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音乐剧】《悲惨世界》[音乐剧]
【音乐剧】悲惨世界2004年卡拉OK版法国人克劳德勋伯格根据法国文豪雨果的名著《悲惨世界》改编的同名音乐剧自从1985年上映之后就常演不衰,并且这部音乐剧与他自己的另一部音乐剧《西贡小姐》以及英国人安德鲁韦伯的《猫》和《歌剧魅影》并称为世界四大音乐剧。
作为一部大型音乐剧,《悲惨世界》聘用的演员总数为421人,幕后的员工更高达1633人。 该剧之所以能连演 16年而不衰,除了故事和主题的历久弥新、真切感人外,演员的专业、音乐的动人以及场景的变换等,也都是引人入胜的原因。
例如主角冉·阿让在大战前夕祈祷上苍保佑养女珂赛特的爱人马吕斯的独唱《带他回家》,其神情之恳切、旋律之优美,令人过耳难忘;再者,《悲惨世界》的编导破天荒地利用大型转台,将革命青年和巴黎市民共同堆砌的 “战壕”逼真地呈现出来,加上慷慨赴沙场的激昂军乐和充满火药味的枪声、爆炸声,令观众如身历其境,达到了比电影还要真实的震撼体验。
[1]
《悲惨世界》(1980) 本剧以逃亡的冉·阿让与警探沙威周旋,终其一生逃避追捕迫害的故事为主线。在一个旅店中,冉·阿让向收养了母亲去世后由旅店老板照顾的珂赛特。珂赛特长大后,与当地的学生马吕斯相爱,而他却被爱潘妮暗恋着。当时一群理想主义的学生们正为争取法国底层人民的自由革命而战。本音乐剧展现了多个人物关系及对人物关系的处理。[3]
雨果的名言“心灵比大海更宽广”可以理解为对这部小说最好的注解。这也是这部音乐剧得以产生如此巨大影响的最有力的依据之一。在法国作家雨果的创作中,最具影响力的当数脍炙人口的《悲惨世界》。作者以丰厚的人文底蕴,洞悉着人性的全部,怀揣着对爱对美的理解,向人们讲述了发生在十九世纪法国动荡时期的故事。
[2] 十多年前,一部由法国拍摄的电影《悲惨世界》吸引了众多的中国观众,音乐剧《悲惨世界》,基本延续了影片的叙事结构。
戏一开始,因为偷窃了一块面包而被判重刑的冉·阿让,逃到教堂后又偷走了教堂的银器,然而牧师对他的宽恕让他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荡。于是爱与美的理想与人性本能之间的冲突形成了强烈的戏剧张力,在宽厚、善良的“逃犯”冉·阿让与机敏睿智,终其一生也要抓到他的警察沙威之间的关系中,展示了人性的光芒。
这本是一个悲剧故事,雨果用隽美的笔调,让冉·阿让的形象纯真立体透明雄浑起来,因此表现了人性的美丽。
周小燕教授认为,音乐剧《悲惨世界》之所以会成为一个富有历史感的恢宏巨作,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得益于它成功的策划和制作。从一束头发、一件服饰到舞台上的高科技“加工厂”,乃至于一种拓展和启引新的欣赏趣味的音乐形式,都如此张扬地展示在观众眼前;MTV音画、影视多媒体互动所带来的演出现场氛围,则给人强烈的视听享受。
音乐剧源自欧洲而非百老汇。 《悲惨世界》之所以成为音乐剧的经典名剧,除了宽广而经典的人文背景外,也与二十世纪音乐剧的发展进程紧密相连。
周教授介绍说,早期的音乐剧,诞生于酒吧等歌舞娱乐场所。它是将戏剧、舞蹈、音乐、诗歌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混合起来的样式,古典音乐和通俗表演是音乐剧的源头,它最初来自欧洲而非百老汇。
从斯特劳斯的通俗音乐进入大雅之堂,到法国轻歌剧成为大众娱乐,欧洲的杂耍剧院又为音乐剧的诞生提供了更为热闹活泼的表演空间。人们欣赏的趣味从正歌剧等表演艺术中发生蜕变之时,富有观赏性的、与散逸自由的天性相吻合的音乐剧成了人们情感的新的宣泄点。
在美国,爵士、摇滚和时尚歌舞演唱的融合,形成了百老汇音乐剧,这种音乐剧风格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好莱坞歌舞片《沙漠情歌》等中有所显现。
她的兴盛期则始于上世纪60年代至今,已充分显示出她独有的综合和创造之力———综合了歌剧、交响乐爵士、摇滚等多重艺术风格,如指挥家伯恩斯坦的《西区故事》等。音乐、歌舞和产业化的舞美制作始终并进,成了音乐剧的一大特色。在制作上,又强化了市场机制的理念,演出与商业赢利始终相融,成了音乐剧得以不断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音乐剧《悲惨世界》中主角冉阿让的形象(右·)欣赏音乐剧与欣赏歌剧的不同 欣赏音乐剧和欣赏歌剧究竟有何不同?周教授说,歌剧与音乐剧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虽然她们都综合了音乐、舞蹈和戏剧的表演艺术,但歌剧历经数百年锤炼,已形成自己严谨又规范的体系,她的文学性、音乐性、交响性、戏剧性都很强。
从艺术上说,歌剧是以咏叹和宣叙为主,对声乐要求高。演员不仅要有高超的演唱技巧,还要有全面的音乐素养和人文素养。
如《茶花女》 ,小说中的女主角很瘦弱,但舞台上只要声音技巧好,哪怕很胖的演员也可以。音乐剧就不同,它要求演员的外型、气质必须与角色相符,又必须能歌善舞,懂表演,在音乐上要有扎实的功底,但往往在唱法上不拘形式。
如《悲惨世界》剧中的男主角冉·阿让的扮演者康姆·威尔金森在运腔时,显示了很高的美声水平。但情到深处,他就唱得很夸张,很随意。 这就是说音乐剧的唱腔要求没有歌剧要求高,这使演员更容易自由发挥。
但音乐剧在表演上,却比歌剧难,演员往往身手不凡,像京剧演员的唱念做打,样样拿得起,放得下。 音乐剧一定是贴近大众生活情趣,更合乎大众口味的。像《悲惨世界》,女主角波安妮用气声,十分通俗;而像小柯塞塔的唱腔,开始是和声小调的,十分简易好懂,合乎儿童个性。
音乐剧产生以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以演唱为主,如《悲惨世界》、《歌剧院的幽灵》。另一类以舞蹈为主,如《为你疯狂》、《西贡小姐》等。
但万变不离其宗,其旨趣依然合乎大众情趣。周教授说,虽然音乐剧可以融合各种音乐形式,但她决不是一个随心所欲的大拼盘、大杂烩,在这方面《悲惨世界》剧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它从演员的服饰、表情、站位到舞台的灯光、音响等都有严格的设置;男女主角、配角的服装,小到一粒纽扣、一束鲜花、一丝头发,大到战争场面、交响合唱、舞美的立体动感等都交相辉映,气势恢宏,撞击人心。
他们不盲目地为道具而去设置道具,一切为了塑造人物个性,像这次首演有几十吨重的道具,一切有的放矢,用得恰到好处,决不会随意堆砌。
现在音乐剧正处于全新的发展期,我们应该从学术和时尚相结合的角度来看待她。说她时尚,是因为她对我们还有些“新”,但不是说她没有严谨体系。
许多问题有待学者和艺术家一起探讨。音乐剧在中国应该会有生命力的。去看音乐剧《悲惨世界》,最好对同名小说有所了解。这样感受会更深些,欣赏会顺利些。期待我们中国的音乐剧不去盲从和模仿别人,要走自己的路,探索自己的路,以此来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水平。
一部成功的音乐剧的策划制作和创造,乃至新时代的诸种文化艺术的全新创意等,同样依赖于深厚的人文学术底蕴,音乐剧《悲惨世界》全方位的成功,给人以全新的启迪。
-音乐剧:悲惨世界(上) - 视频 - 音乐剧:悲惨世界(下) -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