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证券开户骗局】降级又遭重罚 孙树明执掌的广发证券怎么了?
这对本已处在水深火热环境中的广发证券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近期证监会公布的2019年证券公司分类评价结果显示,相较去年,优秀的券商变少了,从12家下滑到10家,分别为国信证券、天风证券、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华泰证券、平安证券、招商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证券和中信证券,而去年还在此阵营的广发证券则连降两级,直接跌落至“BBB”级别。
虎符财经查阅公开资料了解到,券商公司评级分为A-E五个大级别,每个大级别下分成三个小级别,其划分反映公司在行业内市场竞争力、合规状况和风险管理能力的整体水平。
一般A类公司属于优秀,B类公司属于良好,评级越靠前意味着经营成本越小,获取新业务的机会越多,包括缴纳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具体比例,股票质押规模、场外期权业务的开展、债券主承销业务资格、证监会监管资源分配、风险资本准备计算比例等多个方面。
以广发证券为例,从“A”评级下降到“B”评级,缴纳的风险资本准备将由基准计算标准的0.8倍上升至0.9倍;投资者保护基金缴纳比例由0.5%上升至1.5%,以2018年营业收入153亿元计算,广发证券需要多缴纳1.53亿元;股权质押业务,按照规定,分类评价结果为“B”级别的广发证券自有资金融资余额不得超过公司净资本的100%,A类则为150%。
纵观广发证券近十年来的表现,成果可谓可圈可点,8次都斩获A类奖牌,其中有7次评级为“AA”,只有2016年以及2019年的拿到“BBB”评级。
就评级下调对今年业绩的影响,虎符财经向广发证券发去了采访函,截至发稿尚未得到答复。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实际上广发证券此次评级下滑并非无迹可寻。
踩雷康美药业,海外投资巨亏
广发证券有一个“好基友”——康美药业,二者有着持续十多年的亲密互动和股权投资关系。
今年4月30日,康美药业曝出299亿财务“差错”后,广发证券迅速成为资本市场起底的对象。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01年康美药业上市之际,广发证券就身兼主承销商和上市推荐人,并在多个领域有着紧密合作,包括通过定向增发、公司债、可转债、股票质押等方式助力康美融资,出具正面肯定的督导年度报告书,担任康美药业董事长,跻身康美药业十大股东行列等。
随着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曝光,广发证券的处境岌岌可危,五一期间遭到汇丰银行将A股评级调至“减持”,节后开盘股价大幅下挫。
除此之外,广发证券还遭遇海外投资巨额亏损。
2019年3月27日,广发证券发布公告称,受外汇剧烈波动和市场流动性缺乏等因素影响,全资子公司广发控股(香港)掌管的一只对冲基金遭受了重大投资损失,巨亏金额达1.39亿美元,对公司2018年合并净利润影响为9.19亿元。
广发证券2018年财报显示,2018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52.70亿元,同比下降29.43%;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03亿元,同比下降53.25%,其中,广发控股(香港)亏损8.3493亿元。
对于该项投资的后续影响,广发证券在公告中表示,该基金的投资人以其在该基金的投资金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广发控股香港有关子公司后续存在潜在诉讼或潜在被诉讼的可能性,相关诉讼结果具有不确定性。
另据财联社报道,广发证券150亿元定增失败或与踩雷康美药业及上述海外投资亏损有关,导致二级市场反应强烈,股价持续下挫,出现“价格倒挂”现象。
这对刚刚穿越券业寒冬的广发证券来说,犹如一个定时炸弹,其背后则凸显了广发证券内控不足现象。
内控缺位,罚单不断
4月22日,广东证监局公布了对广发证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监管函,广发证券存在以低于成本价格参与公司债券项目投标的情形,违反相关法规,责令其改正,并要求广发证券加强其在债券承销业务,尤其是承揽业务环节内部控制。
往前追溯,广发证券吃罚单现象并不鲜见。
3月25日,广东证监局指出广发证券在对境外子公司管控不到位,未有效督促境外子公司强化合规风险管理及审慎开展业务等问题,责令其在今年6月30日予以改正,并严格追究导致境外子公司出现重大风险的相关责任人员责任,并要求观法证券采取措施建立并持续完善覆盖境外机构的合规管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
去年,广发证券更是在其经营过程中12次领受罚单。
频繁领受罚单背后,折射出广发证券业绩承压,特别是证券股权承销业务下滑明显的事实,以及面对150亿元定增到期失效,资本金及净资本储备继续承压,内控缺位、违规操作等问题。
2019年3月19日,广发证券官宣正式入驻广发证券大厦,乔迁仪式上,董事长孙树明致辞道:“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并为狮子点睛,祝福广发证券在新征程上宏图大展、一帆风顺。
现在看来,这一连串的糟心事怕是广发证券未曾料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