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春归何处 王树山书法《清平乐·春归何处》宋代/黄庭坚
这是一首惜春词,表现作者惜春的心情。上片惜春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下片惜春之无踪影可以追寻。用笔委婉曲折,层层加深惜春之情。直至最后,仍不一语道破,结语轻柔,余音袅袅,言虽尽而意未尽。作者以拟人的手法,构思巧妙,设想新奇。
创造出优美的意境。其实,这首惜春词,何止是对春的珍惜,更是对昔日朝堂名仕济济生活的留恋和怀念。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蔡京当权后,假托“绍述”名义,独揽大权,废除原来科举法,篡改朝廷法治,加害元祐朝臣。
不过几日,朝堂上下往日景象一去不复返,变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也就是在这个背景下,黄庭坚被蔡京等人陷害贬谪宜州,这首词便是他在贬谪途中所作。所以说这首词是一首悲情词,词人不明白为何会出现这种局面,在这种局面下,自己更是无能为力。就像春天逝去一样,不会再回来了,起码自己看不到了。而这种绝望和惆怅化作了这首惜春词。
整首词将春拟人化,上阕通过“归”、“行路”、“唤取”、“去处”等词的运用,将春富于变化、行色匆匆的表现描绘出来。一方面体现出春的活泼好动,另一方面也展现出黄庭坚对春的留恋和喜爱,对春即将逝去表现出了深深的不舍之情。黄庭坚将春描写的如同亲人一般,寻找它的踪迹,想要与春同住,从词句中流露出的惆怅伤感,展现出了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黄庭坚从上阕中的假想中苏醒,自是没人能够知晓春究竟去了哪里。然而作者又有孩子气的一幕,执着的追求春的去处,甚至去“问取黄鹂”,词意曲折婉转。虽然黄鹂总是同春一起出现,但用“蔷薇”对比“黄鹂”意在说明无人能解其意。黄庭坚的种种奇妙想象,被残酷的现实打击,随着因风飞过的黄鹂远去,也象征着春天将不再回归。这里意做时光已逝,青春不在的伤感。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黄庭坚书法独树一格,为“宋四大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