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顶山天气 九顶山岩屋隐者高人的避难所

2019-09-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作为一个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古城,邛崃过去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街巷民居.水利设施.交通设施.文物古迹.名人足迹.风俗掌故等历史遗存,构成了邛崃独特的历史文化体系.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一些珍贵的历史遗存正面临消失的危险,亟待进行抢救性挖掘,以更完整地梳理邛崃历史文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九顶山天气 九顶山岩屋隐者高人的避难所杨辉祥.凡丁.陈善兵.周小波.董伟等热心市民自发成立了邛崃田野调查小组,先后深入邛崃镇乡村组,通过走访调查,将一些我们并不熟悉的历史遗存重新纳入我们的视野.本平台已开设<邛崃

作为一个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古城,邛崃过去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街巷民居、水利设施、交通设施、文物古迹、名人足迹、风俗掌故等历史遗存,构成了邛崃独特的历史文化体系。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一些珍贵的历史遗存正面临消失的危险,亟待进行抢救性挖掘,以更完整地梳理邛崃历史文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九顶山天气 九顶山岩屋隐者高人的避难所

杨辉祥、凡丁、陈善兵、周小波、董伟等热心市民自发成立了邛崃田野调查小组,先后深入邛崃镇乡村组,通过走访调查,将一些我们并不熟悉的历史遗存重新纳入我们的视野。

本平台已开设《邛崃田野调查笔记》专栏,陆续推出田野调查小组的调查笔记。因为年深月久,受到历史遗存的散失、调查对象的记忆、文献资料的缺乏等采访条件的限制,田野调查小组的调查研究只是一个开始,我们呼唤有更多热爱邛崃的文化人士参与到邛崃田野调查队伍中来,更深入更准确更全面地挖掘、考证、梳理邛崃的历史文化遗存,助力提升邛崃文化自信,为建设“精美-邛崃”提供文化支撑。

九顶山天气 九顶山岩屋隐者高人的避难所

本专栏今天推出王勤的《九顶山岩屋:隐者高人的避难所》,以飨读者。大同乡九顶山上有个“岩屋”,还有“仙人洞”、“夫子崖”和“海云寺”,2019年2月22日,我与几位田野调查爱好者驱车前往。

“岩屋”就在“仙人洞”与“夫子崖”之间,位于九顶山第五顶,在盐井村区域内,是郑尚全大爷五十年代放羊时发现的。

九顶山天气 九顶山岩屋隐者高人的避难所

郑大爷非常热情,乐于带路,由村委的李军兄弟开车上山,“岩屋”在路过“仙人洞”百米处的岔路口。车到这里已是第五顶的大半山腰了,地势高而开阔,一眼就可看见远处的大同古镇。山坡上的樱桃树正自顾自地开着白花,树下种有花菜、莲白和火葱,两三只蝴蝶,七八声鸟鸣,郑大爷说“岩屋”就在这路边的崖壁上,并率先往下探路。

崖上长满了野草和小树,跟本无脚迹可循,悬崖峭壁,坡度基本上是九十度垂直,有恐高症者不敢正视。众人跟在郑大爷身后,一边喊郑大爷小心,一面用脚在杂草中探路,小心翼翼地随郑大爷滑到“岩屋”内,绷紧的神经才得以放松,长长地舒了口气。

这里虽没有《西游记》里的“斜月三星洞”那般神奇,也不像邛崃白鹤山的“点易洞”那般高大宽敞,却也是别有洞天。

天然形成的“匚”形岩屋,岩屋中间有一小隔断,将岩屋分隔成两间,一大一小,如两个房间,所以郑大爷称其为“岩屋”。整个岩屋呈斜状,大的房间较低,小的房间处于高处。

大的岩屋内径高2.5米,宽3.4米,长5.1米,此间分为高低两半,如跃层式楼房,高低相差约1米,高的部分似乎是放置碗筷和煮饭吃饭的地方,崖壁的拐角处有几个对应的小洞,应是插入木棍搭上木板放置餐具的地方。洞壁呈环形,半壁上有一人工开凿的石缸,可盛三百斤水,并在石壁上凿有一条约三寸宽,一寸多深的小水槽与水缸口相连,水从高处流入,水缸满后多余的水会自动流出。

因为“岩屋”在山崖壁之内,难免会有雨水流入地势低的这一部,可以看出,若遇大雨天气,雨水和石缸里漫出的水将会流到下面的大岩屋,这里约有6平方米,应是作地铺睡觉的地方,但下雨天雨水流入,将无法睡觉。

岩屋早已无人居住,地上有厚厚一层蝙蝠粪、泥沙和腐乱的树叶。我们找来一根枯枝,在地上拨了几下,发现地面被人凿有水槽。再用树枝清理粪土,竟然刨出五根水槽来,横的两根较短,竖的三根较长,呈“曰”字形。

水槽直通洞外峭壁,峭壁陡直,虽非万丈深渊,人掉下去后也难有生还的可能,从痕迹上判断,在此悬崖边上曾经应有过栏杆一类的东西。

郑大爷说这是从前绑肥猪(绑票)的藏身之地。假如真是那样,那也应该是附近之人所为,因为这岩屋不仅在悬崖之上,而且在草木的遮当之中,若不是像郑大爷放羊一样无意中发现,站在任何位置也是看不见的,用作绑票藏人之所确实难以发现。

然而,经对小岩屋的认真观察,认为极有可能是隐士藏身修行之所在。

小的那间岩屋内径高2米,2米长,顶宽只有1.3米,地面尚有近一米宽的空地未被岩石遮住,此处可以晒晒树叶漏下的花花太阳,可能是看书休息的地方。把小岩屋和大岩屋隔断的这半面石壁上用錾子錾有六七寸深的小窟,一尺宽,一尺多高,正好可以放书籍。

正面石壁上刻有楷书“道远”二字,两个字共长40cm,宽24cm,锋如刀,点似锤,刚劲有力,其书法与雕刻皆非平凡之人所为,此字刻于咸丰九年(即公元1859年,是年,正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大沽口大败英法美舰队),落款为“李一舟题”。

李一舟何许人也?查阅资料无果,但是,仅凭“道远”二字,无论从书法和雕工上看,都不是一般草莽之人所为,何况“道远”二字有多种解释,可说“任重道远”;可说“得道尚远”;也可说“道路尚远”;也可理解为“路慢慢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些哪里是山匪可以明白的,当然也不排除有文化的强人。

旁边还刻有一方文字,字体较小,长了一层薄薄的苔藓,很难辨认,加之天色已晚不便久留,那一方小字并未辨认出几个便返回了,相约改日再来。

3月4日下午,我们再次来到“岩屋”,同时打开手机电筒左右照射,认真分析,约一个多小时,终于从光的折射和刻痕的阴影中识别出文字来,字体俊秀,力道刚毅,雕刻遒劲酒脱,干净利落,全文如下:

趋利避世,贤哲不免,况我吾人乎,昔孔子微服,少伯泛湖,其明证也,今者妖氛竞起, 民不聊生,思而以避之,因为岩屋数间,以安先灵,以全民命云(疑为“也”)。同治二年(1863年。是年6月,翼王石达开兵败大渡河)立夏日过唐书。

全文为竖行,从右到左共十二行,总长36cm,宽24cm,落款“过唐书”,括号里的文字是我加上去的,以说明当时背景。通读全文,共66个字,文字优美,引经据典,将来龙去脉交待得非常清楚。大意是世道太乱(外强入侵,内乱四起),此人就学范蠡入山避祸,此人可能曾经在某个政权为官,而且饱学多闻,否则不敢以孔子、范蠡相比。

又有“妖氛四起”一句,太平天国起义军就被清廷骂为妖军,看来此人不是在太平天国为官,而是在清廷。但又有“以安先灵,以全民命”句,说明他此时已无官职,极有可能已被灭门,独自逃生躲进深山,这才有了“以安先灵,以全民命”之说。

“道远”二字乃李一舟于咸丰九年(1859年)刻上去的,那66个文字是过唐于(1863年)刻的,相隔4年,那么李一舟是谁?过唐又是谁?或者这“过唐”与“李一舟”是不是同一个人?“过唐”是否是“李一舟”的号?这些都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无论他们是一人还是二人,都不是泛泛之辈,又都看破红尘或隐世避祸,总之是不闻世事的隐居者。

此处下有“仙人洞”,旁有“夫子崖”,山顶上有“海云寺”,确是一个避世修身之所在,正如文中所言“思而避之,因为岩屋数间,以安先灵,以全民命也。”

由上面这些文字可以推断,大同“岩屋”此前应该不是“绑肥猪”的藏身地,而是隐者高人的避难之所。

作为一个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古城,邛崃过去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街巷民居、水利设施、交通设施、文物古迹、名人足迹、风俗掌故等历史遗存,构成了邛崃独特的历史文化体系。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一些珍贵的历史遗存正面临消失的危险,亟待进行抢救性挖掘,以更完整地梳理邛崃历史文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杨辉祥、凡丁、陈善兵、周小波、董伟等热心市民自发成立了邛崃田野调查小组,先后深入邛崃镇乡村组,通过走访调查,将一些我们并不熟悉的历史遗存重新纳入我们的视野。

本平台已开设《邛崃田野调查笔记》专栏,陆续推出田野调查小组的调查笔记。因为年深月久,受到历史遗存的散失、调查对象的记忆、文献资料的缺乏等采访条件的限制,田野调查小组的调查研究只是一个开始,我们呼唤有更多热爱邛崃的文化人士参与到邛崃田野调查队伍中来,更深入更准确更全面地挖掘、考证、梳理邛崃的历史文化遗存,助力提升邛崃文化自信,为建设“精美-邛崃”提供文化支撑。

本专栏今天推出王勤的《九顶山岩屋:隐者高人的避难所》,以飨读者

“岩屋”就在“仙人洞”与“夫子崖”之间,位于九顶山第五顶,在盐井村区域内,是郑尚全大爷五十年代放羊时发现的。

郑大爷非常热情,乐于带路,由村委的李军兄弟开车上山,“岩屋”在路过“仙人洞”百米处的岔路口。车到这里已是第五顶的大半山腰了,地势高而开阔,一眼就可看见远处的大同古镇。山坡上的樱桃树正自顾自地开着白花,树下种有花菜、莲白和火葱,两三只蝴蝶,七八声鸟鸣,郑大爷说“岩屋”就在这路边的崖壁上,并率先往下探路。

崖上长满了野草和小树,跟本无脚迹可循,悬崖峭壁,坡度基本上是九十度垂直,有恐高症者不敢正视。众人跟在郑大爷身后,一边喊郑大爷小心,一面用脚在杂草中探路,小心翼翼地随郑大爷滑到“岩屋”内,绷紧的神经才得以放松,长长地舒了口气。

这里虽没有《西游记》里的“斜月三星洞”那般神奇,也不像邛崃白鹤山的“点易洞”那般高大宽敞,却也是别有洞天。

天然形成的“匚”形岩屋,岩屋中间有一小隔断,将岩屋分隔成两间,一大一小,如两个房间,所以郑大爷称其为“岩屋”。整个岩屋呈斜状,大的房间较低,小的房间处于高处。

大的岩屋内径高2.5米,宽3.4米,长5.1米,此间分为高低两半,如跃层式楼房,高低相差约1米,高的部分似乎是放置碗筷和煮饭吃饭的地方,崖壁的拐角处有几个对应的小洞,应是插入木棍搭上木板放置餐具的地方。洞壁呈环形,半壁上有一人工开凿的石缸,可盛三百斤水,并在石壁上凿有一条约三寸宽,一寸多深的小水槽与水缸口相连,水从高处流入,水缸满后多余的水会自动流出。

因为“岩屋”在山崖壁之内,难免会有雨水流入地势低的这一部,可以看出,若遇大雨天气,雨水和石缸里漫出的水将会流到下面的大岩屋,这里约有6平方米,应是作地铺睡觉的地方,但下雨天雨水流入,将无法睡觉。

岩屋早已无人居住,地上有厚厚一层蝙蝠粪、泥沙和腐乱的树叶。我们找来一根枯枝,在地上拨了几下,发现地面被人凿有水槽。再用树枝清理粪土,竟然刨出五根水槽来,横的两根较短,竖的三根较长,呈“曰”字形。

水槽直通洞外峭壁,峭壁陡直,虽非万丈深渊,人掉下去后也难有生还的可能,从痕迹上判断,在此悬崖边上曾经应有过栏杆一类的东西。

郑大爷说这是从前绑肥猪(绑票)的藏身之地。假如真是那样,那也应该是附近之人所为,因为这岩屋不仅在悬崖之上,而且在草木的遮当之中,若不是像郑大爷放羊一样无意中发现,站在任何位置也是看不见的,用作绑票藏人之所确实难以发现。

然而,经对小岩屋的认真观察,认为极有可能是隐士藏身修行之所在。

小的那间岩屋内径高2米,2米长,顶宽只有1.3米,地面尚有近一米宽的空地未被岩石遮住,此处可以晒晒树叶漏下的花花太阳,可能是看书休息的地方。把小岩屋和大岩屋隔断的这半面石壁上用錾子錾有六七寸深的小窟,一尺宽,一尺多高,正好可以放书籍。

正面石壁上刻有楷书“道远”二字,两个字共长40cm,宽24cm,锋如刀,点似锤,刚劲有力,其书法与雕刻皆非平凡之人所为,此字刻于咸丰九年(即公元1859年,是年,正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大沽口大败英法美舰队),落款为“李一舟题”。

李一舟何许人也?查阅资料无果,但是,仅凭“道远”二字,无论从书法和雕工上看,都不是一般草莽之人所为,何况“道远”二字有多种解释,可说“任重道远”;可说“得道尚远”;也可说“道路尚远”;也可理解为“路慢慢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些哪里是山匪可以明白的,当然也不排除有文化的强人。

旁边还刻有一方文字,字体较小,长了一层薄薄的苔藓,很难辨认,加之天色已晚不便久留,那一方小字并未辨认出几个便返回了,相约改日再来。

3月4日下午,我们再次来到“岩屋”,同时打开手机电筒左右照射,认真分析,约一个多小时,终于从光的折射和刻痕的阴影中识别出文字来,字体俊秀,力道刚毅,雕刻遒劲酒脱,干净利落,全文如下:

趋利避世,贤哲不免,况我吾人乎,昔孔子微服,少伯泛湖,其明证也,今者妖氛竞起, 民不聊生,思而以避之,因为岩屋数间,以安先灵,以全民命云(疑为“也”)。同治二年(1863年。是年6月,翼王石达开兵败大渡河)立夏日过唐书。

全文为竖行,从右到左共十二行,总长36cm,宽24cm,落款“过唐书”,括号里的文字是我加上去的,以说明当时背景。通读全文,共66个字,文字优美,引经据典,将来龙去脉交待得非常清楚。大意是世道太乱(外强入侵,内乱四起),此人就学范蠡入山避祸,此人可能曾经在某个政权为官,而且饱学多闻,否则不敢以孔子、范蠡相比。

又有“妖氛四起”一句,太平天国起义军就被清廷骂为妖军,看来此人不是在太平天国为官,而是在清廷。但又有“以安先灵,以全民命”句,说明他此时已无官职,极有可能已被灭门,独自逃生躲进深山,这才有了“以安先灵,以全民命”之说。

“道远”二字乃李一舟于咸丰九年(1859年)刻上去的,那66个文字是过唐于(1863年)刻的,相隔4年,那么李一舟是谁?过唐又是谁?或者这“过唐”与“李一舟”是不是同一个人?“过唐”是否是“李一舟”的号?这些都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无论他们是一人还是二人,都不是泛泛之辈,又都看破红尘或隐世避祸,总之是不闻世事的隐居者。

此处下有“仙人洞”,旁有“夫子崖”,山顶上有“海云寺”,确是一个避世修身之所在,正如文中所言“思而避之,因为岩屋数间,以安先灵,以全民命也。”

由上面这些文字可以推断,大同“岩屋”此前应该不是“绑肥猪”的藏身地,而是隐者高人的避难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