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岁月歌词 钱七虎忆峥嵘岁月勉励青年学子矢志报国
“把个人理想与党和国家的需要、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有所成就、彰显价值!”6月4日下午,江西教育发展大厦306会议室座无虚席。台上,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正用铿锵有力的字句倾情讲述着自己“铸盾报国”的感人故事。这位老人是我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奠基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东华理工大学名誉校长——钱七虎。
从事防护工作六十余载,钱七虎用毕生心血铸就了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在场近五百名高校师生代表认真聆听、无不动容,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跟党走是我一生中最坚定、最重要的选择”
1937年,钱七虎出生在一艘逃难的小船上,那是炮火纷飞的年代,和平、安全与尊严是一种奢望。年仅13岁的钱七虎,早早地报名参加军干校,走上了“为党、国家和人民贡献一生”的道路。“我亲历了从旧中国到新中国的跨越,从此就死心塌地跟党走。”14岁入团,18岁入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于钱七虎而言,绝非一句歌词或口号这么简单。“我信党,爱党,跟党走,这是我一生中最坚定、最重要的选择!”
日前,钱七虎又回了趟昆山老家,谈及老家的变化,激动和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钱七虎欣喜地告诉同学们,解放前那个青黄不接的小镇,如今已大变样,老乡们的收入水平、卫生环境、健康状况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正得益于党的坚强领导。
国家需要什么,科学家的兴趣就在哪
时针拨回到1954年,当时钱七虎就读于上海中学,表现优异,六门课程四门满分。作为优秀毕业生,他获得了选派到前苏联学习的机会。但当时国家急需一批军事人才,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发布消息,将在应届中学生中招收一批优秀毕业生。面对梦寐以求的留学机会和使命召唤的家国责任,他毅然选择了后者。
对于为何选择防护工程,钱七虎坦言,当时工程兵系被视作“和黄土、洋锹打交道”的专业,报考人数少,甚至有些被分配来的同学还闹了情绪。“防护工程专业没人选,但是我始终服从组织分配,让我学什么就学什么。”既是班长又是党支部委员的钱七虎“没空偷懒”,学习越发刻苦,大学六年间他只回过一次家,五年“全优”,年年被评为“优秀学员”,是全年级唯一的全优毕业生,堪称“学霸”。
1960年,钱七虎又被选派到前苏联莫斯科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学习深造。临行前,教导员告诫他,“中国多少农民吃不饱,但还是送你们出国,你们要对得起党和人民,要好好学习。”这位“老红军”语重心长的话语深深刻进了钱七虎的心里。
到了国外,钱七虎更加如饥似渴地学习。留学四年,他愣是没去过一处景点。1965年,钱七虎学成回国,一头便扎进了我国防护工程领域的教学研究工作。从那时起,为国家铸就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成为钱七虎的毕生追求。
直到现在,他仍孜孜不倦地为国家贡献智慧力量。南水北调、西气东输、港珠澳大桥……诸多关乎国家大计的防护工程,都能看到钱老奔波的身影。现年82岁高龄的钱七虎,在台上演讲仍精神矍铄,“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认为只有始终不忘初心、心怀感恩,把个人理想与党和国家的需要、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有所成就、彰显价值!”
“只有不畏艰难,才能攀登高峰”
科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常常会遇到困难。钱七虎刚回国时,国家正处于困难期,国内对于大型防护门的变形研究尚处于空白状态,加班加点工作是常态。他回忆道,“当时没有大型计算机,就用穿孔纸进行数据输入。由于穿孔机打孔不圆,经常引起停算,我后来索性进行手工穿孔。”
“我是困难吓不倒的!”钱七虎以亲身经历勉励青年学子,“只有不畏艰难,才能攀登高峰;只有不断前进,才能有所创新。科学道路上有很多困难,人生道路上也会有很多挫折,只有把个人的志愿和理想与国家、民族的事业结合起来,正确处理个人和组织、集体的关系,才能不断前行。”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获得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钱七虎将800万元奖金悉数捐出。这在外界看来不可思议,但钱七虎却认为是稀松平常。其实,早些年他及夫人就心系慈善事业,将院士津贴、全部获奖奖金资助给烈士子女、贫困儿童和孤寡老人,捐助金额近百万元,这次也不例外。钱七虎表示,“我就是在国家的资助下成长成才的,现在很多贫困学生,如果能像我一样完成学业,将会给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台上头发花白的钱老,言语中让我看到了他当年意气风发的模样。”东华理工大学的学生代表严雅雯在听讲座后深受感动,“他出生于苦难的社会,和平年代本应安享晚年,却以耄耋之躯主动肩挑‘国家大计’。正是有无数如钱七虎老先生般,无私奉献,科学报国的英雄,祖国才愈来愈强大。”(艾鑫 朱天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