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车司机 清明将至 殡葬车司机讲述行业变迁人生五味

2019-05-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春雨潇潇,清明将至.在这个祭祀先人.追忆故人的节日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与逝者从不相识,却用专业的精神让逝者有尊严地走好"最后的旅程",他们就是殡葬工作者.这些人中,殡葬车司机的工作比较特殊,他们搬运遗体,干着最苦最累的活,"让两个世界的人都满意".同时,他们又是一个经常被忽视的群体.殡葬车司机 清明将至 殡葬车司机讲述行业变迁人生五味清明节到来之际,档案柜记者走近殡葬车司机,倾听他们讲述殡葬运输行当的变迁,以及背后的酸甜苦辣.人生五味.最早,常州市殡仪馆从事遗体运

春雨潇潇,清明将至。在这个祭祀先人、追忆故人的节日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与逝者从不相识,却用专业的精神让逝者有尊严地走好"最后的旅程",他们就是殡葬工作者。

这些人中,殡葬车司机的工作比较特殊,他们搬运遗体,干着最苦最累的活,"让两个世界的人都满意"。同时,他们又是一个经常被忽视的群体。

殡葬车司机 清明将至 殡葬车司机讲述行业变迁人生五味

清明节到来之际,档案柜记者走近殡葬车司机,倾听他们讲述殡葬运输行当的变迁,以及背后的酸甜苦辣、人生五味。

最早,常州市殡仪馆从事遗体运输工作的都是外地人,运输工具是板车

今年56岁的谢庆田是常州市殡仪馆的一名普通殡葬车司机,他25岁开始从事这项工作,至今已有31年。

殡葬车司机 清明将至 殡葬车司机讲述行业变迁人生五味

目前,在常州市所有殡仪馆殡葬车司机中,他是工作时间最长的一位,对该行业的历史变迁掌握得非常清楚。为此记者请他梳理一下常州市殡葬运输行业的发展变化。

据他介绍,上世纪五十年代,常州市已出现殡葬运输。"当时,社会上流行土葬。只有少部分遗体才被运到市殡仪馆,进行火化。"

殡葬车司机 清明将至 殡葬车司机讲述行业变迁人生五味

他从师傅和前辈们口中得知,那时候,人们瞧不起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对他们也都唯恐避之不及。所以,市殡仪馆第一代从事遗体运输的,没有常州本地人。他们不是来自苏北,就是来自安徽等外省,且都生活贫困。

谢庆田说,那时候条件有限,运输遗体的工具是板车。再加上当时道路不像现在这么平坦,运输费力费时。

殡仪馆一位工作人员的父亲就是第一代"殡葬车司机",他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父亲拉板车到长江边运一具遗体,目的地是青龙高士桥殡仪馆。来回几十公里路,他父亲走了一天时间。

人力三轮车、偏三轮车、三轮卡车、面包车,随着时代发展更新换代

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常州市殡葬运输工具开始"升级",从两个轮子的板车换成了人力三轮车。这时候,车队开始出现常州本地人的身影。

"有了三轮车,运输车队活动的范围比原来大了很多,运输效率大大提高。这项工作比最初轻松了不少,再加上待遇的提高,所以本地人也开始加入到这个行当中来。"谢庆田说。

从人力三轮车开始,遗体运输的工具开始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更新换代。据介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常州市殡仪馆殡葬车队开始出现三轮卡车、改装偏三轮等运输工具。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殡葬车开始升级为面包车。"我来之前,车队就已经有了两辆杂牌的面包车。"谢庆田回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车队运输条件开始进一步改善。他清晰地记得,当时车队增加了两辆新的兰陵牌面包车,这让他和同事高兴了好一阵子。

"但是,车上没有空调。和现在比,车子故障也比较多。"他记得,当时干活的时候,夏天车里非常热,冬天车里非常冷。尤其是夏天,车里太热,一些遗体散发出气味,非常难闻。

这还没什么,最让他和同事害怕的是干活时,车子突然抛锚。"家属一般会跟在车上,有少数家属比较迷信,觉得车子出问题了不吉利,就会对我们恶语相向。"

这几年,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区域的扩大,殡葬运输工具也得到了进一步改进,市殡仪馆殡葬车队从最先二辆特种殡葬面包车,发展到目前的十辆新式面包车,基本上杜绝了运输中出现故障的情况,满足了市区及周边地区老百姓的特殊需求。

以前通讯不发达,殡葬车司机只上白班,现在24小时随时待命

今年53岁的成义付是市殡仪馆殡葬车队的队长,他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加入车队的。据他回忆,最初,车队只上白班,且按时上下班。

"在那个电话还不普及的年代,联系我们基本上都是通过固定电话。所以,人们联系车队就不太方便,尤其是晚上,我们基本上没有活。"

随着BP机、手机等移动通讯的迅猛发展,再加上和公安110建立了联动机制,市殡仪馆殡葬车队的任务越来越多。

成队长回忆,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车队队员开始轮流晚上值班,其他队员保证24小时随时待命,过年过节也不休息。

近年来,由于车队安全运行无事故,服务接送体贴周到,得到职工及治丧群众的一致好评,车队列为服务品牌,被单位命名为"96444阳光车队"。

据介绍,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殡仪馆殡葬车队任务量达到顶峰,但车队队员数量还和以前一样一直保持在4人左右。那时候,最多的时候,每人每月平均要接运约150具遗体。司机们也都成了"活地图",对每个乡镇、村庄的地理位置了如指掌。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随着社会车辆进入殡葬运输行业,市殡仪馆殡葬车队的业务开始受到冲击。据介绍,目前市殡仪馆殡葬车队的业务量占全市的四分之一左右。

几十年来,干这一行的,除了过心理关,最难的就是找对象

"想干这一行,心理素质肯定要过硬。"谢庆田说,这些年中,做殡葬车司机这一行,能做长久的凤毛麟角,少之又少。

据他回忆,他从溧水老家到常州,和师傅跟车的第一天就开始"打退堂鼓",想着回家。他记得,那次是到312国道附近拉几具在车祸中丧生的市民遗体。"我第一次看到惨不忍暏的场景,腿直打哆嗦,直想吐。我壮着胆子帮师傅打下手,清理遗体,硬着头皮完成了第一次出车。"

之后几天,他一直睡不着觉,便提出不干了,想回家。"三十年前,司机都是‘离地三尺,高人一等’,很吃香。而且家人也劝我回家,做其他行业的司机。"

师傅的一句话,把他拉了回来。"师傅说,这事情总归需要人做。大家都不来做,谁做呢?"在师傅的鼓励下,他才慢慢坚持了下来。

但是,想在这一行一直坚守谈何容易。大家除了过心理关,还要过感情关。

所谓"感情关"就是找对象。成义付和谢庆田介绍,几十年来,找对象困难一直困扰车队队员。"干这一行的,都是很晚结婚,一般都要靠近30岁。二三十年前,这个岁数结婚属于很另类了。"成义付说,之前有些队员申请调离,最主要原因就是为了找对象。

最怕问"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最伤心的是不少亲朋走动少了

50岁的朱建东在市殡仪馆担任殡葬车司机已有6年时间,几年间,他凭着一腔干劲成为"96444阳光车队"出车量最高的人,并受到市殡仪馆党支部的嘉奖。

6年里,面对的工作无论多么复杂,任务多么艰巨,他都能圆满完成。但是,一到交际场合,他心里就犯怵。因为,他最害怕别人问他的职业。"别人问我,我一般回答在民政部门工作,但遇到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我就不知道怎么办。"因为,他担心自己的职业引起别人的不适,会觉得尴尬。

谢庆田就曾遇到过特别尴尬的事情。在一次聚会中,他无意中说出了自己的工作,有些人得知后,就借各种理由,坐到其他桌子上去了。"虽然,现在人们的观念越来越开放,但对我们的不理解和偏见还多少存在。"所以,他认为,这种偏见也是现在车队"青黄不接"的原因——车队都是45岁以上的"老人",年轻人不愿加入。

作为一名殡葬车司机,不少人反映现在亲朋好友间走动的越来越少了。朱建东就表示,他特别害怕过年过节。这倒不是因为加班,而是因为一些亲戚朋友和他的走动越来越少,这让他心里有些不舒服。朱建东感慨,这几年,能和他坐在一起聊天喝茶的屈指可数。

"但也有温暖的事情。比如,一些家属很理解我们的工作,对我们表示感谢。所以,我经常和家人说,虽然我们的待遇很一般,但这些理解和感谢促使我一直干下去。"朱建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