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察心理学 于丽萍|觉察心理学的三大陷阱

2019-06-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晚上上课回来已经十点多了,可群里的同学还在交流今天的学习内容,我也是兴奋的在脑海里回忆今天学习的内容!每次去新阳光都会收获满满,看着在各行各业的精英们都不惜牺牲休息时间为自己充电,内心就多了一份力量.觉察心理学 于丽萍|觉察心理学的三大陷阱因为没有开车,同学把我们送到了地铁站,和我一起的还有好几个同学,我们一路走一路聊,直到地铁开启的那一刻.和我一起往李村走的还有晓晓,她是我们当中最小的,人很单纯,在路上我们聊了一小会儿,得知她还要倒车回城阳,心中真的肃然起敬,这种努力的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觉

晚上上课回来已经十点多了,可群里的同学还在交流今天的学习内容,我也是兴奋的在脑海里回忆今天学习的内容!每次去新阳光都会收获满满,看着在各行各业的精英们都不惜牺牲休息时间为自己充电,内心就多了一份力量。

觉察心理学 于丽萍|觉察心理学的三大陷阱

因为没有开车,同学把我们送到了地铁站,和我一起的还有好几个同学,我们一路走一路聊,直到地铁开启的那一刻。和我一起往李村走的还有晓晓,她是我们当中最小的,人很单纯,在路上我们聊了一小会儿,得知她还要倒车回城阳,心中真的肃然起敬,这种努力的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

觉察心理学 于丽萍|觉察心理学的三大陷阱

心理践行课已经是第三节了,大力姐每次都能在课后第一时间上传简书,并把老师讲的知识点都记录下来,而我每节课后的简书都不了了之,这也许就是差距吧!今天被各种力量冲击着,下决心整理一下三节课的内容,帮助自己消化一下。

觉察心理学 于丽萍|觉察心理学的三大陷阱

我们每个人都会受到思维的限制,学习心理学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摆脱三种思维:由文化和社会传承带来的与现代社会脱节的直觉思维、由我们大脑发育进化不完备带来的自我中心思维和能精准描述物理世界但在心理世界举步维艰的机械思维。

第一讲 从直觉思维走向理性思维

直觉思维“是指对一个问题未经逐步分析,仅依据内因的感知迅速地对问题答案作出判断,猜想、设想,或者在对疑难百思不得其解之中,突然对问题有“灵感”和“顿悟”,甚至对未来事物的结果有“预感”“预言”等都是直觉思维。” 直觉具有三个特征:1、迅速出现在脑海中;2、个体并不知道直觉背后的深层运行机制;3、具有强烈的实现动机。

为了适于生存,我们在头脑里保存了无数的规则和思维方式,这些规则,能快速地、有效地指导我们的行为。比如我现在问你一个问题:去买彩票的时候,你会认为彩票上的号码是“55555”的中奖概率更大呢?还是“34821”的中奖概率更大?显然,你的直觉告诉你,你会认为“55555”的概率更大,因为它听起来太巧合了。但是从统计学上来讲,这两个数字中奖的概率其实是一样大的。

像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我们所有的最直接反应、判断和行为,都是通过直觉思维来进行的,包括我们的生理反应、行为习惯等。比如我们穿衣、吃饭、开车、写字等,也都是在直觉思维的指挥下进行的。

我们太容易被自己的直觉思维所影响,从而作出了不理性的决定。学习心理学的最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让你学会对传统、对权威、对惯例保持疑问,学会刨根问底地去追问为什么。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理解世界,收复被社会和文化所固化的大脑,从而从直觉思维迈向理性思维。

第二讲 告别自我中心思维

自我中心的本质:“你是宇宙中心”

自我中心,并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自私。自我中心在心理学上是指:我所看到的一切也应该是别人看到的一切。我所感受到的一切,也应该是别人所感受的一切,我的视角也是别人的视角。我就是这个宇宙的中心!

一上课,老师就抛出了两个问题:假如你现在急需三万块钱,你觉得除了亲人,谁愿意毫不犹豫借给你?如果找出三个最不喜欢你的人,你认为会是谁?

大家分享完之后,老师提出了一个词“投射”,心理动力学对投射这个词解释的都非常完美,通俗点讲就是,你心中有什么,眼中就会看到什么,我们所有的对外界的情感,其实都是我们内心的一个投射而已,反应出来的都是我们自己的情感。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所有的痛苦都来自于我们的记忆,而记忆又是加上我们幻想的执着。

我们认为一定会借给我们钱的人,不见得会借,而那些我们认为不能借的也许会毫不犹豫借给我们。实际上那些我们认为不喜欢我们的人,不过是我们不喜欢的人而已,对于他们来说,也许根本没当回事,甚至不一定记得起我们。这一切也都是我们的自我中心思维在作怪,因为我们都是在以自我为中心,也就是所谓的聚光灯效应。

聚光灯效应,又称焦点效应(spotlight effect),是1999年季洛维奇和萨维斯基提出心理学名词。有时候我们总是不经意的把自己的问题放到无限大,当我们出丑时总以为人家会注意到,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人家或许当时会注意到可是事后马上就忘了。

没有人会像你自己那样关注自己的。它的表现是,我们会普遍高估别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换句话说,我们很在意自己给别人留下了什么印象,以至于我们倾向于认为别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比别人实际给予的关注,要多得多。

我们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你在公共场合不小心放了个屁,立刻就会涨红了脸,小心翼翼地低下了头,担心周围的人会投来鄙夷的目光,而实际上周围的人都在做各自的事情,真的没有关注这件事情。

已经有无数个实验证明:人们常常认为自己会被过多地注意到,或窘迫或得意,而事实并非如此。换句话说,我们很在意自己给别人留下了什么印象,以至于我们倾向于认为别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比别人实际给予的关注,要多得多。

曾经网络上很火的一张图片,小男孩虽然带错了鱼,但周围的小女孩明显都毫无嘲笑甚至根本没有注意。你远比你想象中要卑微得多,人家都忙着看自己盒子里的鱼呢!哪顾得上你啊!

第三讲 觉察我们的机械思维

什么是机械思维呢?我理解是找到了事件或者行为之间的规律性,必然性和唯一性。比如,我们的物理实验,只要你遵循给定的条件,无论做多少次都必然是同样的结果。这种必然性,确定性,就属于机械思维。我们经常会有必须,应该,一定这样的想法以及因果关系这都属于机械思维。

机械思维我们每天都在用,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而我们却常常是无知的。学习心理学,就是让我们保持高度的觉察,识别我们生活中的机械思维。例如,我们认为孩子就应该坐在那里不动,认为孩子六岁了,就应该会做加减法,如果没有按照我们所期待的,就会批评指责。先不说我们这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我们所认为的必须、应该,都是我们不合理的机械思维,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觉察,识别出我们这种机械思维。

你我都是通过努力去帮助别人来获得一种真实感和独特感。针对真实感与独特感,老师说,真实的一定是独特的,因为你一旦真实了,你就是独一无二的。但独特感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一个真实的人一定是一个自信的人,作为一个咨询师,你自信且真实的与对方交流,就是在给对方传递一种信号:在我这儿,你是安全的。这种感觉对求助者而言很重要。

这三节课讲到了直觉思维、自我中心和机械思维,我们要觉察到,我们都有这些思维模式,它们使得我们无法洞悉自己、认知自我,而科学心理学就是要提出一套全新的方法论和世界观,来取代这些局限的,甚至错误的思维模式,从而引领我们的自我成长、自我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