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国新线描人物画 开辟人物画一代宗风——解读人物画家汪国新的思想及其艺术

2018-04-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我读中国绘画史,每每有一种遗憾:就是人物画从创始起就没有产生过巨构佳作. 纵观中国绘画史,除了东晋顾恺之和他的<洛神赋>,唐代闫立本和他的<步辇图>,宋朝张择端和他的<清明上河图>及近代蒋兆和的<流民图>以外,真正为艺术史所首肯者,不过数人而已,拿句俗话说,没有几个.为什么中国人物画始终未能达到山水画.花鸟画那样的境界和高度. 徐悲鸿说:"几无进取,且缺点甚多."我认为,伟大的艺术家是环境与时代的产物,好比大自然中一朵美丽的花,只能在适当

我读中国绘画史,每每有一种遗憾:就是人物画从创始起就没有产生过巨构佳作。 纵观中国绘画史,除了东晋顾恺之和他的《洛神赋》,唐代闫立本和他的《步辇图》,宋朝张择端和他的《清明上河图》及近代蒋兆和的《流民图》以外,真正为艺术史所首肯者,不过数人而已,拿句俗话说,没有几个。为什么中国人物画始终未能达到山水画、花鸟画那样的境界和高度。 徐悲鸿说:"几无进取,且缺点甚多。"我认为,伟大的艺术家是环境与时代的产物,好比大自然中一朵美丽的花,只能在适当的天时地利的环境中生长、繁殖。社会制度的建立与瓦解完全取决于社会的本质与遭遇。把中国十四世纪最后三十年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做一比较,这种东西方艺术巨大反差,从中也能看出端倪。

我曾经说过,绘画是和社会发展紧密相联的。人物画在中国绘画史上的盛衰与封建社会推行摧残人权制度有关。在十四世纪后半叶,正是明王朝朱元璋执政的大黑暗时代。他平定天下不久,就发动有计划的两次屠杀。

一是宰相胡惟庸冤狱,共处决二万多人。二是大将蓝玉冤狱,被灭族的有一万五千人。这两次大屠杀的对象都是他起兵时亲如手足的患难朋友。经过这两次大屠杀,中国历史走上一条更黑暗的道路,成为恐怖世界,官员们天天早上入朝时,就跟妻子诀别,到晚上平安回定,合家才有笑容,首都应天(南京)如此,全国各地皆然。

而十四世纪欧州已进入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1452—1519)、米开朗基罗(1475—1560)和拉斐尔(1482—1520)都创作了"凌跨群雄、旷代绝笔"的人物画,《最后的晚餐》、《创世亚当》、《亚典学院》等等。

而这时中国顶级画家是唐寅(1470—1523)、仇英(1482—1559)、文征明(1470—1559)等,但他们谁也不是因擅长人物画而留芳画史。 为什么意大利文艺复兴将人物画推到前所未有的境地,而中国人物画却日渐衰落了呢? 前面我说过,人物画是时代的晴雨表。

人们公认,直到十四世纪,中国文明都比欧州进步。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时期,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宗教势力产生了根本性的对立。

资产阶级思想的核心是"人文主义",肯定现实人生的意义,充分发挥人们的聪明才智,提倡个性解放和自由。那时,英国已颁布《大宪章》保障人权,非经法院审讯,对人民不得逮捕监禁。以文艺复兴最伟大的艺术家达芬奇为例,达芬奇是一位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画家,又是一位唯物主义思想家。

他有一个"为世服务"及"造福于民"的人生观艺术观。意大利在经历了封建教会势力1000年统治后,人们开始挣脱精神上的束缚与奴役,而中国还处在明王朝大黑暗时代。

朱元璋强烈地排除外来事物,他下令说:"一片木板都不能出海。"违者要受严厉的制裁。当时的社会背景绝不允许人物画有所发展——一个字或一句话,一旦被认为诽谤皇帝,即构成种种罪状。

听到别人说"亮"了,朱元璋就肯定是讽刺自己当过和尚,就要招来杀身之祸。 那么,中国人物画衰落到今天难道就永远处于低谷状态,走不出"瓶颈"吗? 当然不会! 人们知道,中国历史是在一盛一衰的螺旋状态中发展的。

历史发展到二十一世纪,中国又进入一个"鼎盛"时期。 一个"鼎盛"时期一定会产生空前绝后的艺术大师。 汪国新——当代众多画家中最杰出的人物画家,无疑将成为当代人物画走向辉煌的起点。

俗话说,音乐家通过旋律传达感情,诗人通过诗句表达情意。汪国新意图通过绘画与别人交流思想,以看得见的形式给人们讲述故事。 艺术贵在创造,艺术的进步可以超越前贤。

创造源于观点,你对事物的态度决定了你的观点。就是说,艺术家,作为创造者,都必须具有需要表现的思想。 汪国新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艺术家,"开始他们是找一条个人艺术的出路,后来又演变成了一种发掘长江内涵、宣导中华民族文化的使命感。

"所以,他画自己心里想去表现的题材。他的每一幅画都有一种饱满的思想。 关注人物、关爱人生的疾苦和对灵魂的执著追求,这是我把他比作二十一世纪中国达芬奇的原因。 绘画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位的"人文主义",古今中外概莫如此。

"文艺复兴"的原义是"复兴"人文主义。具体罗马雕刻与绘画来说,多以"圣经"为题材,歌颂人文主义思想。大力宣扬人文主义的世俗精神,体现古罗马的英雄主义为宗旨,来映衬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

谁都知道,绘画是通过艺术形象表现的艺术。汪国新的艺术地位,不仅看他人物画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而是看他表现什么,给历史留下什么?他的绘画内容都是新东西,是"凌驾千古"的鸿篇巨制。

汪国新先生因画了《长江三部曲》,连环画保护神姜维朴先生说:"《长江三部曲》是继《山乡巨变》、《铁道游击队》之后又一部以线描为表现形式的佳作。" 汪国新先生因画了《长江万里风情图》等系列长卷,在艺术成就上已超过了《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

是的,中国从顾恺之到任伯年一千多年来,当今人物画堪称为真正的"伟大作品"或至少堪与古代大师较量的作品,的确是寥寥无几。 顾恺之(346—407)的《洛神赋图》,内容取材自著名文学作品曹植的《洛神赋》,他描绘名士肖像如阮藉、嵇康等,刻画出他们敢于蔑视虚伪封建礼教而追求率真的风骨。

闫立本(600—673)擅长肖像画和政治题材绘画。他的《步辇图卷》,以唐太宗派文成公主入藏,与吐蕃王松赞干布联姻为背景,选择了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节,成功地表现了1300多年前唐蕃友好联系的重大历史事件。

法国的丹纳在《艺术哲学》一书中说,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

但是中国人物画自明朝以来,类似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风俗画再也没有产生过,只有中华民国时期,才诞生了蒋兆和的《流民图》。"文革时期"根本没有什么值得歌颂的东西。 21世纪是中国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开始。

这是"小平时代"被看成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时代。 这是一个政治气候民主的时代,艺术社会开始进入开放和发展的最好时代。 于是,艺术家有了创作的自由和选择绘画风格的自由。 于是,中国有了汪国新"复兴"已走到极端末路的人物画。

观其汪国新的画作,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极强。他讴歌正义、善良、友谊、爱心。这便是一个"大国的画家",一个应有大国画家人格的汪国新。当代人物画大师范曾所说,"宋代张择端有绢本国画《清明上河图》,但他仅仅表现一个汴梁城,而汪国新的《长江万里风情图》表现的是整个长江。

我完全可以这样说,他超过了宋人张择端。" 我完全可以这样说,汪国新是当今画坛独一无二的人物,前无师承,后无来者。

有人说,人物画不可能复活,某几种艺术凋谢了,将来的时代不会再供给他们所需要的养料。 这个论断不准确。 纵观我国的人物画历史,有哪一位成功地塑造了可视形象,艺术地揭示人物的灵魂,展示永恒的品质和真理。

汪国新的画是有灵魂的,这个灵魂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他创作的人物画,从不同的角度和思想上,通过自己的艺术形象生动地展示出人类的善良、单纯、美丽和可爱的内在本质。 还是以汪先生的画为论证吧。

思想的高下决定艺术技巧的发挥。 汪国新先生的成熟,不仅在他艺术技巧精湛,而是在他的思想和他对艺术的理解。 创作一定具有个人的社会目的性。 艺术的意象必须通过艺术的形式美才能表现出来。 他的画是一种精神,他的笔墨表现的是他个人,表现的是他的风度、气质、品格。

比如他的"关公系列"。关公的忠诚诚信精神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而诚信则是我国农业社会进入商业社会最需要最本质的品质。 我国正在从农业社会向商业社会转型。

转型时期则是一个变化多端的时代,一个遭遇"诚信危机"的时代。汪国新先生试图通过关公精神唤起人们对诚信忠义的向往,是"大国画家"的人格体现。 在关公身上体现出中华民族忠义、诚信的传统美德。

是我们要重新唤醒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 至于汪国新非凡的造型能力,我就不用再多说了。人物画的核心是"情节"。事件和情节是被汪先生当作史实来记载的。他不仅满足于外形的逼真,而且注重人物个性的刻画。

他的画不仅人物动作生动,表情也十分丰富。看他的作品首先是气势足,放得开。从《延安岁月》、《决战长江》、《国耻不忘》、《共创辉煌》、《雄立东方》、《万古流芳》、《精忠报国》、《浩气长存》等等巨制,足可以证明汪国新填补了中国人物画的空白,开辟了人物画新的一代宗风。他,无疑地将成为当代人物画走向辉煌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