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惠王为什么要杀商鞅 秦惠王的三大决策 对国家有怎样的影响
导读:芈月的老公,秦惠王这算是一个大人物,这个人历史上虽然记录不多,但是笔笔都闪光。 他第一次露脸就是抗拒商鞅改革。他当时作为太子,商鞅生气了,要在他脸上刻字,最后是秦孝公不同意。这太有伤咱们王家的风范了。
最后是怎么着?改在秦惠文王的老师的脸上刻字,这你没把太子交好,所以在你脸上刻几个字,做个记号。秦惠文王第二次在历史中露脸就是杀商鞅,但你看这个人的脑子是不是很清楚,他早年反对改革的,但他杀商鞅也被贵族认为是要终止改革的。可以后这个人,他不但沿用了商鞅的改革,还把他发扬光大。
所以秦惠文王这不是一个意气用事的人。秦惠文王这个亮相绝对可以称之为经验。紧跟着重用公孙衍和张仪继续改革,这位老兄,你说他是不是很能识人?张仪和公孙衍,其实这两个人都是很纯的坏人,但秦惠文王之道应该用谁应该远离谁,而且他最后用对了。正因为他用对了张仪,公孙衍,秦国因此强大,而魏国错用了公孙衍,结果衰落了。你说秦惠文王是不是很了不起?再到后面你说秦王很厉害,在家里,其实这位秦王也是脑子很清楚。
咱们说了他宠爱芈八子,他芈八子的发迹其实是后来偶然因素造成的。秦惠文王喜欢芈八子,但并没有给芈八子很高的地位,也没有像春秋战国以前那几位强势的君主那样,由着性子来把王位传给宠妃的儿子。秦惠文王是把王位传给了皇后的儿子,秦武皇。咱们看秦惠文王他是不是脑子很清楚,应该说是燕王让位,这应该是秦惠文王的谢幕演出。小燕王回国不久,秦惠文王就死了。
秦惠文王是怎么利用这件事情最终达到自己目的的。所以我们其实很容易记住这位秦王,他从杀商鞅开始,最后到燕王让位的故事结束,这中间是他和芈八子的故事。燕国现在是几乎没有贵族了,一批贵族让士大夫们杀了,然后反对齐王的都让齐王杀,拥护齐王的,最后都让秦王杀了。
于是我们大胆地遇见燕国的墙上指日可待。因为贵族没有了,也不完全是这样,燕国最后真的是强大,这是将来的事情,但此刻这个国家是一遍萧条,没有贵族,可是同时这个国家也没有士大夫。现在被秦国送去的燕王,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燕昭王。如果没有燕昭王,我们现在说战国的时候,我们很可能是说战国六雄,要是没有燕昭,燕国在战国算不上绝色,没有资格写在海报上。
燕昭王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叫黄金台,好多戏剧里都有这个故事,就他建了一个台子,招贤。这是一个特别能够用人的君主。在燕昭王手下有中国历史上两个鼎鼎大名的人,一个人叫乐毅,另一个人叫苏秦。战国我们一说军事家,什么孙武吴起孙膑,其实基本上这都是理论家。
他们对军事的贡献主要是兵书。他们打的仗其实都不大。乐毅可不同?乐毅指挥了。就到乐毅那个时候,整个春秋战国期间最大的一场战役。燕国人大报仇,在齐国鼎盛的时候,就是这个乐毅还有苏秦这俩人配合,以燕国这么个小国居然打败了齐国,不是在某个局部战场上获胜,连下齐国70成,巨无霸的齐国,不但丢了首都,最后惨到就剩下山东青岛那边上的两个小城,全境都被燕国占领。
齐国是在最鼎盛的时候遭到燕国灭国。你说这个月一他有多牛?当然这一站咱们后来以后讲,这也是廉颇的成名之战,这是发生在二十几年三十年以后。我们刚才还提到了苏秦,历史上苏秦不是故事里苏秦他和张仪他是前后脚,他们俩没碰上面。张仪是扶秦惠文王,秦惠文王一死张仪就跑了。为什么张仪也是改革家?他要是不跑,他明白在秦国他和商鞅是一个下场。现代的太子以后的秦武王,等着杀他了。
张仪跑去了未果,随后一两年就死在魏国了。而此时的苏秦还没有登场,是在这以后56年,秦昭王搞了个黄金台,招前苏秦这才出示,才去燕国。咱们现在一般的历史都是捧苏秦,然后贬低张仪。其实历史上张仪这个人比苏秦阳光的多。
苏秦是很阴暗的那么一个人。苏秦是战国两大间谍案的主角之一,苏秦案和郑国案。咱们后面都会讲,这是战国的两大间谍。苏秦没有帮着六国灭秦,苏秦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作为燕国间谍。潜伏在齐国,让齐国几乎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