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法和讲解法的区别】致敬传奇!央视讲述初心故事:农民将军的“遗产”

2019-07-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就在昨晚,央视新闻频道推出特别节目<家国春秋>,播出第三集--农民将军的"遗产",讲述农民将军甘祖昌和妻子龚全珍一家的故事.节目里对龚全珍以及,她的女儿甘公荣进行了面对面采访.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坊楼镇沿背村,甘祖昌的故事在这里代代相传,从农民到将军,甘祖昌已经是传奇,更传奇的是他在功成名就之后的选择.[讲述法和讲解法的区别]致敬传奇!央视讲述初心故事:农民将军的"遗产"1957年8月,已经是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的甘祖昌,带着妻子龚全珍和孩子们从新疆回到阔别

就在昨晚,央视新闻频道推出特别节目《家国春秋》,播出第三集——农民将军的“遗产”,讲述农民将军甘祖昌和妻子龚全珍一家的故事。节目里对龚全珍以及,她的女儿甘公荣进行了面对面采访。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坊楼镇沿背村,甘祖昌的故事在这里代代相传,从农民到将军,甘祖昌已经是传奇,更传奇的是他在功成名就之后的选择。

【讲述法和讲解法的区别】致敬传奇!央视讲述初心故事:农民将军的“遗产”

1957年8月,已经是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的甘祖昌,带着妻子龚全珍和孩子们从新疆回到阔别二十多年的家乡。

主持人 董倩:你们夫妻两个,带着一家人回来的时候,村里人是不是都带着很奇怪的目光看,当将军当得好好的,不当了,自己回来了。

【讲述法和讲解法的区别】致敬传奇!央视讲述初心故事:农民将军的“遗产”

甘祖昌的妻子 龚全珍:有赞成的,有笑话的,有的人说你看那甘将军这么大的官都回来劳动,一点架子都没有,有人说这人不是自讨苦吃啊,城市里好日子不过,他要回来去挖土、开荒,一般的人都不理解。

【讲述法和讲解法的区别】致敬传奇!央视讲述初心故事:农民将军的“遗产”

甘祖昌主动请辞回乡务农

甘祖昌,1905年生于莲花县岩背村的一户贫困农家,在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的影响下,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主要承担部队的后勤保障工作,以莲花县为起点,甘祖昌一路随军南征北战,走过井冈山斗争,五次反“围剿”,25000千里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甘祖昌调任新疆任新疆军区后勤部副部长、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甘祖昌却在这个时候有了解甲归田的念头,从1955年到1957年的三年中,甘祖昌连续向组织写了三份请求回乡务农的申请报告。

▲在甘祖昌回乡申请的这份底稿中写道:我自五一年跌伤后患脑震荡后遗症,时常晕眩,不适合做领导工作,但我的手脚还健全可以劳动,请组织上批准,我回江西省莲花县当农民,和乡亲们一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951年1月30日晚上,甘祖昌遭遇敌特阴谋设置的车祸,头部严重受伤,因为甘祖昌的头部在战争年代受过两次重伤,这一次受伤致使他留下了严重的脑震荡后遗症,尽管经过多次医治仍难以治愈,甘祖昌提交回乡申请后,组织拟安排他到上海、青岛长期疗养,但都被他一一拒绝。

甘祖昌的妻子 龚全珍:

他说回农村我参加劳动还可以发挥点作用,在这里走几步都有人看着我,我感觉不舒服。我已经不能再继续为革命工作做工作了,还要这么多人跟着我,我心里承受不了。

1957年,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肖华到新疆检查工作时,甘祖昌又一次当面向他提出回乡务农的申请,经过再三研究,组织上最后批准了甘祖昌的请求,当时龚全珍是新疆军区八一子弟小学的老师,得知甘祖昌的回乡申请被批准后,龚全珍陷入了沉思。

甘祖昌的妻子 龚全珍:

我对新疆感情很深,跟这里的同事很合得来,我不愿意离开新疆,但是我没有想到,他回去了以后就不回来了。

不愿做“将军夫人” 要做有独立人格的人民教师

龚全珍,1923年出生于山东烟台,19岁参加革命,26岁毕业于西北大学教育系,1949年龚全珍参军奔赴新疆,虽然舍不得离开新疆,但为了支持丈夫,龚全珍最终还是到军区办理了离职手续,1957年8月,甘祖昌全家大小一起收拾行装,准备启程回乡。

甘祖昌的妻子 龚全珍:当时走的时候不让多带行李,他说这些东西路费太多,棉絮不让带,只带被面和里子,他说老家什么都有,我就只带几件衣服,带着孩子就回来了。

▲这张通行证记录了当年甘祖昌回乡的情形,除了一家三代十二口人和行李,还有从新疆带去的猪六头、鸡十五只和小兔十五对。经过半个多月的旅途,到家后,龚全珍才发现情况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甘祖昌的妻子 龚全珍:

来到这里连灯都没有,到天黑了就是有个煤油灯,那时候也没怪他,他几十年没有回家,我就觉得他能忍受的,我都能忍受,吃点苦有什么要紧。

▲回乡后,甘祖昌召集自己的三个弟弟开家庭会,宣布以后全家人一起生活。

回乡休息了三四天后,甘祖昌就开始出现在田间地头,为大队捡粪积肥,他还教孩子们割草,并规定每天的割草任务。当年冬天,甘祖昌又到屋后开荒,挖断了八九把锄头,双手磨出茧后,荒地变成了菜园。

▲甘祖昌回到了熟悉的山山水水,龚全珍踏入的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她听不懂当地的方言,又不习惯当地的饮食,同样地,当地人对龚全珍这个将军夫人也充满了好奇。

甘祖昌的妻子 龚全珍:甘祖昌的地位高低与我没有关系,我有点害怕跟他出去,人家给他敬礼我赶快躲开,我觉得跟他沾光不好沾,不好意思。我不是首长,我跟他这算什么?我是有独立人格的人民教师。我跟他结婚之前第一个条件就是你不能随便调动我的工作。

安顿好老伴和孩子们后,龚全珍徒步25公里找到县文教局,她毛遂自荐当老师,后来被分配在九都中学任教,1958年11月,甘祖昌和龚全珍的第三个女儿甘公荣出生,这是他们第一个出生在农村的孩子。

主持人 董倩:大姐,我特别好奇的是,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我的爸爸不是一个普通人,他是一个官挺大的一个人。

甘祖昌的女儿 甘公荣:我们从小到大,觉得自己是农民的孩子,只知道爸爸原来在新疆,他从来没说他当过将军,也没说当过部长。

▲虽然是离职回乡,但甘祖昌每月依然有330元的工资,远高于同乡的工分收入。

主持人 董倩:他挣了工资交给您吗?

甘祖昌的妻子 龚全珍:我不管他的钱,他自己管自己的钱,我管孩子的钱,那时候建桥、建路他就拿钱出来,我的思想是这样,他爸爸做的事是好事,是对人民有益的事,他拿多少我都没有意见,我们这点困难可以克服。

甘祖昌和龚全珍一共生育了四个女儿,一家人的吃穿用度,全都靠龚全珍的工资,1961年,莲花县文教局安排龚全珍到同乡的南陂小学当校长,吃住在学校,只有周末回家一天,龚全珍在那里一待就是13年。

沿背大队是个山穷土瘦的地方,全大队三分之一的土地是冷浆田,产量低,解决农业落后问题的当务之急是兴修水利,但当时资金不足,甘祖昌拿出自己的工资,补上了资金缺口,经过5个多月奋战,一座坝高19.5米,长25米,蓄水550万立方米的浆山水库建成了,43华里长的水渠也同时完工,从此,数千亩农田成了水浇田,水稻的产量翻了一番。

▲为了增产,甘祖昌还到各处参观研究新品种,自己种试验田,挎包、水壶、旱烟杆、白罗布手巾是他的日常装备,回乡几年,甘祖昌看上去俨然一个地地道道的庄稼汉。

主持人 董倩:他在乎的是什么?

甘祖昌的妻子龚全珍:他最看不惯以前虚假报产量的,说亩产几千斤吹牛的。他实事求是,科学种田,要农民付出劳动就应该得到收获。搞假的他一律反对,所以有些干部对他很头痛,这个老家伙难搞。

回乡后工资的80%捐给家乡建设

1967年,甘祖昌和社员们建造的水电站正式发电,随着发电量增加,乡亲们终于用上了电,回乡29年,甘祖昌参与修建了3座水库、25公里长的管道、4座水电站、3条公路和12座桥梁,甘祖昌捐出的所有有据可查的费用,就达85000元,几乎占了他回乡后全部工资的80%。

主持人 董倩:我们过日子老说一句话“胳膊肘不能往外拐”,他去帮村里修个路建个桥,这叫不叫往外拐?

甘祖昌的妻子 龚全珍:这不叫往外拐,对大家有益的事对我们自己本身也有益,我赞成。他大概最满意我的也是这一点。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大家齐心合力才能把事情做好。

甘祖昌的女儿 甘公荣:好多人就说你爸爸妈妈把钱都拿去建设家乡,你有没有意见?我就愣了一下,为什么我们要有意见?从小爸爸妈妈就说父母的东西是父母的跟你们没有关系。他们怕我们躺在他们的功劳簿上不劳而获。

指标有限 他主动“断”了女儿的上学路

1975年7月,甘公荣和同族亲戚五个人同时从中学毕业。当时,老师告诉甘公荣,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她可以被推荐上高中。由于上学的指标有限,甘祖昌坚持要甘公荣把上学的机会让给更贫苦的孩子。

甘祖昌的女儿 甘公荣:我爸爸说,今天老师来家访,关于你们上高中的问题,我跟老师说了,你们五个都不参加推荐上高中,现在是推荐上高中,不是凭你考试,人家都会说推荐上高中肯定是你爸爸优先把你送上高中的,当时我哭了,我还说“我宁愿做农民的孩子,我也不愿意做你们的孩子”。

父亲的决定改变了甘公荣的命运,没有了继续上学的机会,甘公荣回家跟着大家一起犁田、耕地、插秧、干农活。很快,甘公荣成了乡亲们交口称赞的庄稼好手。1978年,甘公荣参加工作,被招工到县电影队做电影放映员,后调入工商银行莲花县支行当储蓄员。

主持人 董倩:您和甘将军都是苦出身,为什么不让孩子高起点出发?

甘祖昌的妻子 龚全珍:你要是能够考取大学,你就上,你考不取那就对不起,我们就不可能给你找什么门路,别人要这么做那是别人的事,我们管不了,但是我们不学。

为百姓服务“能尽一份心就尽一份心”

1986年3月28日,甘祖昌在家乡病逝,终年81岁,龚全珍失去了相濡以沫33年的亲密战友,她把对丈夫的思念,写进了自己的日记里。

▲龚全珍日记:“离开祖昌快两个月了,我很惦念他。确实,和他生活在一起很幸福,虽然他是个很严肃的人,但他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我应当以他为榜样。”

▲摘自龚全珍日记

龚全珍不愿意给儿女们添麻烦,她住进了幸福院,在幸福院龚全珍组织老人们开展政治学习、擦地板、补衣服,还拿出生活费为老人们买营养品。2011年,琴亭镇在社区建立龚全珍工作室,聘请龚全珍作为辅导员,甘公荣自愿加入了志愿者服务队。2013年,龚全珍又倡议成立了“龚全珍爱心救助基金会”,募集社会资金,采取定期救助和临时救助相结合的方式救助困难对象。

甘祖昌的妻子 龚全珍:

我觉得自己是个共产党员,能尽一份心就尽一份,能尽两份就尽两份。

▲甘祖昌去世后,龚全珍曾召集儿女们,分配丈夫的遗产,甘公荣得到的是父亲一部分勋章。

主持人 董倩:您觉得这些后人能从甘将军身上,应该学到什么?

甘祖昌的妻子 龚全珍:他自觉的责任心很强,觉得自己是党培养出来的干部,老了也是应该做点什么事,对大家有益的事,应该多做对人民有益的事。

主持人 董倩:您今年97岁,什么都见过,什么都经历过了,在您这个岁数,您觉得当下的乐趣是什么?

甘祖昌的妻子 龚全珍:有时候看到咱们国家有新的创造、新的成就,我就高兴,作为中国人很骄傲,国家成就越多越大,我们做个中国人越幸福,我也希望一代超过一代。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唯有不忘初心,方能不负此生,向甘祖昌、龚全珍夫妇致敬,你们凝聚榜样的力量,是萍乡人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