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岁月是什么歌 峥嵘岁月稠
冉庄是冀中平原上一个普通的村庄。初夏时节,当我走在古朴宁静的街道上,看着墙上大幅的抗战标语,寻找着隐于房根墙角的枪眼工事,轻触石阶上那一道道富有年代感的斑驳痕迹,寻觅着岁月的源头,如同穿越了时光隧道,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进入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一段精神航道。
1937年7月,卢沟桥的炮声响起,日军开始向华北大地大举进犯,地形平坦、无险可守的冉庄亦成为日军多次进犯、烧杀抢掠的目标。起初为了防御,后来奋起反抗。一手拿枪,一手拿镐,群策群力,冉庄人民构筑了冀中平原上一座能打能藏、可攻可守、进退自如的“地下长城”。
在冉庄,你可以在任何地方找到地道出入口。它是平时烧火做饭的锅台,是牲口棚中的马槽,是一面中空的夹壁墙,是给谷物破碎去皮的石碾。我随意走进村落一角的小屋,屋内靠墙根的地面就有一个地道口。侧身往下走,里面空间狭窄逼仄却四通八达,每隔几米就有一个岔口。指路牌、照明灯、休息室、储粮室、地下医院、地下报社、地下兵工厂……越往深处走,越惊叹于革命前辈们的设计智慧。
挖地道的第一镐,是从十字街中心开始的。1945年1月,正是天寒地冻时,一镐刨下去只能凿一小块土疙瘩。为加快进度,全村能劳动的都上了,几乎是昼夜不停轮班干。
这个宽仅0.7米到0.8米,高约1米至1.5米的地道,以十字街为中心,顺着东、西、南、北大街挖成了4条干线地道,再由干线延伸出24条支线,直通村外和周边几个村。最后,成了户户相通、村村相连、四通八达、上下呼应的长达16公里的地道网。
不知道转了多少弯,在曲折的地道里摸索前进了近半个小时后,不少人开始觉得有些憋闷。讲解员告诉我们:“现在供游客参观的地道,已经进行了加高和拓宽,最早原生态的地道条件更为艰苦。”
抚摸着有些凉意的土墙壁,那些在冉庄地道战纪念展厅陈列的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一一在这里回现。面对追击的敌军,医护人员虽神情紧张,为伤员换药的动作却有条不紊,从1942年夏到1944年秋,竟收治了600多名伤病员。民兵们轮班上阵,铸造、锻轧、机加工,1200个地雷、2500个手榴弹、5000多发翻火子弹,为抗击日军提供了重要的武器来源。
是啊,哪怕再艰难险阻,冉庄人民也从未放弃。抗战期间,他们利用地道优势配合武工队、野战军对敌作战157次,打死打伤2100余名敌军。
又绕过几个弯,眼前平坦的路面有了坡度,弓着腰费力走上去,视线骤然明亮起来。
那棵千年老槐树就在眼前。树虽已枯死,但虬枝依旧,那黑色的枝杈,似还在燃烧着熊熊火焰。站在树下,我仿佛听到那悬挂的古钟,再次敲响了“当、当”之声,传遍四野。敌军进了村,大家钻入地道,敌人只闻枪声,却未见其人,一头雾水,只能被动挨打后仓皇撤退。
“宁绕黑风口,不从冉庄走。”一个小小的村庄,一群普通的百姓,书写了一段英勇不屈的抗战历史。如今,当年参加革命的老兵们相继去世,冉庄村仅剩下一名老兵。好在,老人们的家属接捧起了整理讲述历史的责任。
离开冉庄前,我们拜访了一位抗战烈士家属李新婷。听着她的讲述,革命前辈们的艰苦岁月走近我的眼前:“我的二叔李振其18岁参军,曾担任冀中军区22团侦察排排长,1941年在百团大战中英勇牺牲,才21岁……”李新婷说,在她的记忆中,家人一直瞒着奶奶二叔牺牲的消息。一到春节,无论天气多冷,奶奶总是站在街上翘首以盼,念叨着:“过年了,我儿该回来了。”可是,直到去世她也没有等到。
说到这里,六旬老人李新婷有些哽咽:“回忆这些事让我很痛苦,但我希望把这些故事说给更多年轻人听,让他们了解历史比盲目仇恨更重要。”
所有的讲述,都是为了铭记。是让我们记住这片土地上曾经有过的苦难;记住这些朴实无华却又顽强战斗的百姓;记住这个民族曾经迸发的不屈;记住这是一场多么艰辛而又惨烈的胜利。
寻访冉庄前,我在教科书上学到过抗日战争的起始节点、转折事件,我看过与之相关的影视作品,却从未真正去感知、去了解那个时代、那片土地上的人,是怀着怎样强烈的信念和情怀,克服了对死亡的恐惧,以救亡图存为己任。
就让历史告诉现在,启迪未来吧。临走前,回望冉庄村街口,千年古槐,铮铮大钟,静默了烽火年月。我的耳畔,响起了电影《地道战》的音乐:“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