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奏曲彭于晏】德化:奏响乡村治理“协奏曲”
今年以来,德化县在实践中坚持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保护生态环境和乡村治理的优势,通过党支部、党员带头示范,多方力量参与,奏响了美丽家园治理“协奏曲”。
干群同心合力乡村面貌换新颜
在盖德镇有济村,自然风光与宗教文化的和谐交融,映衬着青山绿水和白墙灰瓦的“戴云山筑”风格的建筑,给这个安宁静谧村庄带来了别样的活力。
然而,这个处处风光无限的村庄早些年不仅环境脏乱、村容村貌差,还是一个无水泥路、无产业、无村财收入的“三无”村庄,是盖德镇名副其实的落后村、贫困村。“三无”村庄如何实现华丽蜕变?
2009年开始,在有济村党支部带头人吴水生的号召下,村里党员开始承包荒山、田地,种植茶叶、百香果、蔬菜,养殖鸡鸭等。发展至今,有济村已有11家专业合作社,其中省级3家、市级3家,其余5家为县级,均有一定的规模,带动了一方村民增收致富。
为了激发百姓的积极性,有济村全面推行代办制。吴水生介绍,全村共有党员44名,其中35名党员挂钩环境卫生、立面装修、产业发展等,分片包组,定期联系农户,结合村级便民服务站的职能,受理联系户委托代办事项,极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谁不想自己家的周边环境美如画,只要把人人参与家乡建设的氛围带动起来,简单的事情村民自己干,有问题村里帮助解决,乡村振兴也就不再是难事了。”今年65岁的吴金鼎说。
党员和群众同心合力干,这一举措可以说成效显著。有济村现已打造出“特色农业 道教文化 休闲旅游”的乡村振兴示范典型,不仅有“春赏油菜花”的品牌,还有“夏摘百香果”、“秋登芹山顶”和“冬祈圣天宫”特色乡村游亮点,整个村庄无论在环境还是精神面貌上都焕然一新。
“现在每年来有济观光的游客达六七万人次,县里多次组织人员到我村‘取经’。”吴水生自豪地说。如今,有济村已成为德化县的“明星村”,村财收入从零元跃升至年收入21万多元。
支部党员引领转变管理方式
冬日里,德化县龙浔镇高阳村整洁的主干道旁建起了极具特色的陶瓷文化展示墙,路旁的休闲花台贴上了清新的青花瓷砖,破旧的房屋已修缮完成并刷上白墙,绘上了一幅幅生动的陶瓷文化彩绘,还有许多青花陶瓷元素装饰点缀其中。行进在村里的休闲道上,仿佛走进一幅唯美的乡村画卷。
近日,高阳村党支部书记陈天得又带着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和驻村干部一道,在全村21个组“巡逻”,随身带着笔记本随手记,并顺手拿出手机拍下环境卫生整治的有关情况。
“我们每周一开完村‘两委’会后,都要去检查一遍,接受县里年底‘收账’督察。主要看保洁工作做得如何?有无留下卫生死角,还要看我们评选出来的卫生家庭户,卫生工作做得如何?有没有别的家庭做得更好?全面直观掌握有关情况,以便评选优秀保洁人员和卫生家庭户。”陈天得说,从今年初开始,通过支部党员引领,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向群众自治管理转变。
“不搞形式,大家都动起来,美丽家园,我来做主。”村民陈清培一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环境卫生整治行动中群众由“看”到“干”的转变。
村民的思想变了,工作也好做了。“去年10月份以来,高阳村以被确定为中国传统村落为契机,深挖高阳村陶瓷历史文化,提升‘瓷帮古道’旅游项目的知名度,全力打造宜居宜游的‘青花小镇’,为乡村旅游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高阳村村委会主任陈诗晓说,通过认真落实“一清二整三美化”,即清洁干净,整齐有序,乡村道路和房前屋后绿化美化要求,村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提升,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到此感受新农村的变化,品味陶瓷文化的魅力。
名人故居变身乡村廉政文化专题馆
近日,在德化县龙浔镇高阳村,明代乡贤、广西平乐府通判单辅故居——金城堂,经过改造,作为德化县首个乡村廉政文化专题馆,单辅廉政文化展示馆落成。
单辅廉政文化展示馆亦为廉政文化展示基地、历史人文高地、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基地、中小学生德育基地和群众文化旅游休闲基地。据了解,展馆占地1100平方米,建筑面积370平方米,由“廉政路”“凤翥清源厅”“廉身守珠厅”“乡贤廉誉厅”“戴云廉宦厅”“廉俭初心厅”和“廉政宣誓墙”七部分组成,挖掘整理并展现大量鲜为人知的与廉政相关的史料。
其中,“凤翥清源厅”表现了高阳单氏优秀的家规家训与家风;“廉身守珠厅”围绕“品学兼优从善流”“廷机共学志高远”“身处都会俭素封”“为官清廉称青天”“四廉宦互勉共守”“躬耕垄亩潜诗书”,讲述了单辅的人生历程与突出的廉政事迹;“戴云廉宦厅”展现50位德化籍清官廉宦的廉政事迹;“廉俭初心厅”由古代律法刑罚与当下廉政要求、措施等组成。
高阳村党支部书记陈天得介绍,单辅廉政文化展示馆的落成,为廉洁教育和乡村旅游注入了更多生机与活力,越来越多的干部群众将深切体会到廉洁文化润物无声的作用,崇廉尚洁的社会氛围必将愈发浓厚,也为高阳村提升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供本地最直接、最鲜活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