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大禹治水是神话传说还是真实的历史?
鲧死后,洪水继续泛滥,一直持续到舜帝时期。禹,亦称大禹、夏禹、戎禹,原为夏后氏部落领袖。尧死后,舜继任为部族联合体首长。四岳建议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舜帝遂委派禹继续治理洪水。天帝也把息壤送给禹,帮助他治水。
《庄子·秋水篇》中有如是说法:“禹之时,十年九潦。”大禹治水的起因有二:一是传说中的“水害”共工。《淮南子·本经训》云:“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尧典》中也提到了反叛者共工。据说,共工撞折了连接天地的支柱不周山,从此天倾西北,水流东南,洪水到处涌流。
二是这次空前的洪水灾害,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灾情相当严重。现代天文学资料也佐证,距今4000年前的确因九星地心会聚引发了各种自然灾害。在这些灾变中,尤以洪水为大。若以现在的地质图作对照,正好与全新世黄河在下游泛滥形成的冲积扇大致相合。
古雍州、梁州(今陕、川两省和甘、青的东部)是大禹的出生地和老家,也是大禹治水追根溯源之所在。《史记·六国年表序》曰:“禹兴于西羌。”《集解》中也说:“孟子称禹生于石纽,西夷人也。”《吴越春秋》进一步指出:“鲧娶有莘氏之女,……产高密(即禹),家于西羌,地曰石纽,石纽在蜀西川也。”
大禹“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入于沧海……”“导河积石”之地,即今天的甘肃临夏县北,至今在临夏境内有大禹支锅石、背篼石等传说。黄河流经此地,又名“积石峡”。《水经注》记载:“禹治洪水,西至洮水之上”;“导渭水东北至泾,又东过漆、沮,入于河。”泾水现称泾河,渭水最大的支流。泾河发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西南六盘山下老龙潭,由西北流向东南,经过宁夏、甘肃、陕西,至高陵县泾渭堡东北入渭河。
民国初年,甘肃天水出土《秦公簋》。其铭文记:“秦公曰:丕显朕皇祖,受天命,鼏宅禹责。”这里“责当读迹。迹,《说文》训步处,禹迹谓禹所行经之处也”。《诗·小雅·信南山》云:“信彼南山,维禹甸之”。《大雅·文王有声》又曰:“丰水东注,维禹之绩”。此处,所谓的南山即指终南山,丰水即指沣水,都在今陕西西安市南。
禹受命治水后,为了彻底战胜水神共工,杜绝水患,他在茅山召集众神,商讨计策。在皋陶、弃、契、伯益等人的配合与协助下,在治水方法上吸取了鲧治水的“壅防百川,堕高堙卑”的失败教训,反其道而行之。他把“堕高堙卑”的方法改为“疏川导滞,钟水丰物”,即疏通河道,开导川流阻滞,并利用泽、薮、洼地来蓄积洪水,既可防洪,又可为干旱季节提供水源,以供农耕和饮用。
《诗经·商颂·长发》中有这样的诗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
”传说大禹把息壤撒到洪水中,水中迅速出现陆地,有些地方甚至形成了高山。还有个说法是,大禹治水时,让神龙走在前面,拿它的尾巴画地,尾巴画过的地方就形成了河床。他还让一只黑色的大乌龟背着青泥走在后面,将太过深邃的沟壑填平。即使这样,大地之上的河道依然不很畅通,大禹便开挖河道以疏通流水。
大禹首先治理的是黄河。在神话传说中,黄河发源于昆仑山东北角,流出昆仑山之后,受今甘肃境内的积石山阻挡无法前进。大禹在山脚下凿出一个大洞,使黄河水顺利穿过了积石山。这个洞后来被称为“石门”。河水从此涌出,经过一片原野,来到龙门山。
在古代,龙门山和吕梁山连通,位于今陕西省和山西省交界地,完全挡住了黄河水流,在此地形成一片汪洋。大禹使出神力,凿断龙门山,为河水开出一条通道。因被凿断的龙门山如同两扇大门,故禹将其命名为龙门山。
传说每年江河湖海里的鲤鱼都要沿黄河逆流而上,来到龙门山前。能够穿过这段河道的就成为龙,失败者还是鲤鱼。我国民间“鲤鱼跃龙门”的吉祥语起因于此。至今,在民俗剪纸、绘画中,鲤鱼跃龙门也成为常见图案,寓意学子高中、官员升迁,事业兴旺。
黄河水冲出龙门山进入河南后,又遭到砥柱山阻挡。禹在此山上一口气凿出三个缺口,形成神门、鬼门和人门,合称三门,这就是现在的三门峡。从此,黄河一路顺畅,穿越华北大平原,浩浩荡荡,奔向东海。治理完黄河,大禹又奔走在中国各地,着手治理其他河流。
大禹当时治水的地域几乎遍及九州。古荆州、扬州、徐州,今湖北省及以东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也是当年大禹治水经常巡视和进行重点工程的地区。《孟子·滕文公上》称:禹曾“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淮南子·精神训》记:“禹南省,方济于江,黄龙负舟。
”《水经注》述:“龙巢,地名也。昔禹南济江,黄龙夹舟,……故水地取名矣。”龙巢在今湖南华容县和湖北监利县间,可见大禹又在长江中游一带巡省。《吕氏春秋·音初》:“禹行功,见涂山之女。
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在今安徽省蚌埠市西的淮河南岸。禹“巡省南土”,更到达长江下游一带。故墨子总结说:“古者禹治天下,……以利燕代胡貉与西河之民;……以利冀州之民;……以利荆楚干越与南夷之民。
”《庄子·天下》篇也引墨子说:“昔者禹之煙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禹贡》叙述大禹治理洪水后,“九川攸同,四奥既宅,九山刊旅,九川涤源,九泽既陂,四海会同”。
禹治水吸取了前辈台骀、后土,特别是鲧治水的经验,他“念前之非度,厘改制量,象物天地,比类百则,仪之于民,而度之于群生”。因而,禹之治水,集合了前世的智慧,顺应百姓之心愿,救民于水火,足迹达到华夏九州广阔地域,获得了巨大成功。
真的发生过大洪水吗?
2016年8月在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上的一篇题为《公元前1920年的洪水爆发为中国传说中的大洪水和夏朝的存在提供依据》(Outburst flood at 1920 BCE supports historicity of China’s Great Flood and the Xia dynasty)的文章则第一次为大禹治水的故事提供了科学证据。
黄河流域上游极端溃决洪水的证据
研究者们认为,这一史前巨大洪水的发现,为中国古代文献所记录的大洪水传说提供了科学上的支持,表明这些传说是基于真实的自然事件。这些发现同时还为夏王朝本身的历史真实性提供了支持。
此次的最新研究推测出,夏朝开始的时间约为公元前1900年。这比现在普遍认为的夏朝建立时间晚了200到300年。这一年代不仅与黄河流域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重大过渡时间吻合,且与二里头文化开始的时间吻合。二里头文化是中国青铜器早期的主要文化,因此研究人员推测,二里头文化很可能就是夏朝的考古遗迹。
据《科学》文章作者之一,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吴庆龙吴庆龙介绍,2007年4月,在参加一次野外考察时,他在积石峡和循化盆地中偶然地看到了一套连续分布的湖相沉积。他们推测这里曾经由于山崩落石形成堰塞湖,如果决堤,就会造成洪水。“我们想到,这可能和下游25公里处喇家遗址的毁灭废弃有关。但我们当时并不知道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
地震→山体滑坡→堰塞
2002年,中国国务院公布了当年考古十大发现,其中之一是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喇家村的喇家遗址。
喇家村
喇家遗址位于黄河上游的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喇家村,遗址主要为齐家文化中晚期遗存,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巨大聚落,抑或是一个遥远的城邦古国。尤其以发掘出非自然性死亡人体遗骸,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唯一一处大型灾难遗址。
地震→喇家毁灭
据BBC报道,2008年吴庆龙突然想到,当时在喇家遗址发现的一种泥土,可能就是这场洪水的沉积物。随后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猜想。论文中称,毁灭喇家的地震可能和造成山崩的地震是同一场地震。作者之一、美国普渡大学地质学教授德瑞尔·格兰格尔(Darryl E. Granger)称:“地震和洪水一定是在同一年发生的”。
决堤的洪水冲到下游喇家留下沉积物
该研究组发现,在积石峡西段的大拐弯处曾存在一个大型的滑坡坝,由一场强烈地震引发的山体滑坡形成。调查表明,该残余坝体的高度超过现在的河流水位240米,并沿着积石峡延伸1300米。格兰格尔教授形容,当时堰塞湖坝的高度大概在三峡大坝和胡佛大坝的高度之间。
黄河上游积石峡中溃决洪水的沉积物
据推测,该堰塞湖完全堵塞了黄河长达6-9个月,最终因湖水漫溢而溃决。研究者认为该灾难性决口的深度达110-135米,在很短的时间内释放了110-160亿立方米的湖水,形成了巨大的溃决洪水。
通过对采自于溃决洪水沉积中的大量碳屑样品的碳十四加速器质谱法(AMS)测定,研究者们将这场洪水的发生时间限定在了公元前2130-1770之间。通过对同样一场地震中丧生的喇家遗址中的3名儿童遗骸的骨骼样品的碳十四定年,研究者将这场洪水的发生时间确定在大约1920 BC,属于齐家文化时期(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500年)。
科学家们计算得出的洪峰流量大约为40万立方米每秒,相当于积石峡黄河平均流量的500倍。应该是距今一万年以来,地球上发生的最大的洪水之一。
大禹治水与华夏文化起源
虽然研究者们没有精确地模拟这场溃决洪水向下游的演进和影响,但近代以来的类似的溃决洪水确实可以向下游传播很远的距离。体积为110-160亿立方米的这场史前溃决应该可以轻易向下游传播2000公里以上。当这场洪水到达黄河下游平原时,很可能造成了天然堤的溃决,从而引发了多年的大范围的洪水泛滥。
黄河上游积石峡
黄河下游平原广泛的洪灾会对那里的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研究者推断这一洪水事件很可能形成了多代人的集体记忆。史记就有“导河积石”(或“道河积石”),意思是大禹在一个叫积石的地方开始疏导黄河。这个地名正好与这场巨大溃决洪水发现的地方――积石峡――具有相同的名字。这是否仅仅是个巧合,还需要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来澄清。
研究者们认为,这一发端于积石峡的史前巨大洪水的发现,为中国古代文献所记录的大洪水传说提供了科学上的支持,表明这些传说是基于真实的自然事件。
有关夏朝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周朝
“如果发生于公元前1920年左右的积石峡洪水就是大禹治水传说中的大洪水的话,我们就能对夏朝建立的时间有一个新的推测,即公元前1900年左右。” 巨大的洪水给下游文明造成巨大的冲击,在一片混乱中诞生出了强有力的统一力量,这也可能就是夏朝的起源。吴庆龙说,根据史记的记载,在洪水爆发二十多年之后,大禹因为成功治水而获得了权力,最终建立了夏朝。
之前普遍认为夏朝建立与公元前2070年
巧合的是,公元前1900年这一年代与二里头文化开始年代(约公元前1900年)吻合,之前有关二里头文化是夏朝遗址的问题一直苦于没有证据,但这一发现支持了二里头文化为夏朝的考古学遗存的观点,也支持二里头遗址为夏朝首都之一的看法。
“这次大洪水也与黄河流域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所发生的重大社会政治变迁相一致,表明这些重大自然事件和历史政治事件的同时发生,不仅仅是简单的巧合,而是人类对极端自然灾害所做出的深刻而复杂的文化响应,这一响应将不同地方的人群联系了起来。”吴庆龙说。
大禹治水是真的吗?
关于大禹治水,《诗经》赞美道:“洪水茫茫,禹敷下土方。”《尚书》曰:“禹平水土,主名山川。”《左传》云:“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微禹,吾其鱼乎!”《史记》中也说:“大禹平活水土,功齐天地”。
无论是《史记》、《左传》、《尚书》、《诗经》、《孟子》、《墨子》、《庄子》,还是《水经注》、《山海经》、《淮南子》、《太平广记》、《楚辞》等都记载了大禹治水的故事。
禹王宫
在神州大地也几乎到处都有关于大禹的遗迹和传说。安徽怀远县境内有禹墟和禹王宫;陕西韩城县有禹门;山西河津县城有禹门口;山西夏县中条山麓有禹王城址;河南开封市郊有禹王台;禹县城内有禹王锁蛟井;武汉龟山东端有禹功矶;湖南长沙岳麓山巅有禹王碑;甚至远在西南的四川南江县还建有禹王宫;而河南洛阳更有大禹开凿龙门的传说。
这些遍布中国的大禹遗迹,既寄托着民间对大禹的崇敬,也是发生在中国古代的那场治水活动的具体见证,现在人们每年都在大禹陵等地进行祭祀活动。
公祭大禹陵典礼现场
由于先秦时代许多典籍都记载有“大禹治水”的故事,而考古学家和地质学家们的不懈研究已经确定了一场足以毁灭华夏大部分聚落的大洪水的存在。那么,“大禹治水”就有可能是一段真实的历史。
大禹治水呈现的不仅是一种与其个体相关的历史功绩,而且给后世华夏子孙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大禹治水的精神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象征,也已然内化为中华民族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