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回春的目录 扬州非遗丨卜万水:书画郎中 妙手回春
中国历朝历代创作了很多经典的书画作品,而现在还能够欣赏到前人的杰作,离不开装裱师的妙手。走近非遗,传承文化,今天跟着《新闻女生》礼鹂来认识一位坚守30多年的扬州装裱师——卜万水。
卜万水,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扬州装裱代表性传承人。深藏于彩衣街的扬州装裱研究院,目前仅有卜万水师徒二人常驻。走进屋内,扑鼻而来的是一股浓郁的浆糊味,墙上挂满了字画,师徒二人正聚精会神地对一幅画作进行装裱。
宣纸本身会吸颜色,为了画面整洁,需要将案板擦干净,不然桌上的颜色,会透到宣纸里。仔细擦干净桌子,卜万水将宣纸平铺其上,用排笔蘸取浆糊均匀地涂抹在宣纸的背面,接着再铺上一层宣纸,拿出棕刷刷齐。卜万水说,有一句话叫做“轻浆重排”,意思是浆糊要轻,就是稀,重排说的是刷子上的功夫好不好,能不能把纤维完全融合起来。
从刷浆糊到上墙,卜万水的动作一气呵成,没有一丝拖泥带水。这让人眼花缭乱的动作,只不过是装裱的第一道工序——托画芯,它指的是用浆糊在书画作品背后加托宣纸。卜万水介绍,如果画芯托不好的话,后边的工序,即使你做的再好,都不行。
一件书画作品的装裱,包括托画芯、裁活、镶嵌、覆活、砑光、配杆、上杆等主要工序。对于装裱师而言,装裱书画只是入门级的工作。对于真正的装裱师来说,修复旧物、装裱旧书画才是他们需要掌握的真正技能。卜万水告诉礼鹂,旧画作有着它们各自的灵魂,修复它们就是和原作者对话的过程。当初原作者用了什么样的纸张、什么样的笔墨,甚至是用了什么样的浆糊,在修复的过程中都要尽量做到还原。
《凌霄双绝》是国画家王板哉的佳作,由于保管不善,画面发霉泛黄,折痕破损很多。在卜万水看来,给旧书画重新装裱,就如同医生为高龄老人做手术,需要慎之又慎。卜万水介绍,修复它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意外,必备的材料一定要放在手边,预案很重要。另外,好的作品,如果没有遇到良工,宁愿不做,如果找一个不相干的人去做,就相当于庸医在看病,无异于杀人。
三天后,当礼鹂再次见到这幅画,卜万水已经将破损的边框裁去,并将画作放在水里泡了两天。他用毛巾卷在画的背面反复滚动,又用手指缓缓搓揉,不一会儿,画背面的一层纸被一点点撕开。卜万水介绍,这道步骤叫做揭裱,把原始装裱的已经破了、拉力不强的纸,给它换掉。先把它揭掉,才能换上新的纸上去。
揭裱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如果揭不好,画芯就坏了。揭裱之后,就进入“接补”、“全画”的阶段,为了尽可能还原,卜万水需要找到与原作相近的纸补全破损处,再补全画作。
经过几步修复,这幅画作已经初显昔日的光彩。装裱修复是一件“急不来”的事情,快则一两个星期,慢的话可能需要好几个月。“三分画,七分裱”,装裱师在古代被称为“书画郎中”,卜万水的双手已经拯救了无数字画。市民卢先生说,他以前有张画,整个都废了,经过卜老师的装裱后,现在和新的一样,所以他和长辈们有什么东西,都喜欢拿到这里来,听听卜老师的讲解。
扬州自古人文荟萃,书画艺术的兴旺也促进了装裱艺术的繁荣。扬州装裱与苏派、京派并立,2009年6月被纳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卜万水认为,扬州人更擅长修绢,绢是最难修的,因为陈丝如烂草,苏派更善于修纸,京派最大的特点则是富丽堂皇。
卜万水1986年进入扬州工艺厂,师从装裱大师虞瑞华。卜万水介绍,他学到三年的时候,觉得什么都会做了。做到五六年后,他开始到南方去闯荡,那时候他看到一些老的东西,才感觉远远不够。
卜万水认为,装裱师绝不只是一个深埋于粽刷和浆糊里的匠人,而是要有一定的审美水平和艺术鉴赏力。当知识丰富了后,再回到技艺,才明白技艺并没有那么重要,理念才更重要。
对于装裱,卜万水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目前,掌握“扬派”装裱技艺并从事这项工作的不足10人。近年来,卜万水收过不少徒弟,但真正带出师的寥寥无几,唯一让他欣慰的就是徒弟小王还陪他坚守着。小王说,有得有失,虽然挣钱不多,但都是人生的阅历。
在卜万水眼里,书画和文物都是有生命的,装裱就要有对生命的敬畏之心,要有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其实,任何行业都是如此,心存敬畏才能深入其中,才能发展、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