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漪丽有自己的孩子吗】致敬巫漪丽:生命无可企及的高度
《经典咏流传》中,88岁的她,弹奏经典名曲《梁祝》。她,就是我国第一代钢琴家巫漪丽。
说实在的,对于音乐,尤其高雅音乐,我并不太懂。但这期节目中,钢琴家巫漪丽有两个点令我震撼并感动不已。
越是厉害的人,越是那么低调。成熟的稻穗总是弯腰、低头的。简单要求中,我看到老人灵魂的高贵。
而她弹了一首整整59年的曲子,仅为台上10分钟,她竟然狠狠练了2天时间。88岁的老人如此执着坚守,让我唏嘘。
试想,芸芸众生中,有几个人能有如此执着,如此坚守,又是如此认真呢?远的不说,就看看我们的读书营就知道了。如果每位老铁都有老人身上十分之一的精神,我想每个人都可以精进的,都可以破茧成蝶。
很多事情,不是你不能,不是你不行,而是你缺少一颗执着而坚守的心,一颗对事业认真而专注的心。或许,面对老人,我们每个人灵魂深处的那个“小”会被压榨出来。
或许,巫漪丽的生命高度我们无法企及,但我们可以努力。我们做不到巫漪丽的这份匠心,但我们可以专心。从老人身上,我重新发现自己努力的方向。不管是工作,还是读书营,成“家”几乎不可能,那就先成为“匠”,一步一步坚实地朝前走,向着既定目标靠近,哪怕失败也没有关系,因为我已经历过。
一组对话,扎心,也压榨出我灵魂深处的“小”来。回望自己走过的教育之路,我从来没有巫漪丽这般从容过。甚或,从没有想过,教育也是用来影响或改变生命的。
曾经,为生源而战。生源质量,绝对可以定位一所学校的未来。我们学校经历招生考试录取即择优选拔,到推荐招生,到电脑派位,再到划片招生,生源质量每况愈下,学校口碑也呈下降趋势。
而当时,我们不惜人力、物力、财力,为争夺好的生源。当时学校口碑甚好,争夺生源基本水到渠成,只要想要的学生,没有不来的。那几年,学校真是登峰造极,处于全市同类学校遥遥领先地位。
那个时候,我也参与期间,从未想过更长远的东西。学生学得好,也就意味着我们教得好。实际上呢?
曾经,为成绩而傲。每年中考成绩发布,学校考取重点高中的人数便新鲜出炉,宣传大战已然开启。名校优势更优,弱势学校更弱,基本成为恶性循环。
即使招生制度发生了改变,即使考取重点高中的个数发生了变化,但学校固有的位次基本没有改变。因此,评价一所学校的优劣,基本就是看考取重点高中的人数以及高分人数。从某种意义上说,考试分数,还是硬通货。
当宣传辉煌成绩时,我们可曾想过,还有那么多的大多数。似乎从来都没有人去想过。
想想我自己何尝不是如此?前几年,我喜欢谈谈过去辉煌业绩,谈谈值得我骄傲的学生。离开那几位值得骄傲的学生,我的教育生活似乎就毫无意义。
如今,一记响亮的耳光。巫漪丽老师的话语,彻彻底底敲醒了我。曾经,我以为自己已经做得足够好了,因为我深受学生喜爱,且成绩不差。现在想想,我很惭愧。很长的一段时间,我的眼里也只有分数,我的心里也只有成绩好的学生。
我真正开始改变于2011年。生源的彻底变化,让我对教育多了些许思考。抓少放多,无疑是对学生犯罪,而我坚守的良心底线也绝不允许我这么做。
顺应形势,我提出年级管理方略——低起点教学,高标准管理,零距离服务。教学起点降低目的为带走更多的学生;管理高标准的目的就是不管成绩如何,一视同仁;服务零距离对接的是学生与家长。基于此,那届学生整体非常不错,低分人数没有,且多数有学校上,尤其是别人眼里的所谓的差生,他们都有很好的去处,这一点,我非常开心。
记得当时有个男孩,歌唱得特别好,但学习特别差。我就针对他的特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将他推上前台,比如元旦汇演,比如年级宣誓领唱。这孩子仿佛从此找到了自己,后来通过唱歌考上了大学,再后来,他开始自己的驻唱演出。据说,发展得很好。或许,唱歌,就是上帝为他准备的那枝矮树枝吧。现在想想,如果我不给锻炼的机会给他,他的人生可能会重新改写。
也正是从那届起,我的眼里虽然还会有分数,但更多的是学生。没有人的教育是毫无意义的,不要分数的教育是不可行的。我必须从这两者之间选择平衡点,一手抓分数,一手抓学生,但是在学生与分数发生矛盾冲突时,我会义无反顾地选择学生。
庆幸的是,我已在改变的路上走了很久。如今聆听耄耋老人的肺腑之言,我更坚定我的改变是正确的。
教育不是用来炫耀辉煌的,教育是用来影响人生的。
匠心,让人走远;音乐,改变生命;教育,影响人生。未来的路上,我需要继续改变并极致践行。我改变不了教育的大环境,但我可以影响教育的小天地;我改变不了学生的命运,但我可以影响学生生命的进程。
教育,是良心活,我以及我们必须像巫漪丽老师那样去坚守,去爱每一个学生,去打开他们生命的无限可能。哪怕我的学生将来就是一介农民、一个打工者等,只要堂堂正正,我就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