东北雪原的严冬、战过皖南丘陵的酷暑,祁连戈壁洒下过他的汗水、云贵高原留下过他的足迹……种种艰辛的背后,是我战略导弹部队发展实现的一个又一个飞跃:多种型号导弹大型综合性模拟系统研制成功,导弹测试发射设备自动检定系统设计定型,新型高精度瞄准系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由于成绩突出,1997年黄先祥被中央军委记一等功。

迈入21世纪,我战略导弹部队大家庭的导弹成员更多了、精度更高了……每当得知自己团队的科研成果被运用到新型导弹上,黄先祥都会由衷感叹:能为国家尽绵薄之力,此生无憾!

如今,黄先祥虽然年龄越来越大,但工作干劲丝毫不减。谈起恩师,黄先祥带出的第一个博士研究生、教授张志利说:“老师把一辈子都奉献给了战略导弹事业。他的事迹让我深刻认识到,科研人必须甘于吃苦奉献,要有一辈子干成一件事的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