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绅写悯农是因为】李绅《悯农诗》:农夫为何饿死在丰年?

2019-10-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这首诗又题作<古风>.李绅<悯农诗>或<古风>题下一共两首诗,这是第一首.第二首是更加有名的"锄禾日当午".这首当然也是好诗.它没有"锄禾日当午"出名的原因,主要是那首富有童趣,更适合儿童诵读.春华秋实,春种秋收,这是我国多数地区的农事规律.诗的前两句,讲的就是这个农事规律下的特定年份--丰收之年--的情景.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秋天的时候,收获万颗种子,但就粟(去壳后叫小米)这种作物而言是写实,但假如这里的"粟&quo

这首诗又题作《古风》。李绅《悯农诗》或《古风》题下一共两首诗,这是第一首。第二首是更加有名的“锄禾日当午”。这首当然也是好诗。它没有“锄禾日当午”出名的原因,主要是那首富有童趣,更适合儿童诵读。

春华秋实,春种秋收,这是我国多数地区的农事规律。诗的前两句,讲的就是这个农事规律下的特定年份——丰收之年——的情景。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秋天的时候,收获万颗种子,但就粟(去壳后叫小米)这种作物而言是写实,但假如这里的“粟”是泛指农作物,就是夸张了。至少,稻麦之类常见庄稼不是这样的投入产出比例。不管诗里的“粟”是特指还是泛指,把前两句理解为指丰收年,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对农民而言,丰收原本是好事,它意味着农家可以丰衣足食。

但是,紧接着,诗人话锋一转,转出了令人惊讶的结果:即使是丰收,即使是所有土地都种了庄稼,没有一块土地被抛荒,农民仍不免有饿死的悲惨命运。

庄稼丰收了,庄稼人却没有得到好处。劳动成果被他人剥夺的现象,自古以来都存在着。唐代诗人罗隐《雪》:“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宋代诗人《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张俞《蚕妇》“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现代作家叶圣陶先生的小说《多收了三五斗》,丰年粮食跌价,农民反而减少收入;民间流传的顺口溜“泥瓦匠,住草房;纺织娘,没衣裳;卖盐的喝淡汤;种田的吃米糠;磨面的吃瓜秧;炒菜的光闻香;编凉席的睡光床;招棺材的死路旁”,说的都是这种现象。

革命思想家卡尔·马克思也曾经指出过这种不合理的社会财富分配现象:“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丰收不多收,甚至饿死,劳动者不得分享劳动果实,面对这种奇怪现象,任何读者都不免会在心里打个问号: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极端不合理的事实呢?

唐朝伟大诗人杜甫在诗歌中揭示了其中的一些原因。《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昼梦》:“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又呈吴郎》:“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杜甫明白指出,进贡朝廷、横征暴敛、官吏索取,都是造成百姓贫穷的原因。

李绅当然没有杜甫那样的批判精神和胆识,但是,他毕竟也注意到了农夫的苦难。作为仕途通达、曾经官至宰相的士大夫,李绅能做到这样,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李绅跟元稹、白居易为同时代人,年龄相当,仕途经历也相似,而且三人之间诗歌创作上有交流切磋。元稹曾说:“予友李公垂,贶予乐府新题二十首。雅有所谓,不虚为文。予取其病时之尤急者,列而和之,盖十二而已。”白居易和了十二首,白居易又写了五十首,改名《新乐府》。

“雅有所谓,不虚为文”,可见李绅作诗是讲究现实意义的;李绅的诗歌成就虽然不能跟元稹、白居易相提并论,但是他的二十首乐府新题对元稹和白居易的“新乐府”诗歌创作却产生了直接、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