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民歌信天游】“2019行走黄河”:一曲信天游 唱出黄河黄土精气神

2019-09-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行走黄河"采访组行至绥德,便感觉一猛子扎进了浩瀚的历史长河.从仰韶.龙山文化遗址,到明清的古城寨堡,历史的风云际会,随时在身边激荡.悠久的历史,不仅涵养了绥德的厚重古朴,也催生了精彩纷呈的民间文化--"天下名州"不仅以史闻名,更以文化人.[陕西民歌信天游]"2019行走黄河":一曲信天游 唱出黄河黄土精气神以绥德为代表的黄河黄土文化,是陕北历史长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绥德宣传部部长郝海安介绍,近年来,绥德先后被命名为"秧歌之乡"

“行走黄河”采访组行至绥德,便感觉一猛子扎进了浩瀚的历史长河。从仰韶、龙山文化遗址,到明清的古城寨堡,历史的风云际会,随时在身边激荡。悠久的历史,不仅涵养了绥德的厚重古朴,也催生了精彩纷呈的民间文化——“天下名州”不仅以史闻名,更以文化人。

【陕西民歌信天游】“2019行走黄河”:一曲信天游 唱出黄河黄土精气神

以绥德为代表的黄河黄土文化,是陕北历史长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绥德宣传部部长郝海安介绍,近年来,绥德先后被命名为“秧歌之乡”“石雕之乡”“民歌之乡”“唢呐之乡”和“剪纸之乡”。五朵名花落一家,这可不常见,让人不由对绥德艺术文化心向往之。

【陕西民歌信天游】“2019行走黄河”:一曲信天游 唱出黄河黄土精气神

我们走进绥德展览馆,与这里热闹欢腾的“迎亲仪仗队”、一孔孔窑洞民居、活灵活现的炕头狮子、灵动的“踢场子”秧歌、长短不一的唢呐等来了一次“亲密接触”。

在绥德展览馆展出的造型各异的鼓。“行走黄河”采访组记者 张凡 摄

【陕西民歌信天游】“2019行走黄河”:一曲信天游 唱出黄河黄土精气神

记者在壮观的石狮阵前,感受绥德石雕工匠的鬼斧神工,感叹“陕北出得好石匠”;在一支巨型唢呐“领衔”的唢呐展前,想象讷于言表的绥德汉子,将满腹心思化为一曲曲唢呐旋律;在造型各异的鼓墙前,或独特隽秀、或粗犷雄健的舞姿和隆隆鼓声,挥洒出陕北红火热闹的生活场景;在一幅幅精湛的剪纸作品前,于心随意动、手随心动中感受生活与艺术的融合共生……粗犷中不乏精细,精细中饱含淳朴,淳朴中深蕴秀丽,绥德文化为我们带来太多的惊喜。

不曾想,陕北信天游的出场,更让我们的灵魂被深深震撼——

几位陕北民歌“大咖”现场演绎的信天游,震翻全场。

视频:陕北民歌信天游《走西口》

“提起个家来家有名,家住在绥德三十里铺村。”著名的《三十里铺》,由发生在绥德的真人真事编成,是流传甚广的陕北情歌,女主人公王凤英仍在人世……而后,《叫一声哥哥你快回来》《老祖宗留下个人爱人》《走西口》等,一首首饱含深情的信天游,唱出了黄土高坡的大天大地与大爱。

“一个在那山上哟,一个在那沟,咱们拉不上那话话哟,就招一招手”——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咫尺天涯的地貌,让信天游成了富有特色、流传最广的沟通方式。“信天游就像没梁子斗,啥时唱时啥时有”,一句话道出了信天游的创作特点,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人们,触景生情即兴编唱,信天而唱、顺天而游,内容包罗万象,曲调开阔奔放。陕北人的情感、生活、向往,就在一首首信天游悠扬的旋律里。

对外地人来说,信天游的歌声响起,总让人不由自主屏气凝神,无论是否听得懂歌词,也都会有一种灵魂深处的悸动。为何?想来,来自黄土地的歌者,那高亢悠扬的歌腔、浓烈沉郁的情感表达,本身就如黄河激浪般,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将人第一时间代入歌曲传唱的情境,把陕北人民的爱恨情仇,唱进每一位听众的心尖尖里。

这些天在陕北采访,辗转于沟壑河川之间,我们对信天游的传唱之境深有体会:广袤无垠的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起伏连绵。我们常常驱车良久,都未必看到一个村落;间或走进一个村子,四周通常也高山深壑围堵;有时一个小村只有几户人家,彼此之间还隔着沟沟汊汊……特殊的地形、环境,让轻歌曼语在这里行不通,人们为了沟通,长期形成互相呐喊、拉长音调、一唱三叹等习惯,潜移默化间催生了信天游的韵律。

信天游植根于黄河之畔、黄土高原,注定它不会是“空山静夜,傍疏篱”的清浅小溪,而是黄河黄土中镌刻下的厚重音符,回音于山峁、游走于沟溪。作为一种表达情感、与人沟通的手段,它是情感与力量的结合,是艺术与乡土的碰撞。广袤深厚的黄土地,塑造了陕北人民沉稳坚韧的性格,也涵养了宏壮而沉郁的信天游。

2009年,以信天游为代表的陕北民歌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来到陕北,听一听父老乡亲的信天游,才算不虚此行……

“背靠黄河面对着天,陕北的山来套着山”“一座座沙梁一道道湾,退耕还林后,都把那绿衣穿”……离开绥德,信天游的曲调却一直在心头循环往复,魂牵梦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