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银大骗局供应商】正威集团王文银“人生最大的风险就是不敢冒险”
王文银在日前举行的2017中国深商大会暨全球龙商大会上发言。
王文银经常出现在各大论坛,与全国各地的企业家分享心得。
从20年前的10元到今年的5300多亿元,从流落深圳街头的打工仔到跻身世界500强的“世界铜王”,低调神秘的正威国际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王文银,还是让外界有点陌生。
王文银语速飞快,出口成章,妙语连珠。他个子不高,举止豪爽。聊起来才发现他饱览群书,一年读100本书,世界名著大师作品,他信手拈来,如数家珍。
纵观其传奇经历和企业发展史,王文银身上有着典型的企业家精神:爱冒险。他说:“人生最大的风险就是不敢冒险。每一个成功的人其实都是一个‘疯子’,非常之人,方能行非常之事,建非常之功。”
这个“非常之人”,有过人的胆识和勇气,正如巴菲特的名言“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当每次大危机来临,总能目光独到,逆势而上,精准抄底,化危为机,实现企业的数次大飞跃。在他的身上,宝贵的企业家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创新是“英雄干掉英雄的血泪史”
什么是企业家精神?王文银归纳为三个关键词:创新、担当、使命。
企业家的创新是什么?王文银感叹:就是英雄干掉英雄的血泪史!“你看,20年前,爱立信世界第一,15年前摩托罗拉世界第一,10年前诺基亚世界第一,诺基亚市值高达7000亿美元,最后是以70亿美元的价格贱卖掉了。企业一旦没有创新,那么就前途尽毁!”
用20年时间,孕育一家世界500强企业,也是一部“英雄干掉英雄的血泪史”。王文银靠什么?他首先将之归结于创新。“创新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他说,今天是“五个革命”和“五个商模”叠加的时代,即工业革命、能源革命、信息革命、生活方式革命和科技革命叠加的时代,是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城、工业4.0版本叠加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之下,企业家最重要的就是观念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产品创新。”
以正威为例,王文银说企业经历了五次“基因突变”:最早是打工的基因,然后升级成贸易的基因,再升级为制造的基因,做铜加工;随后升级成科技的基因,比如涉足半导体行业,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半导体企业之一;最后是互联网的基因。每一次基因的改变都是观念创新的改变。
伴随着一次次“基因”转变,企业商业模式也在不断升级:由最初的1.0版本,租用厂房生产,尽量降低创业风险,升级到了目前的5.0版本,即将产、学、研、居、旅、商、物、贸、金、总等元素整合于一体,从而实现了正威25年的涅槃。
创新,意味着打破传统。王文银在采访中透露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数据:在正威集团100个总裁职位中,“90后”就占据20席。让“90后”成为总裁,这在许多企业都是难以想象的,但王文银却不以为然。“如果你想拥有未来,就必须和代表未来的人站在一起。”他说,虽然难免会有犯错的时候,但企业需要创造不断迭代的人才机制,这才能够实现持续创新,始终拥有活力。
采访中,王文银又一次分享了这个例子——一只老鹰三四十年后就飞不动了,它需要用自己的嘴拔掉自己的羽毛,才能再翱翔40年。
创新迭代自己的思想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但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不断涅槃。“创新是一个企业、一个城市甚至是一个国家永远兴旺发达的基础。”
敢于冒险鲜少失手热爱学习
王文银是企业家中少有的“冒险家”——想别人不敢想,做别人不敢做。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2003年“非典”、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他屡次抄底,鲜少失手。在危机中连续大手笔出手并购,令正威高层捏了把汗,甚至一度吓跑了老股东。
准确的机遇把握,一次次不按常理出牌,让王文银收获了外界“天才”或“疯子”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对此,王文银很坦然:企业家里能够把握趋势的人有70%,能够把握趋势变化的人有10%,但能够把握趋势变化拐点的人仅万分之一。
敢于冒险的背后,是王文银过人的眼力和魄力,而这源于他爱学习。在王文银的办公室,最多的就是书,天文地理、人间百态、诗词歌赋、哲学典籍,包罗万象。
王文银爱书是出了名的,他说自己一年至少要看100本书,并且还要做笔记。翻开一本书的内页,往往布满了红色的、黑色的字迹和圈圈点点。这么多年来,他仅读书笔记就积累了500多本。在和记者对话中,从老子的《道德经》到黑格尔的《辩证法》,从唐人诗词到比尔盖茨经典名句,从商业哲学到十九大报告,他信口而来,甚至还兴致勃勃地表示,自己对《黄帝内经》有了新的解读。
不仅自己读书,他也要求员工读书。对于企业文化和学习的重视,王文银在企业界是出了名的偏执和严格。比如,他对“智慧”两个字的解读,在采访中,正好提到这个词,他立马在现场“拷问”自己的助理,而助理则异常流利背了出来。
在正威,全体员工都要求对企业文化真正地入口、入脑、入心,还会定期收到推荐新书,并被要求写读书体会,同时纳入年终考核。“一日不读书,没人看得出;一周不读书,讲话开始会爆粗;一月不读书,智商输给猪。”在采访中,这样有意思的顺口溜,经常从王文银的嘴里蹦出。
比尔盖茨说,微软距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王文银对此深以为然。他表示,很多企业都是在最风光的时候轰然倒下的,优秀的企业应该要有忧患意识。“每个企业都有癌细胞,一两个癌细胞没问题,所有的癌细胞同时病变的话就是癌症晚期。企业一定要防患于未然,而持之以恒的学习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持续创新、及时纠错的唯一途径。”
企业家要兼济天下勇于担当
担当,是王文银对企业家精神做出的第三个注解。
他打了个很形象的比方——财富如水,如果是一杯水,你可独自享用;如果是一桶水,你可以存放在家里;如果是一条河,你就要学会与人分享;如果是大海,你就要让全世界人民畅游!企业家需要这种胸襟和气度。“成就了别人,才能成就自己,你怎么样对待别人,从本质上来讲就是怎么对待自己。”
除了担当企业责任,企业家还要担当社会的责任、国家的责任、民族的责任。“企业家要对党忠诚、个人干净、勇于担当。”王文银说,因为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不仅要把企业做大做强,还要兼济天下,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些年来,作为深商代表的王文银与他的正威集团,在社会公益事业上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2013年,正威国际营收超过1800亿元,正式闯入了世界500强榜单。而2017年正威营收将突破5000亿元,在2017《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上,已位居第183位。
展望未来,王文银为正威树立了“三个万亿、三个千亿”的目标:未来5到10年,实现一万亿的资产、一万亿的市值、一万亿的销售额和一千亿的利润、一千亿的税收、一千亿的研发投入。
这些宏大的数据,并非王文银的全部追求。在采访快要结束时,王文银说了一段令人回味的话:“追求三分钟回报的是乞丐,追求三小时回报的是钟点工,追求十三小时回报的是拿日薪的,追求三十天回报的是月光族,追求十三个月回报的是职业经理人,追求三年回报的是投资人,追求十三年回报的是企业家,追求三十年回报的是教育家,追求三百年回报的是艺术家,追求三千年回报的是思想家、哲学家!”
人物小传
白手起家成就世界500强
王文银,现在福布斯富豪榜上的常客,早年家境却颇为贫寒。他的家乡在安徽省潜山县,父母都是山沟里土生土长的农民,但把他培养成了村里难得的大学生。
1989年,王文银入读南京大学。本科毕业后,被分配到上海工作,每个月工资有近400元。别人眼中体面、安稳的工作,却让他找不到方向。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他以天生的触角感悟到了中国大地即将发生的变化,毅然辞去上海的工作,南下深圳。
到深圳后,求职之路并不顺利,身上一度只剩10元钱。由于找不到对口专业的工作,他收起了大学文凭,凭高中文凭,在一家港资企业找到了一份仓库管理员的工作。在这里,他迅速展现出令人惊讶的努力和天分。管理仓库,和各种物料打交道,包括几千种缆线、插头、连接件,他竟然把这些物料名称、型号、编码全部记在脑子里,只要有需要,一个电话打到仓库,物料、型号、存货多少,王文银分毫不差地全能报上来。
是金子总会发光。于是王文银创下了比《杜拉拉升职记》更加迅速、更加令人惊叹的升迁记录——一年时间,他就从基层的仓库管理员,升到工厂的总经理助理,连升七级!接下来的两年,他又从总经理助理,逐步升级到了营业部主管、厂长、副总经理、总经理。同时,凭借优异的业绩,他也在这里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500万元。
拿着赚来的500万元,王文银创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携威实业,买卖电源线。随着贸易的扩大,他又创办了深圳携威电线制品厂,把生意做到制造领域。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行业局势混乱,企业界自危者众,王文银却说服设备制造商,以分期付款的形式买了100台设备,极速扩展产能。金融危机过后,电源线开始旺销,王文银大赚一笔,也在行业内彻底打响了名头。
1999年,王文银将旗下几家工厂整合起来,正式成立了“正威国际集团”。此后在2003年“非典”时期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期,他再次展现了过人的胆识和眼光,大量收购矿产资源,进军铜、钨产业,垂直整合产业链,并将众多业内顶尖人才纳入囊中,借机实现了产值从百亿元到千亿元的蝶变。
王文银表示,危机来临,不少人看到的是产品滞销,紧缩投资,而他却从中看到了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厂房租金大打折扣,是“抄底”良机。创业以来的每一次危机,都是他力排众议、大显身手的时刻。也正是这一次又一次的“机遇”,让他的企业不断发生蝶变,实现了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