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亚那华人】圭亚那华侨华人概述

2019-11-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圭亚那合作共和国位于南美洲北部.面积21.49万平方公里,人口80多万.居民中57%信奉基督教,33%信奉印度教.首都乔治敦.英语为官方语言和通用语.1831年沦为英国殖民地.1966年宣布独立,1970年改称现国名.英属圭亚那于1834年废除奴隶制后,种植园主需要新的劳动力市场.英国政府于1844年1月颁布"关于促进中国劳工输入英属圭亚那的条例".1853年2801名契约华工到达英属圭亚那,他们在种植园从事繁重的农业劳动,过着奴隶般的生活,每天劳动16小时以上.[圭亚那华人]圭亚那华

圭亚那合作共和国位于南美洲北部。面积21.49万平方公里,人口80多万。居民中57%信奉基督教,33%信奉印度教。首都乔治敦。英语为官方语言和通用语。1831年沦为英国殖民地。1966年宣布独立,1970年改称现国名。

英属圭亚那于1834年废除奴隶制后,种植园主需要新的劳动力市场。英国政府于1844年1月颁布“关于促进中国劳工输入英属圭亚那的条例”。1853年2801名契约华工到达英属圭亚那,他们在种植园从事繁重的农业劳动,过着奴隶般的生活,每天劳动16小时以上。

【圭亚那华人】圭亚那华侨华人概述

因华工吃苦耐劳,安分守己,种植园主要求殖民政府进一步立法,大规模从中国进口劳动力。1857年7月英国政策委员会通过“关于鼓励从中国移民的条例”,派遣移民代理人,在厦门、广州、香港、澳门等地设立移民站,大批招收华工。“中英天津条约”和“中英和平友好条约”为英国殖民主义者从中国拐骗劳工大开方便之门。一批批华工被装上船运往英属圭亚那。到1891年,英属圭亚那共有华侨2475人,1911年增至2622人。

华工最初主要种植甘蔗和稻壳,后因环境恶劣,不少华工回国,部分人移居别国。有的华工在契约期满后,经努力获得自由经商和垦植的权利。也有一些华侨从事烧炭、掘金、砍柴等。据中国官方统计,到1930年,英属圭亚那华侨人数为2300人。

1970年据圭亚那政府统计,圭亚那的华侨华人共有4678人,占圭亚那总人口的0.65%。20世纪80年代,由于圭亚那经济困难,华侨华人纷纷移往加拿大、美国、英国等地,同时也有一些人从中国大陆移居圭亚那。1998年圭亚那华侨华人约为6500人。他们主要分布在首都乔治敦及沿海城乡。

圭亚那自称是“6民族国家”,这6个民族是:印度人、非洲人、印第安人、华人、欧洲人和混血种人。圭亚那人口总数为74.7万人(2013年统计数),其中43.5%为印度裔,30.2%为非洲裔,16.7%为混血种人,9.

1 %为印第安人。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公里3.4人。现在圭亚那的华侨华人大约2000-3000人左右,约80%居住在首都乔治敦,其余分布在新阿姆斯特丹市、林登市和埃塞奎博河等地区。钟亚瑟(Raymond Arthur Chung)。

1918年1月10日出生。是圭亚那独立后的首任正式共和国总统,于1970年3月17日至1980年10月6日出任该国总统一职。他也是首位亚洲国家以外的华裔(客家人)总统。

在他担任总统期间,总统只是圭亚那的象征式元首,实权由时任总理的福布斯·伯纳姆(Linden Forbes Sampson Burnham,Forbes Burnham)掌握。2008年6月23日逝世。 圭亚那华营商业有400多家,包括杂货、百货、五金电器、餐馆、食品店、茶室、洗衣店、电影院、旅游业以及进出口贸易业等。还有几家养鸡场及菜园。

华侨华人为圭亚那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圭亚那政府赞扬“中国移民为发展圭亚那水稻、甘蔗、淘金、木材、矿业等做出重要贡献,为圭亚那写下自力更生从事发展的历史”。

土生华裔主要经商,也有少数人当医生、法官、律师、国营公司经理、外交官、议员等,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从政华裔以圭亚那第一任总统阿瑟?锺为杰出代表。

华人办有华文《中国日报》和《南风日报》,创刊年月不详。直属于中华会馆的中华俱乐部是老年华侨华人聚会的场所,俱乐部备有华文报刊供群众阅读。

1985年9月成立的业余华文学校主要接收中华会馆会员的子女,学生最多时达130人。因华人大量迁移美国、加拿大,学校一度停办,1987年3月复办,学生约2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