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弘志的歌曲 梁弘志和我们那些如歌的青春(转载)
——你可能不熟悉他的名字,但不可能不熟悉他的歌曲 2004年10月的最后一天,在川西深秋难得的灿烂阳光里,我听到一个令人哀伤的消息——著名音乐制作人梁弘志先生不敌癌魔摧残,于凌晨3时30分去世,终年44岁。
距传出梁罹患胰脏癌的消息不到4个月。 整个下午,我坐在温暖的阳光下,一遍又一遍的听着蔡琴、苏芮、姜育恒、费翔等巨星唱的他写的歌,对于梁弘志,你可能不熟悉他的名字,但不可能不熟悉他的歌曲:《恰似你的温暖》、《想你的时候》、《请跟我来》、《驿动的心》、《半梦半醒之间》、《像我这样的朋友》……这些早已成为经典的老歌,曾是我们青春时代耳熟能详的,我们曾将它们的歌曲和旋律背得滚瓜烂熟。
我们曾经像今天的追星族那样,一遍又一遍地吟唱和传诵着这些略带忧伤的歌曲,让这些切中我们青春情愫的歌词和旋律把我们感动得一塌糊涂。
应该承认,这些年演艺界的明星死得不算少,那些曾经感动着我们的旋律也渐成绝响。我们曾为邓丽君和罗文流下过伤心的眼泪;也曾为张国荣和梅艳芳发出过惋惜的感叹。
但这些伤感与哀愁,绝对没有在这个阳光普照的下午梁弘志的死讯那样令我痛彻心骨,这种痛,是身体某一部分也跟着死去的感觉。手机短消息里不断有朋友发来关于他的信息,从字里行间里能够感受到他们的伤痛与惋惜。
这种情感,决不是一个音乐制造商与歌碟购买者之间的关系所能有的。而是俞伯牙与钟子期那样的知音才能有的。对于多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出生的人来说,他们的心灵成长史,无论怎样也绕不开梁弘志这个名字。
尽管在大多数时候,他的名字都很深地埋伏在各种歌碟和录音带的制作名单中,致使人们提他的名字时,不得不提他的歌曲。他是一个典型的作品大于自己的艺术工作者,习惯于用作品说话。
比起许多只知其名而不知其有何作品的脸蛋艺人不知高多少个层次。虽然后者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梁弘志的品质,有可能成为一个时代的绝响。但越是如此,才显得更珍贵。这就与他那些一唱就能将人们的心灵击中,使之无法动弹的作品一样,令人怀念。
除了艺术品质之外,梁弘志作品中所显露出的浓浓的诗意,也是令人深深怀念的。在他的成名作《恰似你的温柔》中,我们看到20岁的梁弘志与生俱来的忧郁。“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就像一张破碎的脸……”这样的忧郁,是属于少年的,既明亮又艳丽,像雨云背后的娇阳那样,虽然冷,但决不至于颓唐;虽然暗,但决不至于绝望。
这样的忧郁我们都曾有过,准确地说,我们曾经拥有的那些青春忧郁,应该与梁弘志的青春忧郁有关。
之后的日子,我们进入懵懂的青年期,从翻唱口水歌的二道贩子们口中听到了《读你》。“读你千遍不厌倦,读你的感觉像春天……”所有经历过爱恋的七十年代生人,莫不是以一种新视点,来看待“爱”这个字。
用“读”的姿态来面对自己的爱情和恋人,无疑是诗化的。这种诗化,将当年通篇都充满有口无心的“爱”的爱情歌曲显得是那样苍白和不可信。比起当今在e时代狂乱的电声音乐伴奏之下通篇都是感观刺激惟独没有“情怀”的垃圾情歌相比,不知会激动多少个九斤老太,发多少句一代不如一代的感叹!
成长的岁月总是令人难忘,包括那些听歌掉泪的青春记忆。如同我们那被《红湖水浪打浪》感动的父辈和我们那被周杰伦和SHE感动得分不清眼泪和鼻涕的儿女辈一样。
我们曾在岁月深处,为梁弘志深情而隽永的歌曲感动过,并为之流下真诚的泪水。这就如同1989年他为谭咏麟写的《像我这样的朋友》中所描述的那样:风雨的街头,招牌能够挂多久,爱过的老歌,你能记得有几首……这样看似轻描淡写的诘问,背后所包含的伤感重量却足以让人喘不过气来。
如果说七十年代人心目中的罗大佑是“大江东去式”的豪放派的话,那梁弘志绝对算是“小桥流水”式的婉约和抒情派。
这样的两个人和他们的音乐作品,成为一代人的精神旗帜的两面,仿佛硬币的A面和B面,缺一不可。 在梁弘志的歌曲中,他的婉约和忧郁基本上成为一种基调。舒缓如流水般浸人心田的音乐节奏;平实得洗尽铅华的感伤歌词。
这一切元素,在有意无意中暗合了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长于八十年代,成熟于九十年代的那一至两代人的诸多困惑和感伤。与同时代的几个音乐旗帜式的人物相比,他没有老前辈高凌风和刘文正油滑;没有罗大佑的慷慨激昂与愤世嫉俗;没有齐秦的阴冷抑郁。
他的情绪始终不温不火,不痴不徐。他永远不会跳到半天云中去高歌猛进;当然也不会沉郁在阴冷和黑暗的绝境去做绝望的抗挣。他的情绪永远是属于人间的,是“人”对人生的感悟和慨叹,当然也就容易被更多的人所认同,引起更多人的共鸣。
回味我们人生片段,总与梁弘志的几首经典歌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曾在女生楼下弹着吉它唱“恰似你的温柔”;我们曾在夕阳下,对着满面红霞的女朋友唱“读你千遍也不厌倦”;我们曾背着空空的行囊,在陌生的都市和冷漠的人群中哼唱“驿动的心”;我们曾在经历了无数的凄风冷雨之后,与一杯茶拥抱着相互取暖,和着泪哼唱着“像我这样的朋友”。
我们生命之花被岁月的严寒吹落满地,只剩一些快乐的人生片段在岁月中慢慢成痂的时候,我们和恋人拖着被自己的欲望摧残得遍体是伤的身体,踏着不变的步伐,踏向那条漫漫永无止境是路…… 当然,即或是再卑微再苦难的生命也会有片刻的幸福,这就如同野百合也有春天一样,这也是梁弘志给我们的永远只有悲情而没有绝望。
这也是梁弘志可爱而可敬的原因。他永远不会忘记在冷色调的音乐画面中,注入一点令人不至于绝望的亮色。他会让你在对无情岁月产生恐惧的时候,给你安排一段“半梦半醒”的时刻,但当你被这酒一样的半梦半醒陶醉的时候,他又会让你体会醒来时杳无踪影的绝望。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至九十年代,在商业音乐从起步到勃兴的过程中,歌星和歌曲多如恒河沙数。
其质量也是泥沙俱下。而像梁弘志一样始终保持自己的创作风格,并坚持艺术品质的音乐制作人可谓是凤毛鳞角;而像他那样把流行歌曲当成艺术品来对待的,更是少之又少。 有人说,如果没有梁弘志,很多巨星的人生经历将会重写。
苏芮会不会一直化名“茱莉”,在酒吧里唱陪着蓝调一起老去?蔡琴会不会有机会录制更多的能“听出人的耳油”的经典歌曲?谭咏麟会不会少几首深情而经典的保留金曲?文章、潘安邦、欧阳菲菲、金素梅会不会比现在更有名,这些都是需要打问号的。
至少蔡琴亲口说过:没有梁弘志,就没有《恰似你的温柔》,没有《恰似你的温柔》,就没有蔡琴。 不仅是对明星们。对于很多听众,也是如此。在近二十年的音像排行榜上,来来往往的明星,反反复复的表情背后,你会发现,有一个人的影子是始终挥之不去的,那就是梁弘志,因为他所造作的几首经典歌曲被他所发现的天皇巨星们唱着,牢牢地站立在人们记忆的前端。
这充分表明了他对一代人的影响力。
最为有趣和值得回味的,有很多人,直至今天他离开人世也并不太知道他的名字。而更多的人,原本并不知道他的名字,在几十年的人生中不断发现自己热爱并为之歌为之哭的一首首歌曲,居然与他脱不了干系,于是产生崇敬的情绪。
与那些妹力四射喧嚣浮躁的商业明星相比,他的境遇是冷清而不公平的。但任何时候,大海中的泥沙都多过珍珠,这本是不争的事实。在风浪中,只见泥沙翻滚而不见珍珠跳跃,也是常识。但泥沙并不会因为翻滚得热闹而变成珍珠。
珍珠也不会因为泥沙的埋没而变成沙石…… 这也许就是梁弘志的意义! 愿他的灵魂安息! 愿他的音乐在这个世界上流传成古老的歌曲,并被需要慰藉的灵魂们越来越久越来越远地传开去…… -------------------------------------------------------------------------------- 原作者: 纸刀 来 源: 凯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