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和平历史三部曲】编剧刘和平:为这些历史人物洗白?我没有动机
他被誉为中国电视剧界的“金牌编剧”,获得多个电视剧奖的“最佳编剧”。他曾舍名利,舍浮华,正值“黄金时期”却毅然决然辞官写作。他在创作上处处为难自己,只希望在观众眼中收获他想得到的。在“粗制滥造”远多于精华的中国电视剧界,他的名字即意味着质量的保证。
从《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到《北平无战事》,他的笔下写尽了王侯将相、千古江山。无论是无人理解的君王,斗争失败的臣子,还是忍饥挨饿的百姓,细看下去,却都是一幅众生皆苦的画卷。
他常怀悲悯之心,哀民生之多艰。现在走进由舍得酒业与凤凰网联合推出的时代人物思维对话节目《舍得智慧讲堂》,听著名编剧刘和平讲述他是如何走上创作之路。
本期嘉宾:编剧刘和平
戏园里耳濡目染短暂的快活时光
1953年,刘和平出生于湖南衡阳,母亲是湘剧演员,父亲曾是一名记者后到剧团做编剧。成长于这样一个戏剧之家,他曾经有过一段无比快活的少年时光。
在每个月色明媚的夜晚,刘和平总是兴致勃勃地来到戏台子前,看着“粉墨登场”的生旦净丑在“文武六场”的音乐声中,演绎着一段段传奇故事。少年的眼睛在戏台与戏台两侧的字幕间不断游移,对戏剧的热爱在眼中微光乍泄。
刘和平接受《舍得智慧讲堂》采访
除了爱看戏,那时刘和平还喜吹笛子。没有人教他,他就自己摸索,记下广播里的音乐节奏、旋律,一遍遍琢磨,直到达到独奏水平。
想要让自己更专业,当时只有七岁的刘和平给自己找了一位演奏老师。为了拜师,小小年纪的他带着一根笛子,跑到当时的衡阳广播乐团门口。听到里面在排练,刘和平便站在门口等着,一直等到了晚上五点多,才见到人们口中搞笛子独奏特别有名的“杨胖子”。
“我还记得杨老师推着个自行车出来。我大声喊他杨胖子,他就把那个自行车停了,回头看我。我走过去,拿个笛子,我说我要拜你为师。他说你要拜我为师,还叫我杨胖子。然后跨上自行车,说上来吧,我在后面跳上去。”
回忆起这段过往,已年过半百的刘和平眼中还是溢满笑意。
饥寒交迫中长大
少年已识愁滋味
每段精彩的人生故事似乎总是难以一帆风顺。也许是在某个看似无比寻常的日子里,转折与坎坷突然出现,期待着故事里的主人公从中感悟到什么。
小学五年级,当时15岁的刘和平随父母下放到邵阳农村。而这段日子,也让他第一次真真正正地体会到了人间疾苦。
湖南的冬天,是下着雨雪的湿冷。穿着外衣,贴身的衣服依然透着湿气与寒意。因为贫穷,即使棉被变硬了,难以保暖了,家里也请不起弹棉花的师傅。
纸糊的窗户里,寒风一丝一丝地钻进来。但穷人总有穷人的生存智慧。那时,刘和平每天晚上都会用绳索把被子脚的那一头绑紧,让风不灌进来,以期挽留住些许的温暖。
除了寒冷,饥饿也常与刘和平为伴。家中米缸没有粮食,断炊是常有的事。当他提起这农村的三年,刘和平不说自己的苦,他用的是“庶民之苦”一词。庶民之苦,即普通老百姓之苦。
刘和平接受《舍得智慧讲堂》采访从自己的苦痛中出走,感悟普罗众生之苦。这也是日后,刘和平在创作中所流露的,在宏大叙事中,哀民生之多见,体味人间百态的根源所在。
在这样的艰苦中,刘和平依然没有丧失对生活的观察,他试图在疲惫生活中寻找乐趣。
“我那时候到农村有一点好,农民家里有很多搜来的书。按道理那些书应该要烧了,那些农民他不愿意烧,带回去糊墙糊窗。我就想方设法去搜索这些书籍,在农村几年反而有书。那个时候能够找到书,甚至有时候捡到一本书,都是如获至宝的感觉。”
在那时,刘和平读了人生中的第一本史书。“我的堂叔祖看到我对这方面特感兴趣就跑到楼上,拿来了一本用很多层油皮纸包着的书,他说这是你太公传下来的。” 刘和平打开一看,竟是一本《御批资治通鉴》。
于是,尚还年幼的他搬出了家中的《康熙字典》和《辞海》,将它们作为自己的工具书。白天出工,晚上便挤着时间多看会儿书。但因为家中没有钱买油,不能点灯,刘和平还跑到有灯的人家里去看书,可谓之“凿壁偷光”。
在阅读的快感中,生活的苦痛也被冲淡了一些。
从名利场里抽离
守住自己的“天窗”
1977年,恢复高考后,各个学校开始补充教师。刘和平通过招聘考试,开始了教师的生涯。他不但教语文,还教历史和音乐。为了补贴家用,还去电大和成人高考机构当起了补习老师。
刘和平
“我现在还记得,只要是我去上课,窗户外面都站满了人。只要听过我课的人,基本上电大和成人高考都能够拿到毕业证。我的课那个时候很抢手的。”
在教书育人的成就感之外,刘和平却始终感到有所缺失,“当老师永远是在拿教案讲别人的东西,创作才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只有在创作的过程中,你才会把读过的书和以往学习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因而,执教之余,他开始试着写舞台剧本。在三十多个闷热的夏夜里,刘和平伏案疾书,久经岁月的生活感悟终于在此得到释放。
刘和平 “当时把这个剧本拿给衡阳市文化局看,他们一看,局长就立刻带着科长到我们学校。后来到教育局,三天把所有手续都办了。”刘和平九年的教师生涯宣告结束,他被调入文化局。
1985年,刘和平开始担任衡阳艺术研究所的副所长,走上了官场之路。
那时的刘和平想起了自己的父亲,想起了中国人常说的一句话: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
“忠臣孝子,这是一等人。当然依着父母的愿望也是更希望你做官,望子成龙嘛。在中国的家族间,你们这个家族出没出做官的人,谁的官大,这种农耕文化的思想是很自然的事。”
与刘和平笔下追逐权力功名的帝王将相们不同,在这十五年里,作为所长的刘和平并没有感受到权力带给他的快乐,反而无形中备受束缚。
刘和平接受《舍得智慧讲堂》采访 一次,他与朋友一起参观摄影展,在展会上看见一系列名为《侘寂》的照片。照片上有古朴的旧陶器、麻布质地的围巾、粗糙简单的木门,脉络分明的枯叶。朋友告诉他,侘就是贫困、寂寞、幼拙、素雅、自然的意思,在简洁安静中融入质朴的美,而寂就是时间的光泽。
侘寂二字,给了他很大启示。而父亲的离世,让刘和平彻底决心走出官场。
终于,这么一个擅长处处为难自己的人,决定不再伺候处处让他为难的人。他决定舍功名利禄,得清闲自在。“但凡我继续下去,可能前面有名和利在等着。但是,使我不开心的我就不要。再高的职位,再多的钱,我也不要。”
辞官后,刘和平相继创作出《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北平无战事》等作品,用平民视角讲述家国君臣的宏大命题。有人感叹:“知史者未必知戏,知戏者未必知史,唯刘和平皆知。”
刘和平作品《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北平无战事》
“宿命”不是贬义词即舍即得成就自我
刘和平曾说,老天爷给他开了个天窗,他的观念是从头顶照进来。因而,人不能贪心,那些别人能得到的,别人去追求的,你要学会舍得。
每当刘和平坐在案几前创作时,他总会想起开悟的那一刹。站在寺庙前,皎洁的月亮从东山转上来,将他浑身照得通透,也照亮了火化塔前的三个字。那三个字是当修行之人涅槃火化时,佛祖在问他,你明白了吗?你懂了吗?
从此,“会也么”便留在了刘和平心间。
他现在每年都要去深山里闭关创作几个月,远离浮华的尘世,安静自己的内心。也许他曾经因为父母之愿而妥协,走上仕途;但是如今,呕心创作“和广大人民群众站在一起”的剧本,使他终得“开心颜”。
这样的状态,才是他最想要的。没有利益,只有纯粹。他明白了什么该放弃,什么该坚持。他也懂得了,舍中才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