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世存节日之书】著名学者余世存携《节日之书》来宁话清明

2019-04-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南报网讯(记者 邢虹)传统节日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中国人的人情纽带,不同的节日中包含着不同的生活情绪.近日,著名学者余世存携新作<节日之书>来宁,他在书中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精髓进行了全方位讲述.清明节就要到了,余世存和南京读者分享了这个传统节日对中国人意义.清明,既是节日,又是节气.春分后的十五天左右,就是每年4月的4号到6号,天地之气再次发生变化,这一节气被称为清明.清明原本是一个春光明媚.生机盎然的时间,怎么会演变成中国人祭祖扫墓的日子呢?余世存认为,这其中包含着中国人的美

南报网讯(记者 邢虹)传统节日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中国人的人情纽带,不同的节日中包含着不同的生活情绪。近日,著名学者余世存携新作《节日之书》来宁,他在书中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精髓进行了全方位讲述。清明节就要到了,余世存和南京读者分享了这个传统节日对中国人意义。

清明,既是节日,又是节气。春分后的十五天左右,就是每年4月的4号到6号,天地之气再次发生变化,这一节气被称为清明。清明原本是一个春光明媚、生机盎然的时间,怎么会演变成中国人祭祖扫墓的日子呢?余世存认为,这其中包含着中国人的美学观念。

"跟日本人对樱花的感情一样,中国人对春天的审美也具有灿烂跟春光短暂易逝相结合的一面,中国人也会想到人生的短暂无常。春天太美了,可是春天太短暂了。这其中就有生与死的眷恋和哀伤。"

"最能解释中国人这一清明现象的,是道家。"余世存说,老子有一句话最精当地说明了中国人把清明节气过成了节日,那就是"出生入死"。"清明节气,虽然是春天了,是万物滋生出生的时候,但中国人却要求自己花上一两天来接触死亡,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中国哲学。

老子还为此演绎说,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亦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就是说,人活着的机会有十分之三,死亡的机会有十分之三,向死而生的机会有十分之三。清明节,就是中国人的出生入死,中国人的向死而生。"

余世存介绍,在古代,清明节气的时间前后还有两个两日,上巳节和寒食节。上巳节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袚褉,大自然吐故纳新,人们经过一个沉闷的冬天后要到河边清洗自己,祈福消灾。另一个节日就是寒食节,人们不生火做饭,要吃饭只能吃冷的,寒食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祭祀祖先。

到了宋代,清明和寒食逐渐合而为一,清明将寒食节中的祭祀习俗收归名下。同时,上巳节"上巳春嬉"的节俗也被合并到了清明节。到了明清以后,上巳节退出了节日系统,寒食节也已基本消亡。可以说,现在的清明节其实兼并了上巳节和寒食节两个节日的习俗。

清明节是大地回春、生机盎然的时候,人的心情也会舒展起来。此时扫墓祭祖,用孔子的话,"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祭扫活动既能体现对家庭的尊崇,又能表达对祖先的感恩。其中有庄重,有责任,有形式感。"也就是说,祭祀行为本身就是让人明白人应该有所节制,有所敬畏。

在先人面前,人不应该任性,为所欲为。不少人狭隘地以为祭祖扫墓是求祖宗保佑,忘记了祭祀更丰富的意义。比如祭祖也是向祖先交答卷的时候,自己的礼数、德行、功业如何?面对祖先能否无愧于心?能否在新的一年建功立业?这都是可以向逝者、亡者、先人报告的。"余世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