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存飞南存辉分家】浙商南存辉人物介绍资料
渝地推行股份制,南存辉股权不断稀释的过程——从100%到目前的28%——实际就是南存辉整合社会资源实现快速发展的过程。
1984年,南存辉与现在的德力西董事局主席胡成中——两个小学同学,当时的一个修鞋匠、一个裁缝两人各拿出1.5万元合伙创办了求精开关厂,此后的6年可看作两个人各自事业的预演。两个人这一阶段最大的收获,一是积累了各自的第一桶金——创业6年赢利200万元,而更主要的恐怕还是每个人都明白了今后应当怎样做——南存辉成为了柳市低压电器之王,而胡成中却成了柳市多元化发展最成功的企业家——这也许才是最为关键的。
前4年,从表面看,南存辉和胡成中的“求精开关厂”与镇上的其他工厂或家庭作坊并没有多么大的区别,但有几个细微处却预示着将来的质变。
创业初期,南存辉曾招其弟南存飞到厂里做工,干了月余,南存飞嫌每月30元的工资太低,辞工与吴炳池合伙开商店去了。
当镇上生产所谓仿制品的企业——也就是没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沉溺于与政府打“游击战”时,南存辉已从上海请来专家指导生产;同时在经营上开始了无利息的“社会负债”式运转模式——占压供应商货款2-3个月,占压的款项占到总资产的30%-35%——这一模式一直延续至今,包括91年南存辉与胡成中分家,每人所分100万的资产中,并不全是真金白银的现金和自有资产,其中还包括一部分供应商的货款。
南存辉股权第一次被稀释是在90年,处在发展十字路口的南存辉与美商黄李益合资,“正泰”这一名称由此问世。此后,南存辉把南存飞、朱信敏、吴炳池及林黎明四人揽入正泰成为股东。
此次合资及引入股东,对南存辉及正泰而言,战略意义已远大于融资的含义。黄李益是南存辉妻子的哥哥,南存飞是亲弟弟,朱信敏是其姐的儿子,吴炳池是妹夫,只林黎明稍远,但仍然沾亲带故。南存辉靠股权安排,完成了正泰大厦至为关键的基础构建。一个典型的家族企业出现在柳市镇。
从股权安排上看,黄李益25万美元的资金与其说是投资倒更像是借款,因为在完成股权安排、构筑正泰核心决策层后,南存辉的股权占60%,其余四人分享剩余的40%,黄李益并不享有股份。在柳市流传这样一个说法:正泰是由“正”组成的——暗指二南、朱、吴和林这五个人组成的决策层——南存辉便是“正”的当头一横,如果没有了这一横,南存飞、朱、吴、林就会变成“止”。
此后,正泰开始了快速扩张时期。从1991年到93年,南存辉以股权为利器将30多家外姓企业纳入正泰麾下,而挂正泰品牌的产品则以千数计。至1994年2月正泰集团组建时,成员企业已达38家,股东近40名。此时,正泰净资产5000万元,南存辉个人股份在集团中的比例下降到40%。这是南存辉股权的第二次稀释。
南存辉以低压电器开关这种技术含量极低的产品起家,苦苦劳作6年不过挣得百万身家,而此后短短四年,南存辉大施股权魔法,借相互持股或以正泰控股的形式形成正泰企业部落,快速向上下游高技术含量产品延伸,而南存辉身价已超过2000万。
其间当然有创业期与积累期之区别,但根本却在于南氏极善于利用各种形式的民间资源为己所用。温州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区域发动机,就在于许多聪明的温州人高度的经营创新意识——善于将资源“模块化”,包括资本的“模块化”——能迅速达到“即插即用”的状态——实际在温州,单纯以资金的形式寻求增值的情景并不多见,更多的是温州人将处于“生产资料”状态的资源“模块化”,然后通过将各类“模块”拼接,达到出奇制胜获利无算的目的,也就是所谓善于“卡位”。
这其中的原因不言自明:一是民间资金充裕,资金流不停地寻找出口;而在多年极度白热化的竞争之后,通过资金——产业简单的循环形式已很难再找到增值途径。所以当正泰品牌优势显现时,马上有许多企业靠拢过来,或持股或挂靠或借用品牌以求最大获利。而这与南存辉有意识地利用自己的优势迅速壮大正泰实力可谓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