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个人简介】悲李贽——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初读《万历十五年》是出自于高考写作的功利之心,那时我囫囵吞枣地把书读完,除了作者自序,别的基本都没有读懂,因而读完这本书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也不敢妄自对书中的一个历史人物或是一个历史事件作出评价。时隔两年重读此书,大抵是自己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我隐隐有些能够理解《万历十五年》的主旨以及黄仁宇所提倡的“大”历史观了。
说来好笑的是,和两年前一样,我觉得历史的记述还是十分枯燥乏味,但直到我读了最后一章节《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
我对李贽的了解并不多,只是从历史书的一页瞥见有关于他的人物简介,再多一点的认识便是历史老师引申的内容。我至今仍记得自己在书上写下这几个字——“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我对这句话感触颇深,这大概也是我看《万历十五年》读到李贽这一章时为何有一种熟悉感的原因。
虽然张居正、海瑞、戚继光也是为大众所之的历史名人,但书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我一时间还不能理顺其中的关系。然而写到李贽,作者却没有过多描述复杂的人物交际,而是侧重叙述他的思想与人生经历,总结社会与个人是怎样相互影响的。
读李贽,与其说是去体会到他的哲思,更多的是了解到他一生的不幸,还有他所处时代的不幸。黄仁宇先生在书中这样写到:“李贽是儒家的信徒。1587年以前,他已经按照儒家的伦理原则完成了对家庭应尽的一切义务。次年,他即剃发为僧,时年六十一。剃发的原因是他的环境已经允许他抛却呆板、拘束的生活,得以寻求个性的自由发展”,1587年即万历十五年,看着李贽的遁世,我心中不禁暗暗同情这个思想与时代格格不入的人。
一方面,黄仁宇先生肯定李贽“罪人著书甚多具在,于圣教有益无损”的精神,另一方面也指出了他的消极悲观。作者道出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这个被“礼”束缚的社会环境压缩着个人理智上的自由,李贽也不例外,所以他一边批评他人,一边剖析自己,进行着自我批判。黄仁宇的标题概括的十分到位,李贽是自相冲突的哲学家,他内心的矛盾在剧烈交战却无法自解,哪怕他已遁入空门。
我对李贽有着深切的同情,还有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的家庭。李贽的祖上是巨商,然而到了他这一代早已家道中落,昔盛今衰的对比可谓让人感慨万千。李贽家庭经济困难,而他个人为官多年始终郁郁不得志,沉于下僚。在第一章我们就读到万历年间上层官员的贪污腐败,即使皇帝停止发放俸禄也不影响他们奢侈地生活,而下层官员则位卑俸微,生活苦不堪言。
李贽就是这样一个位卑俸微的小官员,他已尽力养家糊口,却无法维持自己的家庭,四儿三女除大女儿外其余不幸夭殇。
此外,尽管李贽只是一个低级的文官,但他也是族中有名望的人物,在传统社会中,李贽还需要承担为三十多人的大家庭寻找饮食的义务,然而以他的能力,他承受不起。李贽为了逃避照顾整个大家族的责任,他和妻女两地分居,重逢时才得知女儿营养不良而死,李贽并不是一个冷漠自私的人,他与妻子“秉烛相对,真如梦寐”,而后妻子离世,他也久久没能从中走出来,他劝人不要轻易削发为僧,尤其有近亲的人,这或许是李贽的一次自我忏悔。
他担负不了照顾整个宗族的责任,也未能保护好自己的小家,我忽然间想到了“百无一用是书生”,大概这就是在过去的社会环境中文人的无奈。人们常常在李贽身上看到的是他的好强喜辩、独立不羁,然而在他背后的是生活的穷困潦倒,就算李贽剃发出家,也无法逃离现实的苦海。
书中记了一段李贽在狱中和侍者的对话:“和尚痛否?”“不痛。”“和尚何自割?”“七十老翁何所求!”那时李贽用剃刀自刎未遂,两天后才脱离人世苦海,一句“七十老翁何所求”,可见他意志低沉、消极悲观至此。
他在给侍郎周思敬的信里写到:“今年不死,明年不死,年年等死,等不出死,反等出祸。然祸来又不即来,等死又不即死,真令人叹尘世苦海之难逃也。可何如!”李贽是矛盾的,毫无疑问,他对这个社会具有理智上的关心,但他没有把社会看清,没有自我牺牲、与社会黑暗同归于尽的决心和勇气。
人都是多面的,李贽也有为人不齿的一面。他创作颇多但缺乏严谨的态度,他抨击着一些人却还是依靠他们的接济来生活。自他遁入空门后,他还保留着做官时的习惯,爱惜眼睛因而看书是让别人读给他听。耿定向也在书信中指出李贽的种种古怪行为,譬如强迫幼弟狎妓,而李贽也毫不掩饰自己放荡不羁的行迹。黄仁宇先生并没有在书中明确地表示自己对李贽一些“事迹”的看法,但就我从读者的角度来看,李贽确实有些地方不值得称道。
因为本书作者黄仁宇先生是美籍华人,所以在书中他也会时常将李贽与西方的哲学家进行对比,他评论道,李贽的个人和社会条件只能把李贽构成一位特色鲜明的中国人而不是一位在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的人物,诚然,我们还是要肯定李贽为中国哲学做出的贡献。
李贽以直觉为主宰,全凭个人直觉和见解解释经典,他把自己的两部作品一部命名为《焚书》,一部命名为《藏书》,预测它们将不容于世,但这两本书还是在世上盛行,因为读书人在李贽的书中看到了如何将私人利益与公众道德相融合的方法。
反思这个在哲学和显示生活中都找不到出路的人,李贽渴望自由,却被时代扼制,只能自我安慰地活在形而上学中,从李贽的角度,我们看到了思想界的苦闷。回到作者的“大”历史观,仅从李贽生平,我们就可观察到大明帝国步入危机的种种因素,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悲剧的映衬。
写于2018年7月4日
咸鱼up的一些话:这篇小文章是一次与“文学与人生”相关的作业产物,放在文件夹很久了,今天翻电脑忽然看到,就打算突然诈尸投一下专栏区。受阅读和学习的限制,本文的观点可能会比较片面,欢迎大家私信我或者在评论区交流讨论,同时,如果在写作方面有意见或建议的,我也非常欢迎!