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摩罗什翻译的佛经 鸠摩罗什法师与玄奘法师翻译的《心经》对照感想
鸠摩罗什与玄奘都是一代高僧,都是三藏法师,一生翻译佛经经典多部。鸠摩罗什自西迎来,玄奘苦行西域载佛法而来。都是生带慧根,上演人间传奇。
《金刚经》鸠摩罗什版本的流传较普遍,《心经》玄奘法师的较经典。现在流行的佛经版本讲解里面也会提到各个版本情况,但是对于持经人来讲,很多都是从一而终,甚至很多倒背如流。诚如有善知识所说,《心经》重在修行,不在熟读。
今得善知识点拨,随生心念去看一下各个版本的《心经》有何不同,本来都是佛陀经典的传译,为何升起不同的文字般若?
1、经名,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唐三藏法师玄奘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摩诃为大,波罗蜜多为到彼岸,鸠摩罗什为大明咒经,咒多为加持功用,玄奘心经则直指核心为心,能除一切苦,苦感于心,持经功用即为心无挂碍。
2、鸠摩罗什译为观世音菩萨,玄奘法师译为观自在菩萨,内观外观内外观,观自在菩萨与观世音菩萨,近代有学者认为是同一的,也有认为应为观自在,是佛陀的自称。
3、玄奘法师在鸠摩罗什的译作上有删减:
1)鸠摩罗什译作的照见五蕴空句后有:舍利弗。色空故,无恼坏相。受空故,无受相。想空故,无知相。行空故,无作相。识空故,无觉相。何以故。解释五蕴空后的状态。玄奘法师直接删掉,无四相也无一切相,不因相而起心。
2)鸠摩罗什在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句后有:是空法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玄奘法师有删去,想是已经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何须现在过去未来?
3)鸠摩罗什译:远离一切颠倒梦想苦恼,玄奘法师删掉一切与苦恼,译作远离颠倒梦想。颠倒梦想即是苦恼,远离即是一切远离。
4、玄奘法师也有添加字句:
1)鸠摩罗什译照见五蕴空,玄奘法师译作照见五蕴皆空。对照删掉的五蕴空相,玄奘法师直接见空不见相,多一字皆,一切皆空。
2)玄奘法师在是大明咒前面有增加大神咒。不知道是不是对照中原地区诸多有神信神传说而增加的。
文字般若,一字见万千人心。法师译作经典都是为了传承佛法,对着当时环境,来用佛法照世界无名妄念,所以文字有所不同,不能以译作来做对错或者高低,皆是妄念。
世界经典,千年传承,照万般人,又起万般智慧。所以在佛法传承上“拈花一笑”“不立文字”最是经典。《坛经》“正眼法藏,付诸何人?有道者得,无心者通”。不识字的六祖惠能能成一代宗师,口念心行,重在心行;佛陀的法藏传给头陀行的摩诃迦叶尊者,而不是强闻识记的阿难尊者,也是说明修行注重行动。
附:鸠摩罗什法师与玄奘法师版本译文。参考《心经诠释》周止庵。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龙藏翔字函又据日本大藏本续藏本校正)
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译
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时。照见五阴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弗。色空故,无恼坏相。受空故,无受相。想空故,无知相。行空故,无作相。识空故,无觉相。何以故。舍利弗。非色异空。非空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舍利弗。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空法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萨依般若波罗蜜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一切颠倒梦想苦恼。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是大明咒。是无上明咒。是无等等明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咒。即说咒曰。揭帝揭帝。波罗揭帝。波罗僧揭帝。菩提僧莎呵。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龙藏翔字函)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