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挖掘优秀春节文化内涵共筑中华民族精神家园
节日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是祖先智慧的结晶。其中包含的文化因子规范引导着后人的思维与言行。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我们既要充分挖掘先人留给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更要遵从年节礼俗中蕴含的积极的文化因子,自觉规范我们的言行,学习先进文化,激发正能量,阔步奋进新时代。
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中国古代历法高度发达的佐证。古人以天文、物候及人事活动等作为时间变化的重要参照,年的时间周期概念应该在夏商周三代以前就已经为人们所掌握。《尔雅·释天》曰:“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
”可见,早在唐虞时代,大概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先民们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历法。汉武帝太初元年正式确定以夏历正月为岁首,此后历法虽不断修正,但正月为岁首的时间规定再也没有改变,年节就此固定了下来,这就是春节的源头。
另一方面,传统节日的固定反映了先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认知。传统节日实际上与农历的二十四节气相因应,当对自然界的观察研究结果以这样的时间序列逐步稳定下来后,也就说明我们的祖先已经充分掌握了大自然的运行规律,并以此为依据来安排农事活动。农耕生产的有序进行是农耕文明进步的表现,而且懂得如何顺应自然与战胜自然同样具有进步的意义,它意味着人类的生产历史从无序向有序迈进了。
春节是中国最盛大、最隆重、最有民族特色、最有恒久魅力的节日。千百年来,围绕春节形成的厚重春节文化深深根植国人心中,其中重人伦、重亲情、重礼仪、重和谐等道德内涵影响着国人的思维方式,规范着国人的行为方式,孕育出了敬祖尊老、孝悌爱幼、阖家幸福、睦邻友好、社会和谐等道德美德,很好地协调着个人、家族、邻里、社会的和谐关系,成为维系着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保持中国社会和谐的重要道德基础。
自古至今,人们对幸福的企盼从未改变,民众对幸福的追求永无止境,而春节就是人们集中表达这种诉求的文化时空。
从饮食习俗上来看,汤圆、年糕、饺子、祭灶果、冻米糖等节令食俗形成了活色生香的“舌尖上的春节”。春节吃汤圆象征家人团圆,象征生活圆满幸福;春节期间做年糕,谐音“年高”,寓意“年高年高年年高,一年更比一年好”,这显然是一种趋吉纳祥的心理表达。
从语言习俗上看,亲朋好友拜年说吉祥话,贴春联表达美好的愿望和祝福,还有一些语言禁忌、谐音,凡此种种,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的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同样被赋予了文化的功能,民族的文化心理在春节习俗的细节中可以感知与发现。
从祭祀习俗上看,家国一体的文化情怀在春节的神圣时刻通过各种祭祀活动得到了诠释。春节祭祀传达出了后世子孙对祖宗先辈的孝敬之意和怀念之情,是中国文化传统中“慎终追远”观念的写照;对天地神灵的祭祀表达了民众的理想愿景,以此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子孙后代兴旺发达。
春节文化中的贴对联、放爆竹、祭灶等内容,是对真善美追求的原始表达。春节期间阖家团圆、拜年、走亲访友等习俗传递出强烈的群体意识与追求团结和谐的精神。春节是除旧布新、纳吉接福、平安健康、万事如意的祝福时刻,传递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对理想价值追求的美好愿望。
春节文化中的家国情怀、仁义忠孝等道德价值,是中华民族的内在特质与文化标识,塑造着中华儿女的人格理想与价值追求,成为中华民族保持生生不息的凝聚力与向心力的源泉。
春节文化已经深深地嵌入人们的节俗生活中,与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密切相关,其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入”人类的心灵世界,使人们在春节活动实践中亲身去感知体验,经过年复一年的熏陶和沉淀,逐渐成为个体精神世界的一部分,使我们“谨言慎行”,达到以文化人之目标。
深入挖掘春节文化无疑是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繁荣兴盛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共筑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内在要求。要深度挖掘并大力弘扬春节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同心同德的团结精神、美美与共的大爱精神、追求理想的奋斗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不断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要在理论来源、思想内容、时代高度等层面,将春节文化中的伦理道德资源、社会行为规范和修身立命思想等内容进行深刻挖掘与阐发,使之成为涵养当代民众道德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的文化精神,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对于春节文化中适合于调整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要结合时代需求加以继承和发扬,结合中华智慧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方式。
要深入挖掘阐发春节文化中丰富的传统礼制文化,积极建构符合时代需求的春节礼仪礼俗新形态,摆脱道德失范、礼仪缺位的现实困境,为社会发展提供健康的道德生态环境,并使之真正内化为个体的自觉意识,成为社会群体和谐团结的黏合剂,成为追求高尚道德的助推器,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继往开来提供丰厚的道德滋养。闫德亮
春节文化最能留住乡愁
春节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形式多样,其在构建民众生活和民族文化体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人类生活与文明发展中的精彩华章。弘扬优秀春节文化,可以留住美丽乡愁,助力文化高地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焕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光彩,积极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乡愁是人类生命活动中基于记忆而滋生并普遍存在的心理情感,是个体实现身份认同和生命之根的持守,也是中华文化独特的价值情怀,已经日益成为现代中国人物质生产与精神交往的源动力。文化发展需要守护文化传统的根脉,实现传统文化持续生成与自我更新,逐渐形成面向未来的、生生不息的文化创造活力。
作为中国重要的节日春节,以及其所形成的春节文化,蕴含了人们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审美诉求,规范着国人的道德意识和语言行为,唤醒人们对祖国、对家乡、对亲人的深刻记忆和责任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最能留住乡愁的节日文化。
春节文化具有注重颂祖孝亲、团圆幸福、和谐团结、全民狂欢、情感聚合等人文内涵,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伦理和人生礼俗,蕴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具有着浓厚的人情味与仪式感,是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
春节文化中蕴涵的文化价值,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密码。新时代新环境下,我们要“常回家看看”,用心品味乡愁的味道,建构具有时代精神的春节文化,丰富与发展春节的节日象征体系,借助多种渠道建构适合现代社会交往的文化空间。
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创新传统节日文化,使古老的、形成于农耕和乡土生活方式的春节文化,更加贴近现代都市和乡村现实生活形态,让春节文化既有传统年俗的韵味又有现代生活的气息,满足中国人对于故乡与家庭的情感诉求。
春节民俗中的祭灶、贴春联、守岁、吃饺子、拜年、闹元宵,踩高跷、划旱船、耍狮子、挂灯笼,以及各地庙会、书会、灯展、社火等民俗活动,成为春节传统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春节文化可谓是社会团结的纽带,其承载的文化信息最为丰富、情感价值最为深刻、精神引领最为有力。
在河南推动文化高地建设中,要积极传承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民间习俗、民间艺术等民间文化,弘扬天人合一、尊祖重孝、崇尚礼仪、和合团圆、除旧布新等文化精神,提炼春节民俗文化符号和文化元素,将无形的春节文化价值融入有形的节日活动、礼仪庆典、舆论宣传、国民教育之中,增强春节文化的感染力与凝聚力,推动文化高地建设。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作为中华文化重要内容的春节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因子,可谓民族文化“活的灵魂”,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极大的一致性。
春节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最直接感知、最易产生精神能量的文化,它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与抓手。我们要结合人民群众的要求,增强春节的文化魅力和时代生命力,使之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要积极发挥春节文化的独特优势,在突出春节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引导,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我们要找准春节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整合文化旅游、节庆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开展各种主题活动,使人民群众通过喜闻乐见的节日文化活动,在亲身经历中感知并自觉接受春节文化传递的价值理念,以无意识记忆的形式实现身心的教化。
要形成政府引导和全民积极参与相结合的春节文化新格局,一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并通过运作模式的革新,围绕中心工作对地域春节文化活动进行整体策划、提炼、创新、包装、推广,打造具有地域特征的春节文化品牌;另一方面积极调动民间组织、企业、社区在春节文化活动中的积极性,以举办文艺演出、全民健身、读书沙龙、文化讲座、公益展览等活动,提供高质量的“春节文化大餐”,引导春节文化新风尚,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此外,要发挥城乡群众在春节文化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满足他们更丰富、更多样、更全面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使之自觉加入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的行动,提升春节文化内含品质,繁荣兴盛社会主义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春节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其所蕴含的价值追求、精神追求、理想愿景与现代社会推崇的价值理念一脉相承,丰富着中华文化的内涵,孕育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塑造着国人的品质,这是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更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
要积极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借助春节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推动文艺进基层,实现文化共享、全民参与。要积极利用各种微信、微博、微视频等新媒体工具,丰富对春节文化的宣传,引导科学、文明、健康的过节理念和方式。
要结合地域文化资源特点,以创意为先导加强对春节文化活动的策划与推广,让春节民俗文化更富有精神性、创造性、时代性,使之能够积极参与当代生活、特别是年轻人的生活中,完成传统节日的代际传承。
要积极搭建各种推介平台,让春节文化能够在国际化的舞台上进行充分展示,增强世界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长中国人的根、聚中国人的心、铸中国人的魂,不断提升文化自信,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李娟
激活春节民俗的生命力
春节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是以除旧布新、迎禧纳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的重要节日。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凝聚着中华儿女深厚的情感和深刻的记忆,已经成为中国人无可替代的精神家园。然而,在现代化、全球化的浪潮下,传统节日日趋衰落,春节的年味也越来越淡。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承担起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延续节俗文化的火种,弘扬春节文化富含的人文精神,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2018年2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农耕历史的国家,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本色,而春节不仅是农耕文化的产物,更是其中的精髓。
因此,在新的时代下过好春节并传承好春节文化,是接续农耕文明的重要使命与责任。一方面,春节敬天法祖、祈求丰收的祭仪是人类在远古时期创造出来的期望与天地自然和谐共生的信仰活动,蕴含着天人合一的理念。
农历年节的时间安排是按照二十四节气的更替而设置,是中国人在对自然、宇宙、物候等的观察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生活智慧。虽然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逐渐减弱,但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春节文化内涵中追求团圆吉祥、幸福美满的美好愿望,本质上是一种对和谐人际关系的期许与表达,并通过人们在春节期间一系列的年俗活动得到了充分的呈现。
在春节这样一个有限的时间段内,吃“团年饭”,分发“压岁钱”,“守岁”,串亲戚拜年,人与人之间如此密集的互动活动,除了表达亲朋间的美好感情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之外,还发挥着节日文化的凝聚、调和功能。
通过孝老爱亲、敦亲睦邻,个体与自己的家庭、家族、社区乃至更大范围的社会关系,在节日的时空中得到维系和发展,成为社会良性运行的润滑剂。
河南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春节便是其中耀眼的元素,而围绕春节形成的各种年俗活动则成为中原春节文化的重要内容,尤其是木版年画、古庙会和马街书会,堪称中原年俗文化的三张名片,贯穿于河南人民的节日生活之中。
闻名于世的朱仙镇年画,历史悠久,乡土气息浓郁,民间情趣浓烈,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和淳朴古老的民族风格,历史上就是中国木版年画的重要代表,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营造浓厚的春节氛围而彰显出独特的魅力与价值。浚县正月古庙会,被称为中原民俗文化的活化石,它点燃了中原儿女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热爱和无限激情,它不仅以丰富的民俗活动成为华北地区民众节日狂欢的圣地,而且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引起了中原地区乃至海外儿女和国际友人的瞩目。
学术界也多次以浚县古庙会为平台,向世人发出保护春节文化、传承春节文化的呼声。享誉全国的宝丰马街书会可以说把春节的文化氛围推向了高潮,如潮的人群和此起彼伏的乡音成为中原大地上别具一格的“年画”,让春节中的人们在大饱口福之后再享受一场听觉盛宴。
春节民俗首批入选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与之相关的二十四节气更是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于这些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是永恒的课题。如何在保护好这些民族文化财富的基础上,激活其生命力,令其与现代社会紧密衔接,并一代代传承下去,成为全社会都关注的问题。
春节自身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许多与其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还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契机。由春节衍生出来或与春节相关的戏曲、饮食、手工艺以及各种民间艺术门类等,在春节期间得到了发挥功能的机会和展示风采的平台。
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无论是年俗中充满年味的节令食物,还是春节庙会上精彩纷呈的民间艺术表演、民间手工技艺展示等,在春节期间终于回归到了与其原初功能和意义相吻合的“文化角色”中去。
而对那些承载着春节年俗的传承者而言,他们通过自己的年俗实践丰富着人们的节日生活,传播着古老的文化记忆,使年轻一代不仅获得了节日的物质和精神享受,还积累了年俗知识,成为春节民俗潜在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春节文化就是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在生动的节俗生活实践中实现了代际的传承。对于春节这样特殊的文化遗产而言,如果我们带着对春节文化的深厚感情和对民族文化的高度自觉来看,不难发现,过一个富有民俗文化气息的春节,无形中激活了那潜藏在古老节日身上的生命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