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自荣配音的电影作品 成都女编辑网上配音走红 获“佐罗”童自荣点赞

2019-10-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王卉深情回忆说:"多年前,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各自位于天南地北,却不约而同都曾端着小板凳,坐在大银幕的背面,如饥似渴地看着电影;都曾在深夜躲在被窝里抱着小半导体,听电影录音剪辑;都曾不顾老师父母责骂,逃学去电影院看<追捕>.<佐罗>.<绝唱>.<远山的呼唤>--然后,他们不约而同地被那些外国人嘴里发出的.有如天籁的声音从懵懂中唤醒,知道了有一种电影,叫译制片;知道了有一种职业,叫配音;知道了有一个圣地,叫永嘉路383;知道了邱岳峰.毕克.赵慎之.苏

王卉深情回忆说:“多年前,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各自位于天南地北,却不约而同都曾端着小板凳,坐在大银幕的背面,如饥似渴地看着电影;都曾在深夜躲在被窝里抱着小半导体,听电影录音剪辑;都曾不顾老师父母责骂,逃学去电影院看《追捕》、《佐罗》、《绝唱》、《远山的呼唤》……然后,他们不约而同地被那些外国人嘴里发出的、有如天籁的声音从懵懂中唤醒,知道了有一种电影,叫译制片;知道了有一种职业,叫配音;知道了有一个圣地,叫永嘉路383;知道了邱岳峰、毕克、赵慎之、苏秀、曹雷、尚华、乔臻、童自荣、刘广宁……这些熠熠生辉的名字!

童自荣配音的电影作品 成都女编辑网上配音走红 获“佐罗”童自荣点赞

王卉说,自己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员,或许缘分天注定。多年后的一天,这群孩子相识,并走到一起。他们给自己起了一个共同的名字——上译爱好者联盟(简称上译联盟)。

小伙伴们经常通过网络聚在一起,学习老上译的演绎风格并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平,在模仿的同时,加强学习老艺术家的精湛的技艺和学习他们的敬业精神。现在,他们除了演绎老上译的译制片,还开始进行原创,尝试着用老上译的制作流程制作译制片。

童自荣配音的电影作品 成都女编辑网上配音走红 获“佐罗”童自荣点赞

王卉介绍道,这群“孩子”对上译的爱,可谓疯狂。成员中的雁哥爱邱岳峰,数十年揣摩邱老的配音,从风格到语气情感的处理,无不细致入微;一流动听爱童自荣,三十多年来抄录背诵童老所有电影的台词,32开的笔记本记了厚厚几大本;小学五年级时,六月船歌忐忑地给刘广宁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成为配音演员的渴望,没想到,刘广宁竟给她回了信,她欣喜若狂;饮料兄爱上译,熟知所有的上译作品,关于上译,没有什么问题能难倒他;还有梦迪、酷姐、絪緼娜奵、花瓣雨,我行我素、青青是我、紫色缘……他们说,对上译的这份爱,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会褪色,只会更加深沉!

童自荣配音的电影作品 成都女编辑网上配音走红 获“佐罗”童自荣点赞

去年9月中旬的一天,他们怀着朝圣般的心情,相聚上海。来到心中的圣地——永嘉路383号。他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着那座小小的红砖洋楼,那些他们心目中的神,就是在这不起眼的、似乎已被人遗忘的小楼里,铸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丰碑,留下了那么多无法超越的经典。

时过境迁,如今这里已是上海市文化稽查总队的办公地,他们被门卫拦在了铁门外。那门卫显然不知道这座楼在这群“孩子”心目中意味着什么,用狐疑不解甚至提防的目光,打量着他们,看着他们在“永嘉路383”字样的门柱前合影留念。

不过,这一次上海之行,他们走进了“佐罗”童自荣老师的家。一位来自天津的“佐罗”一流动听见到了自己此生的偶像,激动地流泪了。童老仔细地听了他的作品,微微颔首表示赞许。

童自荣说,他没想到,如今还有这样一群上译的疯狂追随者,他说,希望能有人振兴上译,振兴中国的配音事业。随后,童老欣然命笔,为他们题下了“艺术无止境,孜孜以求!上译联盟的朋友们,加油”几个字!

童自荣:倾倒众生的中国“佐罗”

童自荣,中国著名配音表演艺术家,1973年进上海电影译制厂任配音演员,一干就是31年,现年已经72岁。

他拥有 倾倒众生的声音:明亮又帅气、潇洒中带着风流,音色华丽、充满儒雅的贵族气质,因为他的的声音,让“佐罗”成了中国人,成了人尽皆知的英雄人物,以至于后来成了“阿兰·德隆”电影的专业配音演员。看他演绎的译制片,往往能带给你视觉听觉的双重盛宴。

其影视配音代表作有《佐罗》、《黑郁金香》、《少林寺》、《少林小子》、《苔丝》、《伦敦上空的鹰》、《华丽家族》、《茜茜公主》、《红衣主教》、《胜利大逃亡》、《铁面人》、《砂器》、《蒲田进行曲》等。

童自荣为人十分谦和低调,他说:“我不过是做着一份很不起眼的工作——幕后的工作……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配音演员!真的,(广大观众对我的如此厚爱)这是最高的奖赏!”

邱岳峰:跟着他声音走进悲喜人生

邱岳峰,1950年后进上海电影制片厂译制组工作,开始电影配音演员生涯,他极善于以具有丰富表情的不同声音再现银幕形象,在三十多年的译制片创作生涯中,为差不多200部外国影片的主角配音;如美国影片《大独裁者》中的理发师和希特勒、《《简爱》中的罗切斯特、意大利影片《警察与小偷》。

邱岳峰作为中国译制片那个年代的标杆人物,对当时的影迷甚至全体中国人,其意义早已超越外国人生活场景带给我们的观感,也不仅仅是塑造了几个难忘的人物那么简单;他立体圆雕式的声音无时无刻不回荡在我们耳畔,在思考、在质疑、在争辩。

配音如果是一首曲子,邱岳峰的配音就好似复调音乐,拥有极其丰富的层次感,充满了强烈的明暗对比,他用松弛的语调表达紧张的心理,用温和的口气表达辛酸和凄凉。

上译回顾:无数动人声音从这里流淌

译制片最早叫“翻版片”,又叫“翻译片”。简而言之,就是把外国电影中的对白,用普通话进行重新演绎。这绝不是简单的翻译,而是一次艺术的再创作。

上海永嘉路383号,这里是安放着一代上译人青春与梦想的地方,也是凝聚了一代中国人共同记忆的之所在。

他曾是孔祥熙的居所,1943年,当汪伪政权接收上海法租界时,得此名。

始建于1926年,由中国近代著名建筑师范文照设计。是一幢英国乡村式别墅建筑,砖木结构假三层。

1976年,上海电影译制厂搬迁至此,配音演员们直呼“高大上”。在那个国门未开的时代,国人对外部世界的全部想象,都来自于这里创作的译制片。不仅片中人物的衣着打扮很快风靡城市,成为裁缝店里的流行的新样式,片中人物的对白,也成为大家竞相模仿的对象。

当译制片这朵艺术奇葩正悄然绽放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文化浩劫,让它在十年间几近凋零。好在“文革”结束后,这朵花又开始盈盈地绽放。《佐罗》《简爱》《虎口脱险》等一批译制片经典在这里诞生,动人的声音从这里流淌出来,人们记住了这些名字:邱岳峰、李梓、苏秀、赵慎之、毕克、童自荣、刘广宁、乔榛、丁建华、曹雷、尚华、富润生、杨成纯、于鼎……

不过,随着英文的普及,以及与国际的接轨,如今人们似乎更青睐“原声片”了,那些经典和声音,或许我们只有通过“上译联盟”的朋友们去追忆、去复原、去再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