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泰峰是克强的同学 原来他是"赖宁"的同学 李晨自称是一个遇强则强的人

2017-12-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如果给演员李晨列一份演艺清单,你会发现无论是从电视剧<十七岁不哭>中的简宁,到<士兵突击>中的吴哲,再到<孽缘>中的李保全;还是从获奖无数的电影<花季雨季>中的王笑天,到<极限救援>中的刘武,"影视双栖"的李晨每一次演绎都有不俗的发挥.但19岁就出道的他,到现在拍过大大小小50多部作品,这个名字却始终不如他的角色那么让人印象深刻.7月22日,由他出演主角方达的<唐山大地震>在全国上映,这一次,应该有更多人会记住他的

如果给演员李晨列一份演艺清单,你会发现无论是从电视剧《十七岁不哭》中的简宁,到《士兵突击》中的吴哲,再到《孽缘》中的李保全;还是从获奖无数的电影《花季雨季》中的王笑天,到《极限救援》中的刘武,“影视双栖”的李晨每一次演绎都有不俗的发挥。

但19岁就出道的他,到现在拍过大大小小50多部作品,这个名字却始终不如他的角色那么让人印象深刻。7月22日,由他出演主角方达的《唐山大地震》在全国上映,这一次,应该有更多人会记住他的名字。

演“方达”的李晨———扮残疾人“取经”残疾朋友

在《唐山大地震》中,李晨饰的方达和女主角方登是一对姐弟。在地震发生后,母亲面临只能救一个的问题时选择了救方达,但很不幸,被救的方达失去了一条胳膊。而这也是李晨第一次在电影里扮演残疾人。

根据李晨的说法,拍戏前,他和一位6岁时致残的残疾朋友体验生活十余天,注意到了很多微小的细节。比如写字时用右手的无名指和小指的力量按住纸张不动,一只手开瓶盖、穿衣服的细节等。而首度和徐帆、陈道明等影视明星合作,李晨说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我是一个遇强则强的人,根本不怕好演员。”

记者:拍《唐山大地震》之前,你做了什么准备工作?

李晨:在拍摄前,我专门去学习了唐山话,也看了很多当年唐山大地震的历史资料,还有的就是看了原著《余震》。那部小说是一个以地震为背景的故事,但现在拍出来的电影,看起来立意更为温暖。电影要带给观众的是一种力量,一种重生后的力量。

记者:表演方面呢?那胳膊好像是特效制作的吧?

李晨:我真的从那个残疾人朋友那里学到了很多。除了生活的习惯,他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种精神。比如,我总想在生活中照顾他,帮他拿水、拿方便面,可是他总是一只手按住我两只手,说不用。我觉得这就是方达的魂。不用别人,我自己就行。这点特别重要。《唐山大地震》首映的时候,老板王中军的一个朋友说,这部戏里那个残疾人演得很不错。老板说,那不是残疾人,是我们的演员。我听了这事觉得挺开心的,说明被认可了。

那胳膊的特效也挺麻烦的。当时做了很多方案,有一个是电脑上把胳膊擦掉;还有做假肢,拍前面的时候这个手放在后面,拍后面的时候这只手放在前面;还有平时生活中我要戴一个完全硬的壳,这个壳控制住我的上肢,几乎就只能让我保持这样的姿势,根本不能动,所以你看到以后就很自然。

记者:这样的表演方式,是不是特别艰苦?尤其是有时会下意识地去活动自己那只本应不存在的手。

李晨:还好吧,拍摄的半年时间里我们都很用心,大家合作得都很愉快。因为这部电影拍的时间挺长的。刚开始也的确用了很长时间去适应,但在拍了6个月以后,我忘了这只手还能动,干什么都用右手。比如门扶手在我左手边,我都忘了左手还能动,就先拿右手去开,一直还有这样的意识。

记者:现在影院里的反馈,很多观众都看哭了。在你看来,哪一场戏是对你触动最大的?

李晨:跟妈妈一起去烧纸那场吧,因为那些群众演员都很投入,感染到我了,他们是很真情实感地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在拍摄完了后,大家都自发性地跟他们一起聊天,大伙一起说说话,也了解到他们很多过去的事,很多想法,让我体会到他们曾经承受过的痛苦。

当“士兵”的李晨———不在乎所谓“戏红人不红”

在《唐山大地震》遇到方达这个角色之前,李晨的演艺生涯也有差不多20年了。如果大家还有印象,可以去翻一下1993年的一部电影《赖宁》,在那部戏里,他就是赖宁的一个同学。这么长时间里,李晨的演艺事业可谓经过了“崭露头角”、“青黄不接”到现在的“如日中天”。

谈起那一段失意的记忆,“而立”之年的李晨感悟说“三十岁之前,遇对人;三十岁之后,做对事。”在“大浪淘沙”演艺行业中,“不管你是否曾经成功过,或者是说还没有成功,在这个行业中都需要不懈的努力和坚持。最重要的是要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向,不要走歪路。”提到“对的人”,李晨不假思索说出傅彪、吕丽萍、康红雷、兰晓龙、冯小刚等,“太多太多的人了”。

记者:还记得演《赖宁》时候的事么?

李晨:具体已经记不太清了,但当时很偶然的。那是我在小学五年级的事儿了,我只记得被选上是早上做完早操,然后操场的大喇叭突然响了,喊我和另外一个女同学去老师办公室,然后老师就说,要把我挑去演赖宁的同学。还不止这一部,那以后我又演了下《焦作风暴》,两部戏加起来的片酬超过1000块,顶我爸好几个月的工资了,然后我爸拿到钱转身就去王府井给我买了台游戏机。

记者:好像后来再见到你成为主角,就是《十七岁不哭》了,但那时你也还小。这部戏直到现在都让很多人有印象,你觉得对你来说,这算不算一炮走红呢?

李晨:咳,都过去10年了……还是有很多人见到我就提《十七岁不哭》,或者直接就叫我简宁。我觉得这算是很幸运吧,一出道就遇到那么好的机会,那么好的角色。不过,我是李晨,不是简宁。简宁只是我曾经的一个角色而已,纵使那里面凝聚了我最好的青春时光,也不能取代之后作品带给我的成长与提升。

记者:但现在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好像你拍的《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到现在的《唐山大地震》,人气虽然一直在节节攀升,但是也有很多网友或者媒体评论你是“戏红人不红”,甚至说同剧组的搭档都火了,可你还是“半红不紫”的状态,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李晨:其实所谓的“戏红人不红”都是别人在扣帽子,我本身不知道这个到底是什么概念,每个人对此都有不同的看法跟定义,只是我都不在意那些外在的东西,太过在意就会让人觉得很累。作为一名公众人物,活在镜头底下已经很累了,我更在意的反而是大家关注我创作的过程是否开心,跟同剧组的演员们合作学习到什么。

记者:会怕别人评价你演得不好吗?

李晨:不会,当艺人就要学会选择性地接受很多好的或者不好的评价,要学会把压力变成动力,也要学会怎样释放自己的压力。当遇到不好的评价时,要学会审视自己,必须接受各方面的评价。有时候,当你完全投入到自己的创作中时,会感觉到很快乐,从而也就会忽略很多不开心的东西。这么多年的演艺事业,我都一直坚持着一个观点,就是踏踏实实地演好每个角色,其他的东西就不要想太多。

记者:演艺生涯中有遇到过深刻的困难跟挫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